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所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诊断为AD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分别采用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时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显效率分别为83.0%和70.0%,疗效相仿;HAMD评分,A组在治疗2周末即显著下降(P〈0.01),B组在第4周才明显下降(P〈0.05);8周末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副反应A组明显少于和轻于B组(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AD抑郁安全性高、副反应轻微,且见效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心化痰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双益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清心化痰汤口服;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认知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P〈0.05);两组治疗后HDS积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清心化痰汤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探索消痔灵二步注射治疗三期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二步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四步注射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其术后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消痔灵二步注射术为治疗三期内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益气养阴功效的艾溃灵合剂治疗口腔溃疡的特点。 方法:实验于2005—02/10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以苯酚灼烧豚鼠面颊造口腔溃疡模型为实验对象,将动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艾溃灵合剂20,10,5g/kg剂量组(黄芪、生地、白花蛇舌草、连翘、甘草等药物组成),口炎清颗粒剂组(33.3g/kg,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等药物组成),模型组及空白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造口腔溃疡模型,每日涂抹及灌胃给药.涂艾溃灵合剂各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1,0.5,0.25g/mL,涂量为0.5mL,灌服20mL/kg;口炎清颗粒剂组给药浓度为0.167g/mL,涂量为0.5mL。灌服10mL/kg;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0.5mL,灌服生理盐水10mL/kg;空白组不予处理。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5天,于第1,3,5天用数码照像头摄下豚鼠口腔溃疡情况,于最后1次用药后2h.取下口腔溃疡局部,作病理切片,观察溃疡局部充血水肿程度以及溃疡模型组织形态。 结果:豚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用药第3天,艾溃灵合剂20,10.5g/kg剂量组,口炎清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使溃疡面积显著减少[(11.8&;#177;3.2),(8.9&;#177;6.6).(13.4&;#177;4.7),(13.0&;#177;5.8),(20.30&;#177;4.6)mm^2;P〈0.01]。第5天,艾溃灵合剂20g/kg剂量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3.9&;#177;5.6),(12.2&;#177;6.2)mm^2;P〈0.01],艾溃灵合剂10,5g/kg剂量组,口炎清颗粒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1&;#177;3.0),(7.0&;#177;3.6),(6.3&;#177;3.3)mm^2;P〈0.05]。②用药第3天,艾溃灵合剂20,10g/kg剂量组和口炎清颗粒组均可显著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1);用药第5天,20g/kg剂量艾溃灵合剂组可显著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1),艾溃灵合剂10g/h剂量组和口炎清组可明显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5),艾溃灵合剂20g/kg剂量组口腔溃疡程度较口炎清组减轻(P〈0.05)。③艾溃灵合剂20,10g/kg剂量组和口炎清颗粒组口腔溃疡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减轻(P〈0.01),艾溃灵合剂5g/kg剂量组仅有减轻口腔溃疡病理变化的趋势。 结论:艾溃灵合剂可显著减轻豚鼠口腔溃疡症状,明显促进豚鼠口腔溃疡的恢复。20g/kg艾溃灵合剂效果优于口炎清颗粒。  相似文献   

5.
灵蒲合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灵蒲合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5例CAS患者随机分为灵蒲合剂治疗组(53例)和西药对照组(52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血脂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颈动脉内膜斑块体积明显缩小,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除血脂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叽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4%比65.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灵蒲合剂治疗CAS合并斑块疗效好、症状恢复快,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CAS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治疗组34例和利培酮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12w末,氯氮平组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比利培酮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治疗第8、12w末副反应量表评定总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骨衰丸治疗肝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1998-09/2002-0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00例。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口服抗骨衰丸(组方:杜仲、鹿角霜、枸杞、当归、补骨脂、续断、狗脊、自然铜等,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蜜丸,每5丸含原药材3g),10丸/次,3次/d。连续服用6月。对照组50例口服骨愈灵胶囊[由骨碎补、五加皮等组成],5粒/次,3次/d。2组均以治疗6月为1疗程。②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判定主、次症分级加权量化计分(腰脊疼痛,酸软少力,不能持重,目眩)改善情况;测定桡骨和尺骨的密度;测定血清雌二醇及睾酮。③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0%,42.0%,P〈0.01)。②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骨密度值(P〈0.01);但观察组骨密度(骨密度/骨横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桡骨:0.074&;#177;0ml,0.041&;#177;0.008;尺骨:0.072&;#177;0.012,0.039&;#177;0.010,P〈0.01]。③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睾酮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①抗骨衰丸能促进肝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性激素分泌,提高骨硫物质含量。②抗骨衰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性腺轴、升高性激素水平、提高骨密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碟吟(MTX)治疗榆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米非司酮口服加MTX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阴道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61.8%,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8w。采用潘氏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w末两组潘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4w末起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组间潘氏量表评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w末起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对照组较研究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表现存有异同。结论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经济,疗效虽然稍逊于利培酮,但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MTX、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确诊输卵管妊娠147例,月经周期规则,年龄21—42岁,停经时间31~68d,血β—HCG〈3000U/L。单次静脉注射MTX75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两次,连续3d。监测治疗过程中血β-HCG、附件包块大小临床症状。