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成都地区骨峰值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骨峰值(PBM)的基本情况,为骨质疏松(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地区20~4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368名,进行了腰椎(L2-4)正位和髋部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测量。结果20~49岁人群的BMD相对稳定,男性腰椎骨峰值见于20~29岁,值为1.075±0.114(g/cm^2);女性见于30~39岁,值为1.106±0.113(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R)是否能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量,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1月龄Wistar雌性健康大鼠36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CON)、淫羊藿苷组(icariin,ICA,阳性对照)和葛根素组(puerarin,PR)。ICA组灌胃淫羊藿苷25 mg/(kg·d),PR组灌胃葛根素15.4 mg/(kg·d),CON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待各组间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后(两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进行重要脏器的器官指数计算,采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椎骨和股骨离体骨密度、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以及VG染色进行骨形态计量学的检测。结果在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间主要脏器肺、肾、子宫等的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病理学观察也未见异常改变;骨密度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前,CON组、ICA组和PR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灌胃4 w时,与CON组比较,ICA组和PR组大鼠全身骨密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灌胃8 w时ICA组和PR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股骨离体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均0.01),椎骨离体骨密度显著升高(P均0.05);生物力学结果: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大鼠股骨和椎骨的最大载荷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弹性模量值也均显著升高(P均0.05);骨形态计量学VG染色结果分析: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股骨中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和骨体积/组织体积(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显著下降(P0.01)。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与CON组比较,ICA组和PR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值显著升高(P均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葛根素能显著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密度和骨质量,增强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性能,改变骨形态计量学,其可能机制是具有提高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活性。  相似文献   

3.
峰值骨量及影响因素在骨质疏松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必须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峰值骨量正常值,并应考虑到对峰值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采用SPA和DEXA,测定了中国36879人群的挠骨、尺骨中远1/3部位的骨矿密度(BMD)及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BMD。通过其中所测10975人群上述部位的结果建立了峰值骨量的正常值,峰值骨量的年龄段是在20~39岁。本文在讨论中与国内外不同作者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影响峰值骨量的各种因素,以便在诊断骨质疏松时恰当使用峰值骨正常值。  相似文献   

4.
体重、身高对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体重 (W)、身高 (H)对成都地区青壮年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研究 ,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中合理应用骨量参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 2 0~ 39岁 2 37名(男 1 0 8名 ,女 1 2 9名 )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疾病 ,骨代谢疾病及脊椎畸形者。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 (DXA)测定全部受试者腰椎 (L1 L4 )正位骨密度 (BMD)、面积 (Area)、骨矿含量 (BMC)及腰椎形态 (横径及高径 )。结果 男性L2 4 BMC、L2 4 Area及L2 4 Area/H均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L2 4BMD、L2 4 BMC/W、L2 4 Area/W、L2 4 BMC/H男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L2 4 BMD/W、L2 4 BMD/H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5)。由L1 至L4 腰椎的横断面积逐渐增大 ,横径 >高径 ,男性腰椎横径及高径均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横径更明显。