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TTE检查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8例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11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11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周围血管超声检出合并下肢静脉血栓12例。所有结果经CT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检出右心系统和肺动脉内血栓,评价肺栓塞的血流动脉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动脉高压影像学改变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怀疑为急性肺栓塞的对象156例,均采用超声诊断。对比肺栓塞对象(肺栓塞组)、普通肺动脉高压(对照组)超声量化指标,回顾性以及再次验证超声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特异度、阴性特异度、符合率。结果:诊断为肺栓塞46例,其余对象110例。肺栓塞组RA、RV、TR、TRV、PG高于对照组,肺栓塞组肺动脉指标射血时间、加速时间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组主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验证后超声诊断肺栓塞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6.3%、93.64%、94.74%、83.74%、89.45%高于回顾性分析70.55%、70.91%、76.3%、70.27%、7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影像学改变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今后需要重视资料的收集,收集更多的量化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培杰 《临床医学》2010,30(8):46-47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肺栓塞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过程。结果本组肺栓塞12例以中老年多见,症状不典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心肺疾病是主要病因。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有助于肺栓塞的筛查,对其明确诊断首选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溶栓、抗凝是肺栓塞治疗的重要方法。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肺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指标。方法:对2000年~2005年确诊的28例肺栓塞病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论: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上具有优势;气短、心悸的表现,血压、心率、心电图的改变为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急性肺动脉栓塞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6例确诊为 APE患者的 TTE表现 ,与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及计算机体层摄影对照。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段血栓者 6例 ,均被 CT或肺动脉造影证实 ,其中超声还直接检出右室内血栓 3例、右房内血栓 1例 ;本组资料具有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2例 (其中包括超声直接检出血栓的 6例 ) ,CT或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 ;TTE检查大致正常者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或者 CT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心负荷过重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并非罕见〔1〕但易误、漏诊,病死率较高〔2〕。早期明确诊断可减少死亡率。在基层医院,由于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诊断手段,误诊率高。因此如何正确诊断肺栓塞,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广为关注。现结合有关文献及本人所遇1例阐述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  相似文献   

7.
<正>肺栓塞(PE)是呼吸系统一种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具有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肺栓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是以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1]。有研究显示我国肺栓塞发病率高达0.1%[2]。我科2018年4月收治1例肺栓塞病人,入院后予以抗凝等治疗,并于入院后第6天在局部麻醉下行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溶栓。经过多学科合作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肺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方法模拟人体血栓栓子脱落造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过程,采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右心导管肺动脉放置以及压力检测,同步经对侧股静脉穿刺推注自体血栓,建立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结果实验用新西兰兔30只,成功建立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25只,另5只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死亡,模型成功率83%;超声检测栓塞后即刻出现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与右心导管测定值高度相关(r=0.765,P=0.002)。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建立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为急性肺动脉高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首诊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并经心导管等检查证实,PPH超声表现为右房、右室扩大,右室壁肥厚,肺动脉扩张,室间隔形态异常,心内间隔连续性好,肺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及收缩时间间期变化、肺动脉瓣返流及高速三尖瓣返流等征象。认为室间隔形态异常和通过三尖瓣返流压差法来间接估计肺动脉压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虽然PPH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但结合临床分析,超声检查可以提出PPH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8-349
探究肺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采用超声检测评价其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入选符合标准的慢性肺栓塞患者90例,按照其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超声检测后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经超声检测后,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I、LVSV、LVCO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的各项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栓塞患者的LV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可能存在明显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而临床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的意义不大,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输出量(LVCO)和左室每搏量(LVSV)指标则对于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死率居第3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对10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 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观察APSD的大小、部位、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 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经手术证实为APSD,超声确诊8例,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1例漏诊。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 结论APSD易漏诊或误诊,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在APS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吊带早期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以经CT重建和手术证实的4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就诊原因、超声心动图特点及漏诊原因。结果4例肺动脉吊带患儿,超声心动图确诊2例,漏诊2例。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合并先天性肝脏血管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早期诊断肺动脉吊带,操作简便,既无创又有较强的重复性,对提高该病早期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口狭窄时肺动脉血流速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连续多普勒技术对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肺动脉口狭窄(肺狭)和37例心内分流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峰速度Vpa.max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肺狭与心内分流患者Vpa.max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和同一部位、不同大小的间隔缺损对Vpa.max的影响。结果表明:肺狭患者的Vpa.max显著高于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前者一般>200cm/s,后者一般≤200cm/s,但是,高位室缺和巨大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亦可>200cm/s,如果结合二维心脏超声情况,它将有助于肺动脉口狭窄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屏气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3 5例病人经过屏气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检查 ,19例曾做过核素扫描 ,3例做过CT肺动脉增强扫描 ,3例做过肺动脉DSA。结果 本文分析了肺栓塞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的图像特征表现 ,3 5例中 2 9例发现肺栓塞 ,主要征象包括腔内充盈和管腔闭塞。结论 屏气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查手段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发病率、病死率高及误诊率高,且可治好的国内外重要医疗保健问题,也是重要的急诊医学内容之一。近来研究表明,肺栓塞在我国并非少见,而且发病率还呈迅速上升趋势。故本文就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解剖证实的肺动脉闭锁胎儿的心脏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图像特征。结果在12例胎儿心脏超声各切面中:10例显示主肺动脉显著窄于主动脉,2例未显示主肺动脉;7例显示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骑跨,3例室间隔完整者均合并右室发育不良;11例心底部大动脉交叉存在,1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例动脉导管内均可见反向血流,5例可见三尖瓣反流。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出动脉导管内反向血流是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的重要依据;三血管-气管(3VT)扫查平面是关键切面;产前超声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居多;基础疾病有下肢静脉血栓、肿瘤、脑梗塞等;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对其明确诊断首选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及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好,预后佳。结论: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肺栓塞的发病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证实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40例患者中,有37例在术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另外3例虽图像质量不佳,超声仍怀疑PA—VSD,无一例漏诊。结论:超声心动图对PA—VSD可获得可靠诊断。在超声探测中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左右肺动脉有无融合、肺血管及右室发育状况、肺血来源以及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有助于正确指导外科手术的筛选及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真菌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病理特点(附五例尸检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在国内从真菌性肺动脉栓塞的角度报告了经尸检证实的肺真菌病。回顾我院 1980年 2月~1999年 8月连续非选择性尸检 14 5 0例 ,共发现急、慢性肺动脉栓塞性疾患 (肺栓塞 ) 31例 ,占同期尸检的 2 .1%。其中因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致多发性中小肺动脉真菌性栓塞、肺梗死者 5例 ,占肺栓塞总数的 16 .1%。现将 5例真菌性肺栓塞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4 7.2± 17.2岁。住院科室 :血液病科 3例 ,老年心血管内科及肾脏内科各 1例。入院时已明确诊断的原发疾病为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