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对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组(地氟醚)、I组(异氟醚)和I+D组(异氟醚+地氟醚)三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03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D组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I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I+D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手术结束前30 min关闭异氟醚,同时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0.1~1 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观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术中知晓,计算三组用药量及花费。结果 D组和I+D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比I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组和I+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组麻醉药花费较D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可加快患者麻醉苏醒且花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在紧闭式静吸复合全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I两组,每组患者均于诱导前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太尼2ug/kg,1分钟后S组吸入5%七氟醚+50%氧化亚氮,Ⅰ组吸入3%异氟醚+50%氧化亚氮,待患者入睡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S组继续吸入1.0-30%七氟醚+50%氧化亚氮,I组吸入0.6~18%异氟醚+50%氧化亚氮至术毕,同时观察各时点MAP、HR、SPO2、。BIS及吸入麻醉药浓度,手术结束观察病人苏醒及拔管时间,术后随访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及有无其它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结合BIS监测指导术中用药,使诱导、苏醒迅速,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深度易控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结论七氟醚与畀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作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爱国  余凌  王雪琳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28-30,7,11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安氟醚预处理组(E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每组60只;各组又分为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麻醉2h(T2)、麻醉4h(T3)、麻醉6h(T4)和麻醉终止后2h(T5)。取两组各时相肝组织检测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Bcl-2 mRNA及Bcl-2和Bax蛋白水平在T1表达均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5表达上调(P<0.05或P<0.01),并随麻醉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即T4时上调最明显(P<0.01);麻醉停止后(T5)开始恢复。两组Blc-2蛋白水平在T2~T5均较T0时增加,而Bax蛋白在T3~T5时增加(P<0.05或P<0.01);两组Bcl-2/Bax蛋白比值与T0时相比,E组在T1~T3、I组在T1~T5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肝组织Bcl-2和Bax表达增加,以Bcl-2更为明显;安氟醚、异氟醚预处理保护肝脏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时间日间手术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优特点。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Ⅱ级,择期接受日间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A组)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各25例,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用药后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血氧饱合度SPO2小于95%、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 POV)以及燥动的发生例数等指标。结果 A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00.7±3.285)s,明显低于B组的(188.6±2.048)s(P<0.05);A组患儿清醒时间(404.3±12.66)s,明显低于B组的(1081±20.58)s(P<0.05),且术中SPO2短暂小于95%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七氟醚吸入麻醉组术后躁动的发生次数明显高于氯胺酮麻醉组(P<0.05),两组的术后呕吐POV的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日间手术,起效快,手术医生满意率高,术中更平稳,苏醒时间短,明显优于氯胺酮麻醉。但术后小儿烦躁情况稍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76例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法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实验组给予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定力恢复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麻醉后(T1 ~T5时段)的BI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水平与麻醉前(T0时段)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T1 ~T5时段的心率指标水平较对照组稳定(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胃切除手术中采用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观察全麻气管插管后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对吸烟和非吸烟患者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有和无吸烟史择期手术的普通外科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既往有或无吸烟史患者各40例],随机分为4组(n=20):有吸烟史患者吸入七氟醚全麻组(SS组)和吸入异氟醚全麻组(SI组),无吸烟史患者吸入七氟醚全麻组(NS组)和吸入异氟醚全麻组(NI组).使用多功能麻醉气体监护仪监测患者吸入麻醉剂浓度达到肺泡最低有效浓度(1MAC)后4、8、12、16min的气道峰压、肺顺应性,同时用无创心功能测定仪监测气道阻力,记录各组患者在吸入麻醉剂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吸入前相比,所有接受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在使用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维持4、8、12、16 min后均出现气道阻力和气道峰压的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SS组和NS组8min后下降趋于稳定[气道阻力:SS组(10.38±1.12)cmH2O·L-1·s-1,NS组(9.65±1.04)cm H2O·L-1·s-1;气道峰压:SS组(13.52±1.01)cm H2O,NS组(12.86±0.94)cm H2O,1 cm H2O=0.098kPa],SI组和NI组则于12 min后下降趋于稳定[气道阻力:SI组(10.30±0.98)cm H2O·L-1·s-1,NI组(11.00±0.73)cm H2O·L-1·s-1;气道峰压:SI组(13.47±0.88)cm H2O,NI组(12.85±0.65)cm