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与肝纤维化的联系。方法用40%CCl41ml/kg体重皮下注射,2次/周,共14周诱发SD大鼠肝纤维化,分别于1,2,3,5,7,10和1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PE、磷酸二酯酶Ⅰ(PDEⅠ)、单胺氧化酶(MAO)、结合甘胆酸(CG)、β2_微球蛋白(β2_MG)、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结果血清PE、PDEⅠ和CG于染毒后逐渐升高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相关,AKP和GPT也升高,但呈不规则变化。MAO,β2-MG,HA和PCⅢ无变化。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增加,其它指标无变化。结论血清PE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作诊断肝硬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和前列腺素E1联合溶解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静脉内联用尿激酶(UK)和前列腺素E1(PGE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溶栓效果。方法:将89例经静脉造影确诊为DVT患者分为联合溶栓组[UK+PGE1n=51,第1组(病程<2周):先静脉注射UK10万IU,接着静脉滴注UK(3万IU/h)及PGE1(100μg/d)持续2~3天,之后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5~7天,再服用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为基础对照的1.5~2.0倍)3~6个月;第2组(病程>2周):静脉注射UK10万IU后,静脉滴注UK20万IU及PGE1100μg,每日1次,连用7~10天,再服华法林3~6个月]和常规治疗组(肝素,n=38,剂量同上)。以血管造影为标准判断溶栓效果。结果:联合溶栓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其疗效与病程长短关系密切,病程小于2个月者疗效显著(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内联用UK和PGE1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肝脏的表达.方法实验大鼠分肝硬变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肝硬变组采用复合因子制作出肝硬变动物病理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研究了bFGF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同时还通过结蛋白(Desmin,DM),ED1的免疫组化变化,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储脂细胞和肝枯否细胞增生情况.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发展,DM,ED1和bFGF阳性细胞在肝窦,坏死区和纤维间隔逐渐增多,bFGF阳性细胞主要是在那些DM阳性细胞和ED1阳性细胞中表达,定量分析,各组均高于正常组,以6周组最高,ED1阳性细胞与bFGF和DM阳性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r=0977和r=0989,P<005),bFGF阳性细胞和DM阳性细胞的变化也成正相关关系(r=0997,P<005).结论在肝纤维化发生时由于肝枯否细胞和储脂细胞的增生及二者表达bFGF增加,再通过bFG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进一步造成储脂细胞的增生和ECM的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血压正常、多次尿蛋白定性阴性、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UAE)<60μg/min、无眼底病变的29例早期NIDDM患者,测定了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肾滤过分数(FF)、尿6-keto-PGF1α及TXB2的变化。发现早期NIDDM患者GFR、FF增高,同时尿6-keto-PGF1α也明显增加,而ERPF、尿TXB2无明显变化,提示NIDDM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前列腺素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月见草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月见草油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经内镜确诊为DU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服用月见草油15g,4次/d,对照组服用西味替丁200mg,4次/d,两组均为4周1疗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各做胃镜1次,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同时,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内的PGE2含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均较服药前明显减轻(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溃疡愈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为766%和866%,对照组分别为700%和8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血浆PG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于治疗前后的血浆PGE2水平却有显著性差异(945ng/L±37ng/L→1723ng/L±57ng/L,P<005).结论月见草对DU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用于治疗DU.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NF54(3D7)株配子体蛋白抽提液及我国云南现场采集的恶性疟原虫细胞骨架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IFA法筛选出8株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McAb杂交瘤细胞株。经免疫球蛋白类别鉴定,6株为IgG1(M2A10C9、M2C1B8、M4C7B10、M4G12C1、M5B7E6和M6E1G11),2株为IgM(M4D7F7和M6F4D6)。其中3株McAbs(M4C7B10、M4D7F7和M6E1G11)的靶抗原定位于配子体以及大滋养体和裂殖体期无性体原虫;其余5株仅定位于配子体。经Western印迹试验,McAb所识别的蛋白区带各异(16-120kD),与已发现的有性期特异性抗原相比较,32kD抗原国内外尚未报道。各株McAb与猴疟(P.cynomolgi)红内期、鸡疟(P.galinaceum)子孢子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RIA法、分光光度法、Masson氏及Gomori氏染色技术,分组对照观察了软肝合剂和秋水仙碱对四氯化碳中毒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软肝合剂组大风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脂质过氧化物均较秋水仙碱组显著下降( P<0. 05);软肝合剂组大鼠血清 PCⅢ含量非常显著地低于秋水仙碱组( P <0.01);病理改变软肝合剂组显著较秋水仙碱组和模型对照组减轻( P <0.05) ;网状纤维增生程度,软肝合剂组大鼠显著较秋水仙碱组轻( P <0. 05);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软肝合剂组和秋水仙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5)。提示软肝合剂具有较秋水仙碱强的预防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防己甲素及维拉帕米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及维拉帕米(Ver)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和图像分析法检测Tet及Ver对3T6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et及Ver可使3T6细胞G1期或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1);Tet(15,20μg)使细胞RNA含量显著下降(P<001);Ver(10,20μg)使细胞DNA含量显著降低(P<001);Tet(15,20μg)和Ver(5,10μg)均使细胞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Tet及Ver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10%D-半乳糖胺(D-Ga1N)0.6g/kg及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LPS)0.1mg/kg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分别于给D-GalN前20分钟及后6小时、11小时,精氨酸(Ars)组给子L-Arg0.5g/kg腹腔注射;Arg一硝基精氨酸甲酯(NAME)组给予L-Arg0.5g/kg加L一NAME50mg/kg;NAME组给予L-NAME10mg/kg;地塞米松(Dex)…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测定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的噬菌体展示肽基因序列,研究合成多肽抗原的血吸虫病诊断价值.方法扩增目的噬菌体,制备和纯化噬菌体DNA,对目的噬菌体中外源性肽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演绎氨基酸序列分析.根据血清反应强度和演绎氨基酸序列选择2个噬菌体的展示肽段进行人工多肽合成.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建立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愈后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该合成抗原的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结果测定了14个噬菌体展示外源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6个噬茵体的外源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8个噬菌体展示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分析演绎氨基酸序列,发现1个噬菌体展示肽中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GVK)残基与血吸虫23 kDa分子氨基酸残基相同.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2.3%和91.1%,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7.5%,检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5.5%.检测治愈后0.5年的同一病人血清,阴转率为55.3%,治愈后1年的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的阴转率为63.2%.结论 9个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噬菌体展示表位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并证明了合成多肽抗原有较好的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相似文献   

19.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研究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变化率,对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48例绝经前妇女、48例绝经后妇女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观察其变化率。12名绝经后妇女,每两个月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共观察一年。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抗吸收治疗后.大部分骨代谢指标明显降低,血清骨形成指标比尿骨吸收指标长期个体内的变异要小。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加快,部分血清骨代谢指标优于尿骨代谢指标,尤以血清骨形成指标N—mid骨钙素和血清骨吸收指标CTX为优。  相似文献   

20.
Measurable evolution occurs in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Drosophila under strong natural selection. The rate of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opulations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creased by radi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nonirradiate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