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白云区2008~2012年患传染病的居民的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统计学指标,对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227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04/10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传染病主要死因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前三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4.27%.职业以无业或待业居第一位.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是导致白云区居民死亡的最严重传染病,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定安县居民死亡原因的分布特征,为该县今后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全县居民2004~2005年的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该县2004~2005年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8.92/10万和498.33/10万,较同年全国农村地区高,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居前5位死因之首,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中毒及心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77.27%。围生期情况死亡率为1088.52/10万。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定安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但传染病和围生期情况仍存在着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主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重庆市渝中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截缩率、累积率等指标,并与全国和历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渝中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5.28/10万和78.84/10万,截缩率和累积率分剐为126.29/10万和11.24%;是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的23.13%.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5.20/10万和52.03/10万,男性标化率明显高于女性(u=10.73,P<0.01).肺癌是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首要死因,它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7.17%,是第2位死因肝癌的2.59倍.渝中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该区全国第2次死因调查(1990~1992年)的173.85/10万比较有所下降,主要恶性肿瘤肺癌的死亡率低于第2次死因调查的58.74/10万,低于1991~2000年间的63.44/10万.结论 重庆市主城居民以肺癌为主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可能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措施初见成效有关,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是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的依据,也是进行评估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病毒性肝炎40年变迁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我市病毒性肝炎变迁状况与流行规律 ,进一步制定病毒性肝炎防制对策 ,我们对 196 2~ 2 0 0 1年全市病毒性肝炎的变迁状况进行了分析 ,以指导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各县区历年传染病月报表、年报表 ,经全市汇总统计分析 ;历年人口数为统计局公布的年底人口数据 ,核算为年中人口数所得。2 结果与分析2 1 发病率、死亡率  4 0年来 ,全市病毒性肝炎共报告发病 4 4810例 ,年均发病率 76 14 / 10万 ,占整个传染病发病总数的 6 2 3% ;死亡 4 3例 ,年均死亡率 0 0 7/ 10万 ,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 1 39%…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全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了解癌症死亡率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对2004~2005年全县居民以恶性肿瘤为主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定安县恶性肿瘤的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3.39/10万和113.48/10万,占总死因比例19.6%。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肝癌、胃癌、肺癌、肠癌及鼻咽癌,前三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定安县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接近全国农村地区水平,应提高三级农村保健网,加强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以及登记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1985~2004年招远市人口胰腺癌死亡资料,分析胰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1985年建立死因登记报告制度,死亡数据为历年监测资料,数据质量控制符合要求。分析指标为胰腺癌死亡率、构成比、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和相关系数。结果1985~2004年招远市农村人口胰腺癌死亡率为2.22/10万,男2.86/10万,女1.58/10万。按1985~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年4个时期分析,胰腺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2004年胰腺癌死亡率比1985~1989年上升了100.59%,标化死亡率上升了45.56%。胰腺癌死亡率与肝癌死亡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没有相关关系。结论农村居民胰腺癌发病率上升速度很快,除了人口老化原因外,未知的致病因素在起作用。肝炎病毒可能与胰腺癌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卫生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死因资料开展现况研究。结果 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共监测户籍人口2 000 263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构成比为13.10%。平谷区居民死亡率为736.1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65/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χ2=13.54,P<0.05)。<15岁组儿童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0%,15~<65岁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5.22%,≥65岁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3.91%。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平谷区居民死因顺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男性和女性前三位死因顺位相同,与总死亡率死因顺位相同。结论 北京市平谷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提示应开展长期的慢性病监测和干预措施。男性成为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应针对不同年龄组死亡原因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分布特点,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18个调查点2004~2005年死亡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析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2004~2005年河北省城乡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65.51/10万(标化率为150.68/10万),占死亡总数的27.54%,在死因顺位中排第1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15.14/10万(标化率为106.21/10万),占全死因的19.16%,在死因顺位中排第3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74.67/10万)高于城市(121.07/10万)(χ2=328.47,P〈0.01),男性(182.71/10万)高于女性(147.89/10万)(χ2=251.05,P〈0.01)。城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16.35/10万)略高于农村(114.90/10万),男性(119.33/10万)高于女性(110.70/10万)(χ2=22.32,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的人群是低学历的劳动力人群。约80%的居民死于家中。结论:河北省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平塘县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11年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平塘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7886例,死亡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4.30/10万,死亡率为2.31/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是肺结核(164.96/10万)、病毒性肝炎(64.84/10万)、细菌性痢疾(63.57/10万),发病农民占75%、学生占7%、散居儿童占6%.结论该县乙类传染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其次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重点人群众是农民、其次是学生、散居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对福田区1985—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47.50/10万,发病率从1985年的57.3/10万上升至1990年最高225.16/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5/10万;常住人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基本高于暂住人口的发病率;每年春季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明显较其他季节多,而冬季发病人数最少;发病人群男女比例为2.12:1;发病人群的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64.15%。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肃省妇女不同年代宫颈癌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利用1970-1974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甘肃省全死因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宫颈癌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甘肃省妇女1970-1974年宫颈癌调整死亡率为13.65/10万,1990-1992年为11.88/10万,2004-2005年为5.70万/10万,2004-2005年调整死亡率比1970-1974年和1990-1992年分别下降了58.24%、52.02%,1990-1992年比1970-1974年下降了12.97%,2004-2005年较1990-1992年下降明显(P<0.001)。