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减黄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因肝胆胰恶性肿瘤生长、浸润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这类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仅少数可接受根治手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较高。不能根治患者的直接死因主要是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血症。因此,控制黄疸、保护肝功能和预防感染、以及由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各脏器功能变化,是提高外科疗效的重要基础。施行姑息性的胆道引流以缓解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基本的治疗目的。一些姑息性减黄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现就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胆围手术期处理对手术期处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992-1997年间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采取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①认为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受损有密发关系。②术前行减黄手术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P〉0.05),③外引流术作为姑息手术并不理想,内引流术才是减黄的理想方法。④完全性胆道引流手术和部分分胆道  相似文献   

3.
恶性胆道梗阻病死率高,外科根治性切除是恶性胆道梗阻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外科手术切除率较低。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或姑息性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开腹胆道支架置入后加瘤体碘125粒子放射治疗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姑息性减黄手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ER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271例,随机分为姑息性减黄手术组95例、PTCD组92例、ERBD组84例,检测三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3、7、14天的血清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内毒素水平。结果 (1)术后第7、14天,姑息性减黄手术组的C3、C4与ERBD、PT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3天,姑息性减黄手术组IgG、IgA、IgM与ERBD、PT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姑息性减黄手术组与PTCD、ERB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姑息性减黄手术组内毒素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姑息性减黄手术组与ERBD、PT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性减黄手术组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TCD、ERBD两组,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能够手术治疗者首先选用手术治疗;对失去手术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PTCD或ERBD缓解梗阻,改善免疫功能,进而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明确诊断时常失去手术根治时机。其姑息性治疗主要包括传统外科分流术和介入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对这2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尚缺乏统一标准,查阅文献,目前仅国外有一些报道。我们旨在比较胆道支架置入术与外科分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优缺点,探讨临床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指因恶性肿瘤如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十二指肠肿瘤或壶腹部肿瘤压迫或阻塞肝外胆道而导致的黄疸.MOJ由于黄疸出现时肿瘤多数已进入晚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但是,如果不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患者往往在短期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或胆管炎,因此对于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机会的患者应尽早采取姑息性手段解除胆道梗阻,避免黄疸进一步加重,预防肝功能进行性恶化,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术式选择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符合生理,常见的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包括手术引流、经内镜胆道引流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就MOJ的诊断和各种姑息性减黄治疗方法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合金胆道支架治疗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胆道支架治疗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治疗的1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其中胆管癌8例,胆囊癌3例,胰腺癌2例,胃癌根治术后肝门转移癌2例,均置入合金胆道支架。结果 放置支架后ll~38d黄疸消退;l例放射介入方法置入支架第3天出现胆道出血,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无手术死亡。全部病例定期随访。术后生存30~384(平均180.5)d。结论 对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置入镍钛合金胆道支架,操作较简单,痛苦较少,并发症较少,减黄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再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术5例,姑息性减黄术10例。结果1例行残胃切除 肝外胆道切除 胆道和消化道重建的患者术后7d死于胆瘘,其余患者黄疸平均于术后16.8(5~27)d消退。生存期平均12.9个月(7d~66个月),其中根治性切除平均24.8个月(7d~66个月),姑息性减黄手术平均7.0(2~17)个月。结论对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条件许可时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根治率,延长生存时间;对无法根治者施行减黄手术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对 2 8例病人采用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 ,并结合局部内照射或局部化疗 ,姑息性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 2 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 ,男 19例 ,女 9例 ,胆道金属支架均放置成功胆汁引流通畅 ,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全部病人均未出现胆道大出血、支架移位等并发症。 2 1例随诊 6~ 12个月 ,生存半年以上的有 16例 ,占76 2 % ;1年以上有 10例 ,占 47 6 %。无 2周内死亡的病例 ,中位生存时间 9个月。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结合放化疗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  相似文献   

10.
自1952年Carter和Saypol用腰穿针完成首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至今已50余年,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无论在操作技术、器械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尤其在恶性肿瘤所引起的黄疸病人中,胆道介入治疗更成为首选方案。其适应证:(1)以降低手术风险为目的的术前胆道减压和减黄,(2)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