H2O],同时间点的非吸烟组下降幅度高于吸烟组(均P<0.05).4组患者在使用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维持后其肺顺应性较吸入前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同时间点的非吸烟组与吸烟组相比肺顺应性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麻气管插管后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使患者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峰压出现明显下降,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下降程度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5例手术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72例行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73例行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血压与心率各指标均差异不大(>0.05),T2时段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分别为(100±3、59±5、51±4),T3时段为(97±6、57±4、52±5),显著低于T0和T1时段;对照组T2时段SBP、DBP与HR分别为(116±7、64±5、63±5),T3时段为(115±5、62±6、62±5),诱导后两组血压与心率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各指标差异大(<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可有效控制术者麻醉后的应激反应,且该种麻醉手段更利于保持术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年龄≥65岁,ASAⅠ~Ⅱ级的患者62例行择期胸腹部手术,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31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 h、12 h、24 h和48h均采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术后6h、12h、24h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POCD得到改善,术后48 h ,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但七氟醚比丙泊酚认知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同等剂量的异氟醚和七氟醚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NK和p38蛋白表达的不同影响。方法: 55只出生后7 d(P7)的新生大鼠(共5窝,每窝取11只),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Ⅰ组)、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各组分别吸入1.1%异氟醚、1.8%七氟醚和空气4 h。在麻醉结束后2 h每窝每组各取1只幼鼠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压部后区caspase-3表达(n=5);另外,每窝C组在麻醉处理0 h,Ⅰ组和S组分别在麻醉2 h、4 h取新鲜脑皮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SAPK/JNK、磷酸化p38,以及SAPK/JNK、p38表达的变化(n=5)。结果: Ⅰ组和S组caspase-3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41%(P<0.01)和151%(P<0.01),Ⅰ组比S组增加115%(P<0.05);Ⅰ组磷酸化SAPK/JNK表达在麻醉2 h和4 h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19%(P<0.05)和181%(P<0.05),S组在2 h和4 h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Ⅰ组磷酸化p38表达在麻醉2 h和4 h较对照组分别增加38.9%(P<0.05)和36.9%(P<0.05),S组在2 h和4 h较对照组分别增加32.6%(P<0.05)和128.0%(P<0.01)。结论: 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异氟醚比七氟醚诱导更多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异氟醚诱导凋亡可能与激活SAPK/JNK磷酸化有关,而七氟醚诱导凋亡可能与激活p38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于术中采用丙泊酚以及吸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使用总量、术中不同时点,包括诱导后10 min(T0)、建立气腹时(T1)、建立气腹后30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皮质醇(Cortisol,COR)、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泊酚使用总量较少(P<0.05);与T0相比,T1时两组HR、MAP均上升,并于T2时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时HR、MAP较低,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血清COR、RI均增加(P<0.05),但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可减少丙泊酚使用总量,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但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过程中,患者接受相同浓度和时间的七氟醚暴露时,低气体流量(500 mL/min)和高气体流量(2 L/min)产生A物质(compound A,CA)浓度差异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n=40)随机分为高流量组和低流量组。麻醉开始后每隔30 min在呼吸管路吸气端取样,检测CA浓度。在术前、术后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ALT、AST、Tbil、Dbil、BUN及Cr)。结果两组患者的七氟醚浓度(0.9692 vs 0.9675MAC)以及浓度-时间-AUC(2.40 vs 2.41MAC-h)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CA浓度(27.70 vs 11.54 ppm)和浓度-时间-AUC(55.76 vs23.19 ppm-h)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肝肾功能(ALT、AST、Tbil、Dbil、BUN及Cr)无显著改变。结论低流量(500 mL/min)和高流量(2 L/min)条件下七氟醚所产生的CA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不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喉罩下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组(A组),喉罩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组(B组)两组。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比B组诱导平稳,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毕时院B组HR明显快于A组。 B组术中体动、阴经勃起、气道辅助处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丙泊酚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气道管理方便,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此方法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尿道下裂手术。  相似文献   

13.
董龙禹  柴伟 《医学信息》2000,13(1):46-47
七氟醚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新型麻醉剂,麻醉监测非常重要,定量脑电图qEEG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器,脑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提供直观的量化指标,现将七氟醚麻醉的脑电监测作一综述。1 七氟醚麻醉的EEG一般监测Tsushima等〔1〕报道,分别给30只猫(每组10只)七氟醚、异氟醚、氟烷麻醉。结果在相同MAC下,七氟醚和异氟醚的脑电抑制较氟烷大(P<0.05),七氟醚对外周神经刺激反应抑制较弱。KurataJ等〔2〕报道,给猫七氟醚、氨氟醚、异氟醚麻醉3~4h后,连续观察5~7dE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丙泊酚麻醉的38例为对照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的41例为观察组.观察术后两组恢复指标(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麻醉前(T...  相似文献   

15.
