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选题1.医院PM量表从团队关系和工作绩效2个方面测评护士长的()A.工作能力B.发展潜力C.领导行为D.管理方式2.工作绩效职能属于()的形式,即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外部监督来实现组织目标A.外部管理B.人本管理C.全面管理D.以上都不对3.以往关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研究,对()因素关注较多A.医院管理B.患者自身C.社会环境D.医护人员4.独立处方人具体包括()A.负责计划生育的护士B.器官组织成活护士C.器官组织成活护士、足部医师D.负责计划生育的护士、足部医师和专业理疗师E.负责计划生育的护士、器官组织成活护士、足部医师和专业理疗师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包容型领导对护士建言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包容型领导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建言行为量表对2所大型公立医院251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包容型领导均值为(5.28±1.18)分,心理授权和建言行为得分分别为(5.28±1.09)分和(5.53±1.14)分。包容型领导与护士心理授权(r=0.766,P0.01)、建言行为(r=0.643,P0.01)呈显著正向相关性。心理授权和建言行为呈显著正向相关性(r=0.724,P0.01)。包容型领导对护士心理授权(β=0.749,P0.01)和建言行为(β=0.635,P0.01)具有积极显著的正向预测,心理授权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537,P0.01)。结论包容型护士长可以有效促进下属护士心理授权感知,进而利于护士积极地向组织建言献策。护理管理者应适当地接纳护士的建议,在必要时给予下属支持与帮助,从而激励下属积极地为护理工作与组织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护士长述职答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开始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年一度的述职答辩是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中的五项内容之一。由于述职答辩能促进护士长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有效检验并衡量护士长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在护理管理及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中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体会如下。1互补效应1.1相互借鉴科学的管理方法。每位护士长在述职报告中,都要对科室全年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认真地回顾总结,其中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有助于护士长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手术室护士长在述职中介绍了用评分量化的管理方法提高…  相似文献   

4.
邰春玲  陈冬  李新雨  滕妍 《护理学杂志》2023,28(6):72-75+79
目的 探究心理安全感与主动性行为在差错管理氛围与患者安全胜任力间的中介作用,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782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差错管理氛围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主动性行为绩效测评量表、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感知的差错管理氛围、心理安全感、主动性行为及患者安全胜任力得分分别为(70.28±11.93)分、(61.21±13.44)分、(37.60±7.33)分、(121.31±19.51)分。不同职称、学历和工作科室的护士,其患者安全胜任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安全感与主动性行为是差错管理氛围与患者安全胜任力间的中介变量,链式中介效应占总的间接效应的26.14%。 结论 差错管理氛围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并通过心理安全感及主动性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患者安全胜任力。管理者应营造积极的差错管理氛围,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给予护士更多心理安全感,激发主动性行为,不断提升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鲶鱼效应"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所起的激励作用。方法:将"鲶鱼效应"理论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培养科内的"鲶鱼",影响全科护士的思想和行为,激励及调动全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实行3年后观察其效果。结果:实施"鲶鱼效应"管理后护士自信度、工作积极性、主动学习意识均有全面提高,且在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科研、护理竞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结论":鲶鱼效应"管理,可以激励护士积极工作学习,激发她们的潜能,最大发挥其效能,以提高护理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6.
人是一种有惰性的动物,如果没有外部适当的刺激,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产生内部心理动力、激发自己的行为的。而且,取胜之心人皆有之,一旦获得成功,人人都渴望得到肯定和奖励,因此,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企业,给适当的人以应有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如果护士长能对护理人员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可以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培养护士慎独、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可直接提高每一位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科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童桂珍 《护理学杂志》2011,26(22):61-62
目的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角色,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6名新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和行为干预,包括制定调休表格限制换班次数、加强知识学习、维护新护士的心理健康等。结果患者对新护士满意度从2010年1季度的94.8%逐渐提高至2011年1季度的100%。结论护士长对新护士角色适应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可使其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成长为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领导行为现况,探讨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石家庄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2名临床科室护士长直接管理的9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均值为(2.61±0.51)分,交易型领导风格(2.62±0.56)分;护士长领导行为总分为(77.58±10.83)分,其中工作绩效得分(39.23±5.19)高于团体维系得分(38.36±6.86);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长更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其领导风格对领导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改善护士长领导风格,能够有效提高其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低年资护士医患沟通能力自评与护士长评价结果,分析其差异产生原因,为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整群抽取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及其科室护士长,分别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自评和他评量表进行评价,并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低年资护士的医患沟通能力自评得分为3. 87±0. 49分,他评得分为3. 80±0. 71分;临床沟通能力的6个维度中,团队沟通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自评与他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评价不高,在团队沟通及情感沟通方面自评高于护士长评价,护理管理者应在充分了解低年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水平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1.
