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取样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就诊的有干眼症状患者150例300眼,将泪液检测滤纸条随机先后放入双下睑结膜囊中外1/3和双下睑结膜囊中内1/3,5min取出滤纸条,并记录泪液浸湿的长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部位泪液浸湿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下睑结膜囊中外1/3和中内1/3的泪液检测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氟康唑原位胶化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比较氟康唑滴眼液及其原位胶化滴眼液在兔眼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两种制剂滴眼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的兔眼结膜囊内泪液和房水中氟康唑浓度,药动学参数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得。结果 用药后180 min内,原位胶化组各时间点结膜囊内泪液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一般滴眼液组。原位胶化组的房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消除半衰期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延迟,但达峰浓度与一般滴眼液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氟康唑原位胶化滴眼液可明显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眼药在结膜囊内滞留浓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眼药在结膜囊内滞留浓度及临床意义钟力煌(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518001)一般抗菌眼药滴入结膜囊后,浓度往往迅速降低到有效浓度以下。若在制剂中加入高分子物质,增加药物粘度,延长其在结膜囊内存留时间,可延长疗效。这一新发现对氟喹诺酮类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IgM抗体俘获型ELISA(MACELIS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干燥滤纸条上血液洗脱液中乙型脑炎特异性IgM的结果作了比较。研究对象为1983年由泰国省级医院诊断为急性乙型脑炎的病人243例,收集其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样,用滤纸条浸透,室温干燥后待检。HI试验前,将滤纸条洗脱至0.6ml含12.5%酸洗白陶土的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按Clarke等改良的微量滴定板法作HI.阳性标准为(1)恢复期血清滴度较急性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的影响。方法检测3种不同的滤纸条(Whatman#1、Periopaper、国产滤纸)对血浆中t-PA酶活性的洗脱率,及观察收集血浆样本的Periopaper滤纸条在两种不同处理方法 (洗脱、非洗脱)、不同温度(-20℃、-80℃)、不同时间(1、2、4、12周)t-PA酶活性的保持情况。结果 3种滤纸条中,Periopaper对t-PA活性的洗脱率最高,Whatman#1次之,国产滤纸最差;在未洗脱状态下,-20℃和-80℃保存12周,t-PA活性几乎不受影响,而洗脱状态对t-PA活性影响较大。结论 Perio paper是理想的收集t-PA活性的滤纸条,未经洗脱并在-80℃状态下保存时t-PA活性能稳定保持3个月。  相似文献   

6.
玻璃酸钠在氯霉素滴眼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SH)在氯霉素滴眼液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实验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和含SH的氯霉素滴眼液的运动黏度。给家兔的2只眼结膜囊内分别滴入氯霉素滴眼液和含SH的氯霉素滴眼液各50μL,采集泪液测定药物浓度,对2种滴眼液做家兔眼刺激实验。结果含SH的氯霉素滴眼液比氯霉素滴眼液的运动黏度大,对眼部不引起刺激性,可以延长药物在泪液中的滞留时间。结论SH能增加氯霉素滴眼液的黏度,延长药物在泪液中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7.
泪液分泌功能的测定报道较多,但对泪液pH值测定报道尚少。笔者从1991年3月1日~6月15日,为探讨正常眼泪液的分泌功能和pH值,泪液与外眼病的关系,对200只正常眼及300只外眼病眼的泪液进行了测定。测定方法:采用中国江苏杨中化剂厂产pH1~14广范试纸。剪成长约1.5cm,宽约5mm小纸条。将一端轻轻放入眼内下穹窿部。轻闭眼一分钟,取下试纸。测量试纸被泪液浸湿的长度及pH值.测定结果:正常眼泪液的pH值为6.5~7,分泌量一分钟浸湿试纸>7mm。双眼分泌量及pH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自行发现其右眼内有白色线状虫体10d来我院就诊。体检:身体状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右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水肿及分泌物等,上眼睑穹窿部有一白色线状虫体附着,沿上穹窿部左右移动。角膜透明,余未见异常。治疗方法: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分开上下眼睑,于上方结膜囊内取出一条白色线状,长约13~15mm,粗约0.2mm的虫体,将其放置于90%酒精中固定送病原生物学室进行显微镜下检查及寄生虫压片,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成虫”。故诊断明确:右眼结膜吸吮线虫病。随访患者3个月,未见结膜囊内有新生虫体。  相似文献   

9.
泪液中药物浓度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药物浓度检测在药物研发进程中的作用,对人泪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滴入眼内的药物瞬间便被泪液所稀释,其中主要透过角膜向眼球内移行。另一方面,由于扩散到泪液中的药物以极快的速度从结膜囊  相似文献   

