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于大利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1):37-38
目的:探讨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30例唇缺损病例应用滑行组织瓣、交叉组织瓣及扇形组织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0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唇癌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并对术后唇形态、功能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手术方式为直接拉拢缝合、Abbe—estlander瓣、Bernard瓣及扇形颊瓣转移法修复唇缺损的21例患者进行病例资料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唇外形明显改善。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和转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唇形态功能及患者自我评价的评分值均逐渐增高。结论:唇部缺损的修复方法应依据缺损的病因、大小、范围、皮瓣的特点、术者的技能以及患者的需求等来选择。 相似文献
3.
用唇部游离复合瓣修复唇缺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科1984年以来,采用唇部游离复合组织修复唇缺损共8例,获得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的效果。现在初步小结如下:典型病例例1:郝××,男,50岁。住院号2274。因右上唇增生性肿物6月余入院,肿物大致为1.5×0.5×1.0cm,呈乳头状。活动,无蒂、质中。病理诊断为右上唇疣状癌。手术经过:手术如图(1~3)所示:将上唇组织 相似文献
4.
改良唇颊组织瓣法修复下唇大部缺损浙江医科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刘建华,吴求亮肿瘤切除、外伤或坏死性口炎等均可造成下唇缺损。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以有唾液外溢、语言不清、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为此,对下唇缺损的修复尤为重要。下唇小型缺损的修复较容易。然而,下唇... 相似文献
5.
唇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根据缺损的部位和范围,有多种修复的方法。唇缺损范围较广泛时,常规的方法多以口唇交叉组织瓣(Estlander-Abbe手术)、唇颊旋转滑行组织瓣(Gillies扇形瓣手术)修复。这两种手术方法均有组织瓣血运受阻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适合于半侧唇缺损的修复方法,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在上唇矩形切除的术式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一种新的单侧颊部软组织滑行瓣用以修复上唇缺损.结果:4例单侧上唇大部缺损病例行改良的颊部软组织滑行瓣即刻修复,术后的上唇外形(即唇高、唇厚度、前庭沟深度)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的颊部软组织滑行瓣较适用于半侧上唇大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下唇带血管复合组织瓣即刻修复半侧上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适合于半侧上唇贯穿缺损的修复方法,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在唇交叉组织瓣术式上进行改良,形成一种新的靠近口角的下唇带血管复合组织瓣旋转修复上唇缺损。结果5例单侧上唇大面积缺损,接受下唇带血管复合组织瓣即刻修复的患者,术后的上唇外形(即唇高、唇的厚度、前庭沟的深度)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改良的下唇带血管复合组织瓣较适用于波及口角的单侧上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口底癌术后缺损皮瓣修复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口底癌手术同期皮瓣修复缺损患者51例,观察评价皮瓣修复效果。结果术后近期,4例组织瓣坏死,28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术后6~24个月复查,大多患者口底伤口恢复良好,吞咽、进食无明显障碍。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前臂皮瓣、颈阔肌肌皮瓣和股前外侧肌皮瓣4种皮瓣能基本满足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重建需要,其中胸大肌肌皮瓣仍作为口底较大缺损者修复首选。 相似文献
9.
唇缺损除导致患者面部外貌缺陷外,常引起面部功能障碍,如进食不便、语言障碍、咀嚼困难、流涎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唇缺损一般是指全层复合组织缺损,可由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或肿瘤所导致,唇癌是造成唇缺损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许多患者术后唇外形与功能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规范唇癌切除术后修复重建的诊疗技术,使唇癌切除手术修复治疗更加标准化,提高唇癌切除后修复重建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我们组织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由于游离组织瓣修复唇缺损种类繁多,过于复杂,仅适用于局部组织瓣无法修复的情况,难以制定统一标准,故未纳入本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0.
