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F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少、粪便干结且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FC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有研究[2-4]表明FC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遗传、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便秘发生率10%~1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病人群的18%~23%[2].临床上功能性便秘(FC)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 STC) 、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其中STC约占FC的37.5%~45.5%[3].2007年8月~2009年8月, 笔者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便秘(F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少、粪便干结且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FC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有研究[2-4]表明FC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遗传、激素水平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便秘组: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本院确诊(诊断标准为罗马Ⅲ[5])为FC且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共计69例,其中男33例,女36例,平均年龄(43.3±12.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8人,中学21人,大学29人,大学以上11人;职业:学生5人,工人10人,干部23人,个体15人,其他13人;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热惊厥(以下简称FC)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生率为5%~10%[1],过去认为FC是常见症,预后良好。但是临床实践证明[1],FC次数越多,持续时间长,一部分可引起惊厥性脑损伤,影响儿童智能发育和癫痫的发生。本文对我科1984~1987年2月收治的200例FC及其中随访130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1-2],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有报道称卒中后4周累积便秘发生率为55.31%[3],便秘的发生风险以7天内为最高,7天后呈下降趋势,半数患者在卒中后11天发生便秘;且发病1周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和排便环境改变是影响卒中后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卒中后便秘可能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遗留病残程度重[4]。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相似文献   

6.
骨科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指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或3d未排大便者[1].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2],也有报道认为发生率为90.47%[3],便秘的发生给患者的进食、睡眠及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减少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及参考相关文献,现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症状的功能性肠病[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FC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调查显示,FC发病率为6.07%,女性多于男性[2].本文通过了解FC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特点,以期对FC患者提供更多的干预措施,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司晓云  郁峰  崔焌辉  骆美良 《浙江医学》2013,35(13):1301-1303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能明显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MHD也存在许多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便秘,发生率在70%以上[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生物反馈(BF)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其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在69%以上[2],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便秘患者BF的远期疗效[3]。近年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及肛肠科应用BF技术联合护理干预对25例MHD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生  魏馨林 《河北医学》2005,11(12):1121-1123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为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显示,亚洲地区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约11%[1,2]。由于便秘常严重的影响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3],部分便秘患者并出现明显的敌意[4],显示其发病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引起消化界及社会的日益关注。除了一些严重的便秘患者(如结肠无动力、盆腔裂孔疝等)需进行手术治疗外[5,6],大部分通过内科治疗可以缓解,其中渗透性轻泻剂聚乙二醇(PEG)4000对慢性便秘具有明显的疗效[7]。为了进一步比较PEG 4000和乳果糖在治疗老…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神经变性性疾病。多在50~60岁后起病,年发病率为0.1%,患病率达1%[1],患者除有锥体外系症状外,还常伴非运动症状,其中便秘发生率最高,为93.8%[2]。目前西医主要  相似文献   

11.
以整体观指导慢性便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2%~27%[1],我国北京地区的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达11.5%[3].由于该疾病病因复杂,症状虽以排便障碍为主但涉及学科众多.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持续困难的、不频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普通人群便秘患病率为2%~30%[1],其中多数为功能性便秘.所有年龄均可发病,并向年轻化发展,以女性居多.该病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响因素众多,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泻药副作用愈来愈多,还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我院自2010年以来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2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便秘是腰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骨科卧床患者中其发生率达90.47%[1]。腰椎术后患者常因手术创伤、麻醉药物、排便方式改变等导致便秘[2],便秘不仅出现在手术早期甚至整个术后的过程中,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术后康复。但只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就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本科室使用耳穴埋豆治疗腰椎术后便秘患者6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条件1.1.1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5月潍坊会议的规定[3],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 d内  相似文献   

14.
儿童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FC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生物反馈是一种新兴的行为疗法,被广泛用于成人FC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其在治疗儿童便秘患者的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文中就儿童FC生物反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主要与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有关,国内外调查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3~5].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是由于排便反射被破坏、长期卧床、脱水治疗、摄食减少、排便动力不足、焦虑及抑郁所致[6].  相似文献   

16.
<正>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排便艰难、自发性排便次数减少以及排便不尽感[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FC发病率为4%~10%[2],由于其慢性病程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临床常规疗法对该病疗效有限。中医药治疗FC有效率及安全性好,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应用宣肺通便方治疗肠燥型F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便秘是功能性便秘( FC )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根据排便困难发生部位和动力障碍类型,功能性便秘FC分为慢传输型(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和混合型( MIX)。近10年来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1%~16%,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10%左右的死亡诱因为便秘。功能性便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心绞痛、脑出血等症状的诱发因素。研究显示FC患者同时存在病理生理和精神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对68例符合FC罗马Ⅲ标准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应用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生物反馈治疗FC的总有效率为79.41%。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率较慢传输型便秘高。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于不同类型,疗效不同。  相似文献   

19.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正常排便习惯、肠道菌群失调、或结、直肠动力障碍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根据1999年罗马Ⅱ标准,属于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之排便紊乱范畴.以粪便于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为特点,国外报道儿童便秘发生率为3%~8%,其中90%~95%为FC,中医药治疗FC有一定的优势,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便秘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病变中, 自主神经病变时可出现神经性便秘, 糖尿病并发广泛神经病变的患者便秘发生率约90%[1],临床上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