结果147例患者接受治疗,成功率79.59%,其中在停经50d内,疗效显著,停经超过60d者疗效最差,P〈0.01;在血β-HCG〈2000U/L中,成功率分别为91.89%、83.33%,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β—HCG2000—3000U/L的病例,其疗效明显下降,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48h血β-HCG下降速度〉30%者,疗效最佳,与下降10~30%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降〈10%者,疗效最差,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不同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TT、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为79.59%,停经时间、血β-HCG值及其下降程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不同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对疗效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片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5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按3:2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5例口服丹参片及消咳喘片;对照组50例口服消咳喘片,所有病人治疗前后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率为97.33%,对照组临床总疗效率为72.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gA、IgM、IgC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两组间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5,P〈0.01)。结论:丹参片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5例脑卒中并发抑郁和105例无并发者5年复发率、肺部感染、病死率、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5年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年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较显著(P〈O.01),两组5年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生存者出院时NDS、AD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年后抑郁组较对照组生存者NDS、ADL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但较无并发者5年复发、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增加,而且生存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组,一组为强化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121服。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强化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更加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现代电抽搐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均伴有冲动激越行为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MECT治疗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两组PANSS总分、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t=3.223-8.920,P〈0.05);治疗8周末,A组PANSS量表总分较B组明显下降(t=2.672,P〈0.05),TES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6.087,P〈0.05)。结论MECT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均获得很好疗效,MECT更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I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治疗,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评定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激越行为,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奥氮平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喹硫平组(P〈0.05);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3.3%,喹硫平组分别为63.3%、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疗效均显著,安全性高,但奥氮平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样剂量巴曲酶降纤条件下,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巴曲酶用量相同:首剂10BU,第3d、第5d各5BU+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治疗组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睡前口服,降纤当日停服,7d后改为100mg/d维持。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睡前口服,降纤当日停服,剂量不变。3周后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6.0%,两组临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相同的降纤条件下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300mg/d疗效优于100mg/d。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国产卡托普利和合资卡托普利(开博通)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抗凋亡作用及疗效性价比。方法随机对照将63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32例)和开博通组(31例),分别给予卡托普利1片(25mg),每日3次;开博通1片(12.5mg),每日3次。服药2周后若患者坐位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两组加服吲达帕胺1.25~2.5mg,每日1次,继续治疗6周。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8周的血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凋亡促进因子可溶性Fas/Apo-1血浆浓度、血肌苷、电解质和血糖的变化;计算两组治疗8周的人均费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压较前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组间无差异;细胞凋亡促进因子可溶性Fas/Apo-1的血浆浓度两组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的人均费用卡托普利明显低于开博通(P〈0.001)。结论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同开博通,降压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卡托普利治疗8周的人均费用仅为开博通的9.5%,费用明显低廉。卡托普利联合利尿剂的疗效性价比是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对16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年、〉2年)将患者分为5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评定患肢的运动功能、ADL能力及步行能力。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3个月组和3—6个月组的患者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均有显著提高(P〈0.05);6-12个月组的患者除步行能力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1-2年组的患者其上肢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其余功能均无提高;而〉2年组的患者只有ADL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康复的患者。康复医师应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YMDD变异株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4例)和治疗组(B组、34例),对照组继续予拉米夫定100ms/a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ADVIOmg/dVI服治疗,疗程6月。检测肝、肾功能、HBVDNA,HB—sAg,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B组在第6月时,ALT、HBVDNA水平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ALT复常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ADV联合LMV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的变化。以BPRS评分的减分率为评定疗效标准,于治疗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2,4,6,8周末进行药物副反应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2,4,6,8周末两组的BPRS评分均逐渐下降,两组间评分比较,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第4周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为74%,有效率为87%。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副反应发生率,奥氮平组出现副反应11例(48%),利培酮组14例(61%),两组比较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显著高于奥氮平组(P〈o.01),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副反应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利培酮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疗效相当,总的副反应发生率相近。利培酮锥体外系症状(EPS)突出,奥氮平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及体重增加明显。因此,在选择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躯体状况、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来选择药物,优化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