组织瓣修复半侧舌缺损2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舌癌占口腔癌首位,其根治术常需切除患侧半侧舌体。舌缺损所致语言、咀嚼及吞咽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交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舌缺损的重建越来越受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重视,现就我科1992年以来进行的舌癌根治术后舌重建术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共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36~71岁,平均53.2岁。所有病例均为舌体癌,其中2例为腺癌,19例为鳞癌。其TNM分期为:T1N0M0~T4N1M0,4例进行了术前化疗,无一例术前接受放疗。2-舌体切除:在按常规原发灶切除的基础上,尽量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09年10月因肿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过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的病历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9.2岁。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8例。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术中情况(包括皮瓣设计、大小、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成活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记录患者目前情况。统计分析鼻唇沟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随访发现36名患者肿瘤未见复发,皮瓣生存良好,色泽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或接近,外观形态满意,无面瘫、鼻通气功能及咀嚼功能障碍。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疗效优良,美观,特别适合皮肤松弛的中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另外,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不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双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分析唇裂术后畸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双侧唇裂患者138例进行术后效果评价,按照术后畸形修复的难易程度对患者术后随访照片进行评分及分类。观察患者术后畸形出现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38例患者中术后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8分。按评分将术后效果分为4个等级,其中47例患者术后修复效果佳(0~2分),58例修复效果良好(2.5~4分),31例修复效果一般(4.5~6),2例修复效果差(6.5~8)。其中出现较多的术后畸形分别为突出性瘢痕、鼻小柱过短、侧唇组织量过少、鼻翼外侧缘外上移位或低移位等。双侧唇裂术后畸形的发生率与原发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两种手术方式(原长法和加长法)对术后畸形的发生率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为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治疗中需把握好每例患者的畸形特点,术前认真设计,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手术中精准有效的对畸形部位进行可靠的解剖重建,通过不断提高整复技术与更新理论知识,提升双侧唇裂修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侧旋转皮瓣修复面颊部、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面侧旋转皮瓣对6例因外伤、疤痕、手术等造成的面颊部、眶下、颧部及颞部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质地和厚度接近缺损区的皮肤,效果满意。结论:面侧旋转皮瓣修复面颊部、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额肌皮瓣与钛板联合修复口腔颁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47例舌癌、19例口底癌行颌颈联合根治术遗留的下颌骨及其邻近软组织缺损,采用大小为6 cm×7 cm带蒂胸大肌肌皮瓣、3 cm×5 cm胸锁乳突肌皮瓣、额肌皮瓣与钛板即刻修复.对1例上颌骨骨癌遗留的巨大缺损,采用大小为9 c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时唇裂修复同期硬腭裂隙封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47例年龄为3·0~7·5月龄的单侧唇腭裂患儿在唇裂修复同期行硬腭裂隙封闭,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创口愈合及腭部裂隙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与单纯唇裂修复术相比平均延长13 min , 术中出血平均增加5 ml,术后恢复好,无创口感染及裂开。至患儿9~18月龄二期手术时腭部裂隙比行单纯唇裂修复术平均小0·28 cm,使二期手术时软腭后退充分,腭咽闭合良好。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同期行硬腭裂隙封闭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下唇同时缺损需重建修复的病例很罕见,并且没有成熟的修复方法。我们遇到1例熊咬伤的病人,上下唇组织均缺损,采用鼻唇沟皮瓣联合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带蒂瓣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带蒂(肌)皮瓣或黏膜瓣修复颊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3年,39例颊癌术后缺损行带蒂瓣修复的病历资料,其中颈阔肌瓣修复12例,舌瓣修复9例,额瓣10例,胸大肌瓣3例,颏下岛状皮瓣2例,腭瓣、胸锁乳突肌皮瓣各1例,舌瓣联合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缺损1例。结果:39例颊癌术后缺损的带蒂瓣修复中,成活或基本成活34例,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3例,成活率为87.2%。结论:带蒂瓣是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用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31例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37例患者进行了0.5~18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31例成功率99.24%。远期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前臂区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术中血管套接法优于缝合法,应尽量多吻合静脉,该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