吴春美  许建军  成国荣 《医学信息》2010,23(14):2323-2324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包皮环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8岁行包皮环扎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七氟醚吸入和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再加局麻进行手术。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有无哭闹、呛咳、呼吸抑制、分泌物增多,局部神经阻滞时有无体动、术毕清醒时间及术后有无呕吐。结果 P组诱导前及睫毛反射消失时心率比S组快;P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S组,术毕清醒时间S组明显短于P组;P组哭闹率高。结论七氟醚吸入和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包皮环扎术各有优点,均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而七氟醚吸入法更易于为患儿和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舌系带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舌系带矫正术小儿60例,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两组,每组30例。8%七氟醚+5 L/min氧气诱导,开放外周静脉,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罗库溴铵0.3 mg/kg。待脑电双频指数(BIS)达45~50时,T组插入气管导管,L组置入喉罩并在口腔两侧放入纱布,术中调整1.5%~3%七氟醚和2 L/min氧气,维持BIS 40~60。分别记录麻醉前(T1)、置管/喉罩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拔管/喉罩即刻(T4)的SBP、HR、ETCO2和SpO2,手术时间、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患儿术后呛咳、喉痉挛、反流误吸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反流误吸。T组术后呛咳8例,苏醒期躁动9例,喉痉挛1例,而L组术后呛咳1例,苏醒期躁动2例,喉痉挛未出现。与T组相比,L组术后呛咳和苏醒期躁动病例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组在T2、T4时点SBP、HR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T组苏醒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安全应用于小儿舌系带矫正术,对小儿呼吸道刺激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和异丙酚对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麻药物异丙酚和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病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S)组30例和异丙酚(P)组20例.S组于诱导后吸入七氟醚,使肺泡内七氟醚浓度依次达到0.5、1.0、1.5 MAC,并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点作SEP术中监测;P组于诱导后全凭静脉稳定泵入异丙酚,并分别将诱导后泵入前、泵入后15、30、45 min作为观察点作SEP术中监测.记录两组麻醉前及上述各时点的SEP波幅、潜伏期变化.结果:S组随着麻醉深度的改变和七氟醚浓度的增加,其SEP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下降,在各肺泡七氟醚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P组平稳麻醉各时点对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小,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时吸入性麻醉药物七氟醚对SEP波幅、潜伏期有明显影响,吸入浓度小于1.0 MAC时SEP较为稳定,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SEP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对脑内ERK1/2和PKCγ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 随机分为5组, 即对照组(Con):未麻醉;异氟醚麻醉5 min组(Iso-1);异氟醚麻醉1 h组(Iso-2);麻醉1 h后停药2 min组(E-1):异氟醚麻醉1 h后, 小鼠脱离麻醉环境2 min;麻醉1 h后停药1 h组(E-2):异氟醚麻醉1 h后, 小鼠脱离麻醉环境1 h.用异氟醚进行麻醉后进行Western blot.以β-Actin为内参, pERK A/Actin A为ERK表达水平指标, pPKCγ A/Actin A为pPKCγ表达水平指标.结果:在Con组, pERK1/2和pPKCγ呈现高表达状态, 给予异氟醚麻醉处理组(Iso-1和Iso-2组), pERK1/2和pPKCγ表达减弱(P<0.05), 当异氟醚麻醉停止后(E-1和E-2组), pERK1/2和pPKCγ表达逐渐恢复, 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与异氟醚处理组相比, 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氟醚麻醉-苏醒过程中, 脑中部分核团pERK1/2和pPKCγ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钠预处理对减少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及护理。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I级~Ⅱ级、年龄1~4岁、拟行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儿入室后,采用七氟醚吸诱导并复合双氯酚酸钠栓1/2粒直肠给药;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有12例(20%)、对照组有28例(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酚酸钠预处理能减少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苏醒期的护理关键是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和安全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麻诱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病人70例,ASAⅠ级至Ⅲ级,年龄22~69岁,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5例,其中七氟醚组(S组)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异丙酚组(P组)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入10μg/kg芬太尼。病人入室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2、3min的BP和HR以及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即刻两组BP均下降,S组HR减慢(P〈0.01);插管后1minP组BP下降(P〈0.01);插管后3min,P组HR较S组快(P〈0.05)。结论七氟醚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