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既是我国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该病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其突出表现为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及全身多脏器受累。狼疮肾炎是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至少50%以上的SLE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1]。狼疮肾炎既可与SLE的其他临床表现同时出现,也可为首发表现[2]。近年,关于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有新的进展。1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近十年来,有关狼疮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大,除遗传、环境因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以外,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免疫…  相似文献   

2.
1976年Urowitz等[1]最早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死率曲线呈"双峰"模式,即早期死于感染和肾炎,晚期则死于心、脑血管病变.感染致SLE患者的病死率在2.5%~67%[2,3].任立敏等[4]报道SLE 5年的死因主要是疾病活动和感染,黄文辉等[5]报告约10%的SLE患者因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已成为风湿科医师必须面临的挑战[1]。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PAH的患病率在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的注册研究中达3.8%[2],且是继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性肾炎之后,基础病器官损伤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4]。另外,SLE相关PAH患病人数在我国的CTD相关PA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1的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术测定36例SLE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DCD-1的表达,并将其与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DCD-1的表达异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DCD-1的表达较正常人降低(P<0.02),淋巴细胞PDCD-1表达与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呈低度相关(r=0.343,r=0.335,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DCD-1的表达异常,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耐受平衡,在SLE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1)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 PRISM 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I、OAS1和IFI44定量表达水平(以△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LE患者总体的MX1、OAS1、IFI44 mRNA △CT值(3.4±1.8,4.2±1.5,8.8±2.2)明显高于非SLE患者组(2.4±0.4,3.4±0.7,5.4±2.1)和健康对照组(2.3±1.2,2.6±0.7,5.2±2.0);②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 △CT值在不同活动度的SLE组内[非活动组(3.8±1.4,3.2±1.8);轻度活动组(4.8±1.5,8.0±2.2);重度活动组(6.0±1.4,12.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CT值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0.338,0.380);④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1、OAS1、IFI44表达水平升高,与无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在狼疮肾炎组内,IFI44mRNA △CT值表达(2.2±1.1)与非狼疮肾炎组(3.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SLE组内3个基因表达存在高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干扰素诱导基因MX1、OAS1、IFI44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1、IFI44 mRNA实时定量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且三者在SLE的发生发展中亦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60000SSA抗原第230~241表位表达水平的检测,并与相关的临床指标分析比较,初步探讨这一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人工合成的60000SSA抗原第230~241表位(E230~241)寡肽,从课题组已成功构建的SSA噬菌体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库中筛选得相应的scFv单抗,用其标记18例伴粒细胞减少的SLE患者和10名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比较检测E230~241的表达程度,分析其与中性粒细胞计数、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总病程、病情活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比较重症和轻症SLE患者间这一表达程度的差别。结果SLE组患者E230~24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20±12vs7±5,P=0.001),且表达程度与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86,P=0.002),与SLEDAI呈正相关(r=0.665,P=0.003),与病情活动时间呈正相关(r=0.571,P=0.013),与总病程无显著相关性(r=0.114,P=0.651);重症患者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病情相对较轻者(31±10vs12±8,P=0.001)。结论SLE患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增强表达E230~241,可能是其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并可能参与SLE其他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肺泡出血 (DAH)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 puserythematosis ,SLE)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 ,由Osler[1 ] 于 1 90 4年首先报道 ,发病率不到SLE的 2 % [2 ] ,国外至今报道不下百余例 ,而国内仅有个例报告[3 ] ,现将临床所见 2例报道如下。例 1 :女性 ,38岁。因发热、关节痛 5年 ,咯血 9d于2 0 0 2年 9月 3日入院。 5年前患者因发热 ,关节痛 ,白细胞低 ,血沉 (ESR)快 ,尿蛋白阳性 ,抗核抗体 (ANA)、抗dsDNA抗体、抗核糖核蛋白 (RNP)抗体、SSA抗体阳性 ,诊断SLE、狼疮肾炎 (LN) ,予以泼尼松和环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17和IL-2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诊断明确的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随机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根据肾脏受累与否分为肾炎组和非肾炎组,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亦高于非活动组(P<0.05或<0.01),但二者在SLE非活动组与对照组间及肾炎组与非肾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浆IL-17和IL-23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0.60,P<0.05或<0.01)。结论 IL-17和IL-23在活动期SLE患者血浆中表达明显增高,二者可能参与了SLE疾病的病理过程,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是SLE最常见的内脏损害。在SLE肾炎的晚期,可发生尿毒症,这是SLE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我院甲腹膜透析、大剂量激索和免疫制剂治疗4例SLE肾炎所致可逆性尿毒症,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岁。入院前病程最短半年,最长4年。4例均符合我国1982年风湿学术会议关于SLE的诊断标准,肾功能的损害均属肾功能衰竭期。4例经腹部平片和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可影响机体器官和系统,其中肾脏、心脏和肺是受累最多的器官[1]。有研究报道显示,SLE并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自发现PAH起2年内死亡率高达25%~50%[2]。关于SLE并发PAH的比例各国学者报道结果不一,但均认为PAH是SLE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原因[3-4]。导致SLE患者出现PAH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清楚。早期发现及治疗对SLE并发PAH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14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SLE并发PAH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能够为早期识别和治疗SLE并发PAH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XY  Lin J  Li YM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2):854-85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对鉴别SLE患者感染和活动的意义。方法  6 5例SLE患者根据细菌学和影像学检查分为感染组 (19例 )和非感染组(46例 )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结果 感染组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率为 (7 8± 2 1) % ,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3 2± 1 4 ) %和正常对照组 (3 0± 1 1) % (P <0 0 5 ) ,而非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组SLE患者中 ,活动期和静止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虽然感染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的SLE患者CD64表达率 [(9 2± 1 6 ) % ]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7 2± 2 2 ) % ],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SLE感染组经抗感染治疗后CD64表达水平下降。将CD64表达率分别与抗ds DNA、补体C3 、血沉和C 反应蛋白、SLE活动指数评分和荧光抗核抗体进行相关性比较 (r =0 10 4 ,P =0 4 0 9;r =- 0 12 5 ,P =0 32 2 ;r =- 0 138,P =0 2 74 ;r =0 2 2 8,P =0 0 6 8;r =0 2 0 4 ,P =0 310 ;r =- 0 2 13,P =0 0 89)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可帮助鉴别SLE患者的感染和活动。  相似文献   