三个年代宫颈癌死因构成分别占全癌死因的24.86%、11.67%和5.72%,居妇女癌症位次第2、第3和第5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宫颈癌地区分布明显,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甘肃陇南、陇东一带。高发年龄主要在60~70岁之间。结论甘肃省宫颈癌死亡率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有所下降,但宫颈癌仍是威胁甘肃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0~2010年平罗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因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对平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2010年死亡原因年报表按照ICD-10编码,计算11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2000~2010年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84.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90.38/10万.男性粗死亡率是女性的1.8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2,P<0.05).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79.52%.肠癌死亡率上升较明显,2010年与2000年比较,男性上升了522.67%,女性上升了432.91%;胃癌死亡率一直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平均死亡率为23.3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7.84%.结论 恶性肿瘤始终居平罗县居民死因的第2位,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胃癌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肠癌死亡率上升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淄博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年龄、性别分布、死因顺位以及死亡水平变化,为制定防控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取“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10~2012年所有淄博市户籍恶性肿瘤死亡个案,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淄博市恶性肿瘤人群死亡率为189.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9.91/10万;恶性肿瘤死亡主要集中于55~<75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恶性肿瘤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淄博市居民生命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水平与死因构成。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录入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438581人,居民因各种因素共死亡2774人,年均死亡率为63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5.70/10万。占总死亡93.26%的前10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横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乙类和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25种共42 828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34.26/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共24 458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5.10/10万。年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痢疾。传染病死亡人数共188例,人群死亡率为2.35/10万,其中艾滋病病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7.23%,狂犬病病例占26.60%,肺结核病例占22.87%。结论:该县近7年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一些旧病种复燃且不断出现新病种。艾滋病病例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导致当地人群死亡的主要传染病病种,而狂犬病及肺结核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仍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2000~2004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和文昌市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2000~2004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0~2004年两个疾病监测点年均死亡率309.07/l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174.38/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134.69/10万,城市年均死亡率223.45/10万,农村年均死亡率514.85/10万.居民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心血管病(420.00/10万)、肿瘤(335.70/10万)、脑血管病(197.69/10万)、意外死亡(135.77/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999.96/10万).结论2000~2004年海南省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进入21世纪,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给社会及个人带来精神和经济双重负担。因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目的 对2013-2018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描述,为营口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的人口死亡信息系统,从系统中导出2013-01-01至2018-12-31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全部死亡数据,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整理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采用Excel 2007、DeathReg 2005、SPSS 17.0、Joinpoint 4.7.0.0分析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和造成的寿命损失,并建立GM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营口市2019-2021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结果 2013-2018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共计5 638例,年均粗死亡率为21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2.47/10万。其中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263.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9.76/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159.7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23/10万。16~50岁粗死亡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APC=16.42%,P<0.01),50岁之后粗死亡率上升趋势有所减慢(APC=8.03%,P<0.01)。居民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和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和乳腺癌。2013-2018年,结直肠和肛门癌粗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PC=8.27%,P<0.01)。居民因主要恶性肿瘤死亡造成的PYLL和AYLL分别为21 948人年和10.79年。肺癌造成的PYLL最大(8 327人年),乳腺癌(1 773人年)对于女性寿命的影响仅次于肺癌(2 533人年)。GM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9年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223.86/10万,2020年为227.63/10万,2021年为231.46/10万。结论 营口市城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位列死因顺位的第2位。除女性乳腺癌外,其他主要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肝癌和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预测2019-2021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往年。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营口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相关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近9年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科学评价肝炎流行状况,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in7.5软件对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13 501 863例,年均发病率为112.960/10万,死亡数9 225例,年均死亡率为1.007/10万,在5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11 088 434例,占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总数的82.125%。其次为丙肝发病数1 097 768例,占8.130%。每年3月和11月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比上一年降低几率较多且幅度较大。结论:乙型肝炎发病数远远高于其它类型,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次丙肝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本站1991年至2000年疫情统计资料,简要总结分析了本区10a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10a间本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26270例,年均发病率为488.81/10万,年均死亡0.47/10万,年均病死率为0.097%,1991年至1997年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1999年发病率上升,2000年回落。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计17种,其中肠道传染病3种,呼吸道传染病5种,虫媒传染病3种,发病率260.32/10万,164.24/10万,24.99/10万,占总发病构成依次为57.98%、30.93%、5.26%。死亡居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其次为出血热,死亡率分别为0.23/10万,0.13/10万,死亡构成分别为50%,26.92%,可见病毒性肝炎、痢疾是危害本区人民身体健康较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结论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