横径 /W、高径 /H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高径/W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横径 /H则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结论 L2 4 BMC较L2 4 BMD更好反映体重、身高及骨几何尺寸的变化 ,体重主要影响腰椎横径 ,身高主要影响腰椎高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量减少(Osteopenia)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病率的变化规律,为防治O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住广州市内及郊区农村20年以上的40岁以上人群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样本共1160人,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后,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测试受试者L2-4和髋部的骨密度(BMD),然后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40岁组女性L2-4及Ward‘s区BMD高于男性,该组骨量减少患病率男女性都超过样本数的1/3,50岁以男性高于女性,男性70岁组L2-4下降才明显,女性L2-4及髋部BMD从50岁起加速下降,L2-4BMD70岁以后减慢,男性60岁以后髋部BMD下降明显,不论男、女性髋部BMD下降直到80岁以上都较显著,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50岁组起变化开始明显,60岁组OP患病率85%,并一起以重度OP占多数,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在70岁组起OP患病率显著上升,结论: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量减少及OP患病率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区近似,老年女性以重度OP占多数,50岁以上男性OP患病率达到30%,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 BMD)的峰值骨量和标准差值,为开展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及骨质疏松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韩国产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 EXA-3000)对晋城地区1400例21~55岁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左侧前臂骨密度测定,进行非优势侧(左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BMD值测定,并分析其年龄分布,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的峰值骨量和标准差值。骨质疏松的骨量诊断以骨量峰值的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建立,均数的计算采用三次方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可采用均数±标准差( xˉ±s)的形式表示。40岁以前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且各年龄段BM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以后男、女性前臂骨的BMD值开始下降,且50岁以后下降明显( P<0.05)。男、女性前臂骨的骨量峰值均出现在41~45岁年龄段。男、女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骨量峰值及标准差分别为(0.5682±0.0647)g/cm2、(0.4209±0.0689)g/cm2。结论建立了晋城地区健康人群男、女性前臂骨的骨量峰值和标准差,为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并开展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尤其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中轴骨测量或进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使用NORLAND骨密度仪比较不同人种峰值骨量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人种的峰值骨量(PBM)差异。方法收集在西文SCI和中文NSTL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使用NORLANDDXA骨密度仪测量的欧美白种人和亚洲黄种人的PBM值,按不同性别和测量部位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欧美白种人和亚洲黄种人在腰椎、股骨颈以及股骨粗隆的PBM值差异较大,其中女性白种人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脊柱PBM要分别比女性黄种人高17.1%、17.8%和5.6%,男性白种人脊柱PBM要比男性黄种人高9.6%,而女性桡骨PBM值在不同人种中的差别不大。结论欧美白种人和亚洲黄种人不同部位PBM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力学负荷对峰值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人的运动器官含骨量的多少与外力有关。本实验研究了重力、肌力对骨量的影响。方法 排除了继发性骨质疏松,用DXA对男56例、女55例受试测量全身骨量,收集BMC、BMD、体重、瘦体重指标。结果 发现全身体重和瘦体重与BMC呈密切相关,与BMD的相关较弱。女性的相关强于男性,男女相同体重配对后,男性的BMC、瘦体重、握力分别大于女性3.5%、27.8%、44%。这可能是男性力学性能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而且男性体重每大于女性1kg其BMC较女性增加0.020kg;男性瘦体重每大于女性1kg其BMC较女性增加0.008kg;体重和肌力都是决定BMC的因素,体重可能是决定BMC的重要外力。结论 应该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诊断中如何发挥骨力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女性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峰值骨量和标准差值,并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为周围型DEXA测定开展OP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上海市区365例21~59岁社区女性健康志愿者,采用美国NORLAND-Stratec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pDEXA)测量了非优势侧(左侧)前臂远端桡骨和尺骨(Distal radius and ulna, Dist. R+U)、近端桡骨和尺骨(Proximal radius and ulna, Prox. R+U)和近端桡骨(Proximal radius, Prox. R)的BMD值,并分析了其年龄分布,建立了女性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峰值骨量和标准差值.同时,以问卷调查了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前臂骨各部位的BMD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可以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OP的骨量诊断标准也可以用骨量峰值的算术均数降低标准差的形式建立.45岁以前女性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BMD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但不同年龄段BMD值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45岁以后BMD值明显下降.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骨量峰值均出现在40~44岁年龄段,前臂远端桡+尺骨(Dist. R+U)、近端桡+尺骨(Prox. R+U)和近端桡骨(Prox. R)的骨量峰值及标准差分别为(0.3717±0.0423) g/cm~2、(0.7958±0.0771) g/cm~2和(0.7802±0.0671) g/cm~2.此外,体重和怀孕次数对峰值骨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体重过轻和怀孕次数过多均不利于峰值骨量的形成.结论 建立女性前臂骨不同部位的骨量峰值和标准差,可为周围型DEXA测定开展OP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尤其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开展中轴骨测量或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0.
