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9):72-73
胆道结石是肝胆外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取出结石,短期取得显著疗效。但目前结石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成为困扰医生及患者的难题。因此,如何预防胆道结石术后复发、提高胆道结石术后的远期疗效是肝胆外科医生值得深入探讨课题。近年来,本院采用自拟防石汤防治胆道结石术后复发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道术后残留 复发结石是多因素的结果,饮食是重要因素之一。与肝之功能密切相关,病位在胆(道),病源于肝,中医辨证以肝阴不足型居多。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饮食性质,可以防止胆石再生。中医治疗以养阴柔肝利胆为基本治法。注意病人术后多虚、多瘀的体质特点,顾护脾胃功能。在静止期,宜防治结合,治病求本,正本清源;发作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恢复肝胆(道)的自稳态,协调机体内在的排胆功能,提高防治胆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胆道术后残留、复发结石是多因素的结果 ,饮食是重要因素之一。与肝之功能密切相关 ,病位在胆 (道 ) ,病源于肝 ,中医辨证以肝阴不足型居多。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饮食性质 ,可以防止胆石再生。中医治疗以养阴柔肝利胆为基本治法。注意病人术后多虚、多瘀的体质特点 ,顾护脾胃功能。在静止期 ,宜防治结合 ,治病求本 ,正本清源 ;发作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恢复肝胆 (道 )的自稳态 ,协调机体内在的排胆功能 ,提高防治胆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自拟“防石汤”用于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的再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胆道手术是外科极为常见的手术方式,胆道手术后胆管再生结石而行胆道再次手术是外科较常见的难题,因而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至今尚无鉴别残余结石与复发结石的统一标准,加上两种结石的处理方法相同,以致临床医生常不重视两者间的鉴别,但应正视复发结石的存在而降低再手术率。文献中香港玛丽医院曾报告复发结石率为16%,以下就复发结石的预防与治疗谈谈个人的体会,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吴德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7)
纤维胆道镜(简称纤胆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指胆道术后用纤胆镜从管窦道插入胆总管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一种方法.它疗效高,患者痛苦小,可避免再次手术,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本院自2005年6月~2006年6月使用纤维胆道镜为120例胆石症术后残余结石的患者进行取石治疗,效果显着,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100例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愈的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1次取石治愈者89例,取石2次以上者14例,其中有一例取石多达8次。术后T管脱落6例,胆道出血15例,术后发热14例。结论: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连钱草治疗胆固醇结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连钱草提取物体外对人体形成结石的溶解作用以及对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连钱草提取物以对人胆固醇结石重量的影响;采用致石饲料喂养豚鼠造成胆固醇结石模型,分别给以连钱草不同提取物,并通过对豚鼠胆汁和血清成分分析其溶石的机理。结果:连钱草提取物对人胆固醇有明显的溶解作用(45天,P<0.01);能有效降低豚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胆汁中胆固醇、蛋白质浓度,提高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含量。结论:连钱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溶石作用;对实验性豚鼠胆固醇结石,具有较好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病人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国阿肝移植病人数量不断增加,疗效也不断提高。但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日益引起关注,我科自开展同种异体肝移植3例,其中出现胆道结石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复发性结石36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6例全部是本院胆道专科门诊病例,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2岁;手术后时间6月至7年。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6例,术后复发结石20例... 相似文献
12.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排石汤预防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胆道结石患者(重症胆管炎患者除外)均行硬质胆道镜探查胆道、取石术,术后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加用自拟利胆排石汤;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随访2年,观察比较2组术后T管拔除时间、结石复发情况、再次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T管拔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2年后结石复发率低、再次发病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胆道镜取石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预防胆道结石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胆道术后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探讨胆总管结石EST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胆道术后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肝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肠吻合术为主的手术治疗。结论:对每一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前仔细了解结石的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为胆肠通道重建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某,女,48岁,因胆囊多发性结石、胆总管梗阻性结石分别于1983年、1987年手术治疗。1989年11月13日因上腹部及腰背胀痛3个月加重,1周前来院就诊,伴面黄形瘦,肢倦乏力,饮食量少,厌油腻,大便稀溏。B超检查(检查号3362):“左肝管扩张1.8cm,其中见2枚结石光团分别为1.0cm×0.6cm,0.6cm×0.3cm,后伴声影,胆总管1.8cm,其中见2枚结石光 相似文献
16.
秀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4):86-86
术后胆道结石残留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额外的创伤和经济、心理的负担,无论是手术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可能比第一次手术高得多。所以了解术后胆道结石残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对胆道结石术后残留结石11例病例分析了胆道结石残留的原因。术前的完善检查和术中结合胆道镜取石能降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对照组采取对症支持为主、体外冲击波碎石为辅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残余结石的有效清除率及记录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残余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结石清除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