顾佳  王霞  李乐 《护理学杂志》2015,30(7):103-105
岗位轮换是一种激励与风险并存的管理方法,护士长岗位轮换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在国内部分医院得到应用.从护士长岗位轮换的方法、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人员对护士长岗位轮换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国内关于护士长岗位轮换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护士长岗位轮换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护士长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作一综述。认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工作责任重、繁忙.防护措施不力,经常接受垂危和死亡刺激及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复杂,缺乏心理培训等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为之减压,以提高护士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授权型领导量表及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南昌市3所三甲医院工作的1 031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感知的护士长授权型领导总分为(44.84±10.50)分,创新行为总分为(34.72±7.63)分,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498,P<0.01)。结论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可发挥授权型领导风格的积极作用,促进护士创新行为产生,从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护理柔性管理的需求状况,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柔性管理需求问卷,对1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体现在情感需求、民主需求、激励需求、自我发展需求等方面。排序前3位的是为护士弹性排班(73.1%),与护士心理沟通(58.2%),征求护士意见或建议(50.5%)。结论护理人员对柔性管理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护理管理者需调整知识结构,改变管理观念与方式,以顺应目前医疗卫生改革形式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护士缺编状态下和谐病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激发护士的内在动力,构建和谐病区,实现“双优”管理年活动的目标。方法 对缺编科室的221名护士进行多元化激励、心理健康咨询及改善护士职业环境。结果 和谐病区构建后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职业满意状况显著高于构建前(均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给予护士更多地关注和引导,为护士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以缓解其精神压力。有利于和谐病区的构建,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医学美学美容》2014,(9):58-59
员工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员工的各种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满足或者限制,以激发员工的需要、动机、欲望,从而使员工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充分挖掘潜力,全力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对企业老总来说,许诺得到利益,无疑是员工激励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利益的动机,利益是调节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激励,可以使员工认识到在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从而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二者统一的程度越大,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就越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越能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7.
浅谈护士长影响力的正常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长在医院的管理层中属于最基层管理者,其管理对象主要是本科室的护士。护士长应怎样运用好自己的权力,使自己的影响力得到正常发挥,有效地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做好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正确认识护土长的权力领导者权力的拥有者。权力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两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因此,护士长必须注意自身影响力的培养和正常发挥,通过增强在护士中的影响力来达到树立自开威信的目的。领导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领导者能否将两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T-cadherin分子表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质粒后获得的表达和不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克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克隆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分析其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指数的关系。结果 转染后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在去血清培养48h使细胞周期同步后,分别用血清刺激培养12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与转染空载体的1、2克隆相比,转染T-cadherin基因后表达T-cadherin的3、4克隆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3、4克隆为52.60%和51.84%,1、2克隆为16.17%和13.47%),而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3、4克隆为0.66%和0.39%,1、2克隆为50.6%和57.9%)。在血清刺激0、4、8、12、24和48h时,空载体克隆1在各时间点的分裂指数与其G2/M期的细胞比例一致,而表达T.cadherin的克隆3在各时间点的分裂指数显著低于其G2/M期的细胞比例数。结论 T.cadherin分子表达能诱导C6细胞G2期细胞阻滞,该机制可能是T-cadherin抑制C6细胞增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GEM)、紫杉醇(TAX)时序联合抗膀胱癌细胞系效应。方法 MTT法检测GEM与TAX同时(A组)、先后间隔24h时序(B组为GEM先于TAX 24h,C组为TAX先于GEM 24h)联合用药对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EJ细胞的细胞毒活性,Chou和Talalay方法评估两药物作用关系;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法检测药物作用细胞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Annexin—V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CyclinD1和CyclinB1蛋白的变化。结果 药物浓度为1.0μg/ml时,A组5637、EJ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8%、40%,细胞凋亡率为29.3%、15.4%,细胞毒联合指数(CI)均<1;C组5637、EJ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50h、13%,细胞凋亡率为11.5%、6.7%,CI均>1;B组结果与A组相仿。给药第48h细胞周期分布显示细胞B组主峰在G1期积聚(≥60%),A组G1、G2/M期略有增加,C组主峰在G2/M期积聚(≥65%)。A组CyclinD1蛋白表达较无药物对照组下降,CyclinB1表达上调。结论 联合应用GEM和TAX治疗膀胱癌,存在时序效应,即同时用药产生协同作用,先用GEM,后用TAX也可产生较好的细胞毒效应,而先用TAX,后用GEM,则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查房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方法,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的好方法,护士长要做好查房工作,必须思想高度重视,始终把护理查房当作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看,护理查房是紧围绕护理工作目标,解决护理中心质量问题,把一切能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消灭在其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病人的安全,本文就护理查房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