产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产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明确年龄、身高、体重、身体指数和月经复潮时间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24名健康产妇(21-35岁)在产后6个月内进行了追踪观察。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EXA)分别在产后3-5d,4月初和7月初测量了腰椎正、侧位和股骨颈BMD,同时检测了血清骨钙素,ICTP,雌二醇(放射免疫方法)及血钙、磷浓度。20名非产妇的BMD值作为对照。结果 哺乳妇女腰椎正位和股骨颈BMD在产后4月初和7月初比产后3-5d升高显著(P<0.05),腰椎侧位BMD在产后7月初比产后4月初和产后3-5d明显升高(P<0.01),产后6个月内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均升高到非产妇组水平;血清骨钙素在产后4月初和7月初比产后3-5d有明显升高(P<0.01),而ICTP却有明显降低(P<0.01);血钙在产后3个月内升高明显(P<0.01),而血磷在产后6个月内无明显变化,但两者都在正常范围;月经复潮时间对骨量增加有负性影响,而年龄、身高、体重及身体指数对骨量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产后6个月内哺乳妇女的骨量持续增加,达到非产妇组水平;骨转换增快,骨形成超过骨吸收;产后停经时间的延长不利于产后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居民骨密度值 (BMD)及骨质疏松 (OP)患病率的影响 ,为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卢湾区 30~ 86岁健康人群中抽取5 98例为研究对象 ,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要求干预组居民平时适当运动、合理营养 ,多食含钙、含VitD较高的食物等 ,干预时间为 3年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两组居民均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L2 4和髋部的BMD ,然后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 结果干预组和未干预组骨量峰值 (PBM)均出现在 30~ 39岁 ,前者PBM值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 ;干预组所有部位BMD值均高于未干预组 (P <0 0 5 ) ,原发性OP患病率干预组显著低于未干预组 (P <0 0 5 )。结论 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和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和运动 ,可提高青春期居民的骨峰值 ,对4 0岁以上中老年人可以减少其骨量丢失和减缓原发性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503例正常骨密度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广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广州地区503名20-49岁居民进行腰椎2-4和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 男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20-岁,男性髋部骨密度峰值均在25-岁。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30-岁,女性髋部骨密度峰值在25-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在50-岁出现明显加速,男性没有加速下降现象。结论 我国男性骨密度峰值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性(P>0.05),男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年龄略早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age at peak bone density and their correlates, with whites peaking at least 5 years earlier at the femoral neck than black and Hispanic women. Race-specific standards generat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seful when interpreting bone densitometry data in young women. Introduction  The influence of race/ethnicity on bone measurements has not been widely examined. This study identifies age and amount of bone accumulated at peak density and their correlates by race/ethnicity. Methods  Bone mineral content (BMC)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the spine and femoral neck were measured by 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in 708 white, black, and Hispanic reproductive-aged women. Race-specific nonlinear model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bone measurements, after adjusting for body weight and height. Log-transformed bone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predictors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Predictors, which were race and site specific, included age, age at menarche, body weight, height, months of depot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use, weight-bearing exercise, and alcohol use. Women of all races gained BMC and BMD at the spine up to 30–33 years of age. BMC and BMD of the femoral neck peaked among white women earlier (≤16 years) than among blacks (BMC 22 years; BMD 21 years) and Hispanics (BMC 29 years; BMD 20 years). Conclusion  Age at peak bone mass and its correlates differ by race/ethnicity. Race-specific standards generat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seful when interpreting bone densitometry data in young women.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grants R01HD39883 and K24HD043659 awarded to ABB and Gener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s (GCRC) program,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s, NIH, M01RR000073.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5 168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目的 探索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密度(BMD)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地区20-89岁人群中5168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4)、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的骨密度,按5年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结果 (1)女性骨峰值出现于30-34岁,男性出现于25-29岁。(2)女性40岁时Ward's区骨量已有明显丢失,50-59岁各部位骨量丢失加速,80岁时再加速(BMD平均年丢失率均>1%)。男性骨量丢失是逐渐、缓慢的,但在65以后也有一较快骨量丢失过程,其主要部位是Neck、Ward's、Troch。结论 (1)40岁后应检测BMD变化,监测部位以股骨上端Ward's最敏感。(2)OP的防治重点在女性,老年男性同样要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区城乡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调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解成都地区城乡正常人群腰椎 ,髋部各部位骨密度 (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P)的患病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 ,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成都地区≥ 2 0岁健康人群共抽取 14 6 0人 ,城市 6 6 2人 ,农村 798人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量腰椎 2~ 4正位 ,左股骨近段 (Neck ,Ward’s ,Troch)BMD值 ,按城乡、男女分别每 10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骨量峰值 (PBM)均出现在 2 0~ 39岁 ,男性L2 - 4PBM为 (1 12 0± 0 114 )g cm2 ,女性为 (1 113± 0 113)g cm2 。 4 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城乡男女BMD逐渐下降 ,女性各部位BMD值下降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 ,其中女性 5 0岁和 6 0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 ,骨量累积丢失率L2 - 4农村男性 17 9%、女性 35 3%均明显高于城市男性12 5 % ,女性 2 5 0 % ,而且股骨上端骨量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腰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成都地区城乡男女骨峰值形成年龄段在 2 0~ 39岁 ,城市、农村不同性别年龄的BMD值4 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女性BMD明显低于男性 ,骨量累积丢失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农村高于城市 ,各部位累积丢失率Ward’s>Ne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