12.
狼疮肾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L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91例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作对照。所有实验室检查均采用标准方法。结果LN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0.3%。与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作对照,其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性别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对比显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病年龄小,存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CL和ANCA阳性是SLE易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当中性粒细胞受到活化时 ,表达粘附分子 CD11/CD18、CD6 2 L、CD44等 ,并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向血管外游走。高切应力作用下血小板释放具有促凝活性的微小颗粒[1 ] 。血小板微小颗粒 (PMP)与活化的凝血因子 Va、Xa形成促凝血活酶复合物 ,促进血液凝固 [2 ] 。PMP与糖尿病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3 ] 。凝血调节素 (TM)是内皮细胞损伤标志[4] 。微血管损伤疾病中 ,TM水平明显增加[5 ] 。然而 ,糖尿病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PMP、TM之间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讨糖尿病的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PMP、TM之间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4.
由于蠕虫感染时体内嗜酸粒细胞增多 ,其释放的一些酶 (如组胺酶 )可以降解由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过敏性介质 ,所以人们推测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发病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随着对嗜酸粒细胞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开始注意到嗜酸粒细胞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激活的嗜酸粒细胞释放颗粒相关蛋白引起气道上皮细胞损伤、黏液腺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和微血管扩张[1] 。但并非所有哮喘患者的发病均与嗜酸粒细胞有关 ,因此对其作用应有客观的评价。Wenzel等[2 ] 根据发病时气道炎症的细胞学特点将哮喘分为嗜酸粒细胞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趋化因子CXCL9基因SNPrs2276886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①抽提482例SLE患者[其中包括253例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通过Pyrosequeneing法进行等位基因分型.②80例患者同时留取RNA样本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CXCL9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组和LN组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OR分别为1.346和1.347,P<0.05),TT基因型的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x2分别是6.397和3.941,P<0.05).CXCL9 mRNA在rs2276886 TT型个体中的表达(3.9±2.0)高于CC型纯合子(2.5±2.1),P<O.05.结论 证实了中国人群中CXCL9基因SNPrs2276886作为一种遗传因素影响对疾病的易感性,等位基因T对于SLE是一种遗传易感标记.该SNP可能从转录水平上决定了基因的分泌水平,从而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积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0例SLE患者,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2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7个趋化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CCL19、MIG、IP-10、CXCL11和白细胞介素(IL)-8]的mRNA表达水平,计算趋化因子积分,并将其与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趋化因子积分在SLE患者中较疾病和健康对照显著增高(P=0.0112和P=0.0019);趋化因子积分与SLEDAl积分呈正相关(P=0.0061),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P=0.003);与无肾炎病史患者相比,趋化因子积分在活动性狼疮肾炎(LN)患者中显著增高,特别在泼尼松用量<30 mgCd时(P=0.0418及P=0.002);趋化因子积分还与慢性损伤指数(SDI)相关;此外,在抗Sm、抗RNP抗体阳性的患者中也存在趋化因子积分显著升高.结论 趋化因子积分与SLE的疾病活动性、脏器损伤的出现和严重程度以及特定的自身抗体表型相关,是SLE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狼疮性肾炎(简称SLE肾炎)发病机制复杂,传统疗法效果不著,自1976年Cathcart最初报告应用皮质激素冲击治疗SLE肾炎取得疗效以来[1],该疗法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现将冲击疗法的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TFAR19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发病机制复杂 ,至今其病因不清 ,近年来对于凋亡及基因的研究较热。在SLE患者的外周血和皮损中 ,存在着凋亡细胞增多的情况[1 4] ,而且有一些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多并和病情有相关的趋势[2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分子免疫重点实验室克隆得到人类新基因TFAR1 9[5 8] ,那么在凋亡增多的SLE患者中TFAR1 9的表达情况及活动期SLE患者、稳定期SLE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中TFAR1 9蛋白 (即抗原 )的具体情况如何 ,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还无人研究。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   

19.
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 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 ,L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的研究发现共刺激分子CD134(OX4 0 )和它的配体CD134L(OX4 0L)在自身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为探讨CD134/CD134L共刺激信号在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我们应用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 RQ PCR)技术对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34和CD134LmRNA的自然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6 0例 2 0 0 2…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其最多见、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抗疟药是治疗SLE及LN的重要药物之一,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本文主要介绍抗疟药的作用机制、治疗SLE和L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