11.
浅谈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移植术后发生干眼症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移植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原因,以减少此并发症。方法对我院37例翼状胬肉患者(37只眼)行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前、后四周分别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分泌试验长度减少与手术次数有关,与巩膜暴露面大小、植片大小薄厚及取植片位置均有关。结论如果术中切除鼻侧球结膜范围较大、结膜植片太大、位置靠近穹窿或太深,均可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分泌试验长度减少,容易发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12.
汪洪杰 《淮海医药》1997,15(2):53-53
泪液存在于结膜囊中,主要由泪腺、副泪腺分泌而成.受泪液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所分泌的泪液称基础泪液。当外界刺激和精神刺激时三叉神经与视神经从泪腺进行分泌称反射性分泌。泪液促进眼球的运动并润滑角膜和结膜形成角膜表面10um厚度的泪液层。泪液的多少与其成份的变化和很多眼科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眼用给药系统方面,无论是药物吸收机理的研究,还是新剂型的开发都有很大的进展。研究发现,某些药物通过眼局部给药也可达到全身性用药的目的。一、眼用药物的吸收机理由于眼内存在着血-房水屏障,局部给药在治疗角膜、结膜等表浅组织疾病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一般认为药物滴(涂)入结膜囊内后,主要通过角膜和结膜两条途径吸收。近来研究表明,有些药物可通过角膜上皮细胞间隙即所谓的细胞旁路(Paracellular pathWay)吸收,例如菊糖和色甘酸钠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品标准》1993,(3):142-142
本品含盐酸倍他司汀(C8H12N2·2HCl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鉴別](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倍他司汀l0mg),加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1滴,5%碳酸钠溶液2滴,混匀,放入滤纸一条,备用。另取试管一支,加硫酸氢钾约0.5g,甘油1~2滴,管ロ放上述滤纸,小心直接加热,滤纸条应显蓝色,取滤纸条,加2%氢氧化钠溶液数滴,即显红色。  相似文献   

15.
刘翔 《家庭医药》2004,(11):43-43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水汪汪的眼睛最能打动人。眼睛中的“水”,通常是眼睛的腺体不断产生和分泌的泪液,通过眨眼时,把泪液均匀涂布在角结膜表面,从而形成一层泪膜。它有湿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能维持眼球的正常功能。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泪液产生减少或蒸发过快,使之不能正常湿润角、结膜组织,眼睛因缺水而干燥,引起病理损害和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同离子效应对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片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释放度测定Ⅱ法(USP28版), 应用不同pH值、不同氯离子浓度的释放介质,考察药物累积释放度,得出其释放曲线,并结合不同介质的性质进行比较。结果: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片在不同pH的介质中释放速率基本相同,而在不同氯离子浓度的介质中释放速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由于同离子效应,释放介质及片芯中的氯离子对盐酸普萘洛尔从渗透泵片中的释放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玻璃酸钠在眼用溶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眼局部给药治疗眼病,虽针对性强、全身毒副作用小,但因结膜囊内的体积小及泪液的稀释作用,使药物存留量小,作用时间短,限制了药效的发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如纤维素的衍生物、聚丙烯酸(PAA)、聚乙烯醇(PVA)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增加滴眼液的黏度,可延长药液在眼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疗效.然而合成高分子物质的溶液多为牛顿流体,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黏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使眼睑不易眨动,且对眼睛有刺激作用[1].  相似文献   

18.
麻疹是人及灵长类动物共患疾病。在检测麻疹病毒抗体时血凝抑制(HI)试验最为常用,但HI试验的敏感性不及酶免疫测定。点免疫结合试验(DIA)是一种改良的酶免疫检测法,操作简便,不需实验室设备,在野外或办公室即可进行。本文报道了应用HI试验及DIA对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血清和全血进行对比测定的结果。试验用血清样品按常法取得,而全血样品用滤纸片在刺破的手指上采集。样品可直接用于DIA或干燥后置4℃备用。用于DIA的血清不稀释,也可按比例稀释,将滤纸条浸入血清或稀释的血清中,小心取出含血清的纸条,干燥后直接放在硝酸纤维膜上使之变湿。如果用全血滴定,则将两片纸条放入0.5ml磷酸缓冲液中置4℃过夜备用。  相似文献   

19.
盐酸普鲁卡因经皮离子导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盐酸普鲁卡因的离子导入与电流强度、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的电流强度、不同的药物浓度的离子导入增渗倍数(ER)。结果:固定药物浓度,电流强度为0.1,0.2和0.3mA时的ER值分别为68.99和127。固定电流强度0.2mA,药物浓度为0.0151,0.0304和0.0605g/100ml时的ER值分别为95,99和98,结论:离子导入可以显著提高药物渗透速率,增渗倍数(ER)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角结膜干燥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泪液乳铁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角结膜干燥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tid,每次1滴。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环孢霉素滴眼液治疗,tid,每次1滴。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乳铁蛋白、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乳铁蛋白分别为(1.72±0.22)和(1.57±0.18)g·L-1,SIT分别为(13.60±1.90)mm/5 min和(11.65±1.18)mm/5 min,BUT分别为(8.86±1.22)和(7.59±1.11)s,FS评分分别为(0.87±0.10)和(1.43±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结膜轻度充血3例,眼部刺激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例/40例);对照组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例/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霉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效果较好,能够增加泪液乳铁蛋白水平,改善泪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