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灵枢·经脉》篇关于十二经病候的原文中,每经都有“是动则病……。”“是主某所生病者……。”这样两组症候群,简称“是动”“所生”病候。也有称之“是动,所生病”。关于“是动则病……。”“是主某所生病者……。”的含义,历代注家作过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脉都有“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的记载。这是祖国医学对十二经脉病候的最早认识之一。历代医  相似文献   

3.
从《阴阳十一脉灸经》论“是动,所生”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京生 《中医杂志》1992,33(12):8-10
作者通过对马王堆医学帛书与《灵枢》的比较研究发现,《灵枢·经脉》中各脉病候的“是动”“所生”之分,并非是一种病证分类方法,而是对源于不同医籍的经脉病候的不同记述形式,本质上是古人对经脉主病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4.
痕迹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痕迹辨陶广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大大推动了有关“经脉”发展史的研究,也解决了《灵枢·经脉》篇提出的、后世医家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的“是动”病和“所生”病的千...  相似文献   

5.
“是主所生病”的雏形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经脉》,该书称为“主治其所产病”。至《灵枢·经脉》篇始称“是主适生病”。对其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见仁见智。本人复习有关文献,对“是主所生病”的含义略作探讨。历代医家对“是动则病”与是主×所生病的解释,由于受《难经》“气血先后病”论的影响,其真正含义没有得到阐明。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经脉》中亦称“是动则病”,而“是主所生病”则称“主治其所产病”,与《灵枢·经脉》篇  相似文献   

6.
《灵枢·经脉》篇在详述十二经的每经循行路线后,以“是动”“所生”为体例,又详述每经病候现象,这一独有的病候与经络循行路线息息相关。然而,对“是动”“所生”两组病候的认识,从古至今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结合现代经络现象的研究,提出个人的认识。一、各家之说 (1)病变部位说:《难经》认为“是动”病在气,“所生”病在血,“…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雍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张隐庵以脏腑经络和病因来分“是动”和  相似文献   

7.
胸痹心痛一症,首见于《内经》,如《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又《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金匮要略》在  相似文献   

8.
《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病有“是动”、“所生”之分,其含义历代医家争论颇多。有以气、血分者;有以本经、他经分者;有以脏腑分者;有以病因内、外分者。众说纷纭,都只能说明其中某一方面的病候,不足以概括其全部病候。我们认为,根据《内经》原旨,“是动病”为正经自病,“所生病”为五邪所伤。理由如下:考《灵枢·经脉篇》,“是动病”主要症候为十二经循行部位肿、痛、厥证。“所生病”主要症候为十二经循行部位肿痛、该经联系脏腑病证,以及该经络脉之病证。对其病因病机,《素问·脉解篇》、《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厥论》、《素问·举痛论》等有详细解释。概括地说,“是动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络病新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疾病的发生 ,多自浅及深、由气入血 ,无论外感内伤一般多有这种规律可循 ,故《灵枢·经脉》论经络病有“是动”病和“所生”病之说。《难经》阐述其义 ,明确指出 ,“是动”病为气先病 ,“所生”病是血后病 ,气先病为气滞而不行 ,血后病为血壅而不濡 ,说明其由气病发展为血病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经脉》篇中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其病候。每一经的病候又分为“是动”和“所生”两组病症。但是何谓“是动”?何谓“所生”?并未做具体说明。后世医家,对“是动”、“所生病”作了注释,然众说不一,兹仅就经文提出个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见于《灵枢·经脉》篇中,历代医家对它作了多种解释,各执已见,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通过学习,认为仍有重新商榷的必要。历代医家的注释概要《灵枢·经脉篇》在十二经中均有“是动、所生病”之论述,《难经》最早为它注释:“……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由于十二经病候十分复杂,气证、血证在“是动”与“所生病”中前后交错,《难经》的上述注文非但未中的,并使后世医家跟踵而入不得返悟,不少人以气在外(为先),血在内(为后)作依据为《灵枢·经脉篇》注文。如唐·杨玄操曰:“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为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明·张世贤曰:“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邪由外入,先气而后血”。清·张志聪亦曰:“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以上诸论,源于《难经》出自一辄,大同小异。均未能符合经旨本意。如:徐灵胎曰:“此就  相似文献   

12.
经络病候初探——关于是动、所生病候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病候是针灸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经络循行内容共同构成了经络学说的理论核心,《灵枢·经脉》篇中有详细论述。对经络病候的认识,特别是对“是动”、“所生”两组病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是动”与“所生病”载于《灵枢经脉篇》,是以十二经脉为主的症候分类,历代医家曾有多种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主张“是动”光动于气,病在阳,“所生病”始生于血,病在阴,如《难经》及其注家杨康候、李駉等;一是主张“是动”为经络变动所致,“所生病”为脏腑所生之病,如张隐庵、薛生白等。笔者在临床实习中对“是动”、“所生病”的体会提出讨论如下。病例介绍一、蔡娥官,男,病已四月,初起塞热交作,肌肤微黄,继则右胁疼痛,腹部胀满,口苦不食,喜作太息,面色晦暗,小溲色黄,四肢沉重,苦于转侧,  相似文献   

14.
概述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病,俗称吊线风或歪咀风。在古代医籍里即有口眼斜病的记载。《灵枢·经脉篇》说“足阳明之脉……生病……口。”《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金匮要略》说“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  相似文献   

15.
关于《灵枢·经脉》中“是动、所生病”的解释,长时期来,众说纷纭。故不揣谫陋,试作新解。一、对历代注家几种解释的分析纵观历代注家对“是动、所生病”的解释,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气血先后说《难经·二十二难》:“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这是对“是动、所生病”的最早解释,但与经旨多有未合。查《灵枢》原文,只说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分明气血都属于“所生病”,并不包括“是动”在内;而且分别为三焦、胃两脉之所主。与他经无涉;至于先后之说,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的六经学说是对《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发展。在《内经》中记述和运用三阴三阳者大约有四个方面。一是经络之三阴三阳,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系论十二经脉的循行及“是动”、“所生”病候,乃依据经脉循行人体的阴阳部位和所属脏腑属性而定。二是气化之三阴三阳,主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三是用以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合、枢等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的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理论分述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及推测预后等。四是热病的三阴三阳,主要对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辨少阴病》篇说:“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山者,苦酒汤主之。” 按:《灵枢·经脉》篇说:“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肾少阴经脉动为病邪所侵,致咽部今之所谓滤泡增多增大,而为“咽中伤”者,即“咽中生创”也。古代无“疮”字,止作“创”。  相似文献   

18.
1973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一批帛书,其中有两篇经脉学专著,整理小组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据考证,其成书年代均早于《内经》。其内容与《内经》的《灵枢·经脉》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重要的是,从中可看出经脉病候“是动、所生  相似文献   

19.
坐骨神经痛属于痹证、腰腿痛、伤筋等病症。《灵枢·经脉篇》载“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背痛,腰似折,髀不可曲,腘如结,腨(踹)如裂,是为踝厥”,“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经、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指出了腰腿及腰股牵连作痛的症状,并说明这是足太阳、足少阳经脉的病症,就其部位来讲与坐骨神经痛的放射路线很相似。因此,临床针灸将疼痛沿下肢后侧放射称之足太阳型;沿下肢外侧放射,称之足少阳型。  相似文献   

20.
贾润苗 《河南中医》2009,(5):419-419
《灵枢·经脉篇》日:“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篇》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说明经脉是人体生命活动之通道,疾病活动之处方,具有决定死生之作用,其根本“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