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仁娥  王鹏  陈洪岩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422-1423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内容、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也不断丰富和复杂起来,既往大学中没出现的心理问题日渐突显出来,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增长、自杀及他杀人数增长、退学人数增长……大学生中出现的恶性事件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伤害,也给高校、社会敲了警钟。怎样更好地进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光英 《中外医疗》2013,32(2):28-29
目的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对志愿参加实验的11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进行评估。研究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不参加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实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心理压力,本文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工作思路及方法的改变,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情感体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大学生心理处于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一支专业师资队伍、打造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群、健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营造积极育人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诉求。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培养高职生积极的力量与品格,不断发展其主观幸福感;高职生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其关爱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要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以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以及与传统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对比。说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提出积极心理学理念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对策,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解决传统教学中“重治疗和预防、轻发展和促进”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重构,并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运用体验式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构建“以国家统一要求为纲、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主、以学校资源为辅”、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国外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在情绪体验、社会环境、组织系统等方面存在鲜明特点;深入研究并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对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体验对临床医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效果。方法: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78名临床医师,随机分为干预组39人和对照组39人。干预组接受6周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牛津幸福感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SCQ)和自我接纳问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两组成员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6周末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及TSCQ的消极应对因子分降低(均P<0.05或0.01),幸福感、积极应对、自我接纳得分升高(均P<0.05),其余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可以改善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护生心理品质培养方法和实施路径,以期为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对预防和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对照研究法系统评价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该课程能显著提升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课程的教学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留守经历为切入口,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以期从实证角度帮助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安庆市部分师范院校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学生留守经历状况,并综合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与父母团聚频率的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双方均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超过1年、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小学及以前、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母其中一人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在1年以下、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初中以上、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内的学生(P < 0.01)。结论曾经的留守经历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影响,作为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阐述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综述其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为其在护理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受损时,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心态,对培育健康心态、健全人格极为不利。本文阐述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思考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健康心态培育的优势及大学生健康心态培育路径的缺点,由此提出健康心态培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强调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个体积极人格发展。在内科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的培训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调动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积极情绪,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避免职业倦怠,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19.
陈宇  冯俊  杨楠  乔丽娟  黄兴  张露  何静 《西部医学》2018,30(7):1069-1072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指导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学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干预后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DSS)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35%,同对照组的81.40%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同时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而身处其中的医生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参与者,直接关系着公立医院所提供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医生主观幸福感管理,切实提升医生工作幸福感对医生个体、公立医院乃至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