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三急下"病证辨治,皆为救阴而设.阳明邪实火热伤津、少阴正虚津亏火旺,两者虽病变因机有别,虚实病证有异,一为邪实致虚,一为因虚致实,但热盛火旺、阴津亏虚则一.故宜急下火热实邪以存虚亏之阴津.  相似文献   

2.
"热入血室"是指妇女正值月经来潮或月经将净,甚或产后气血大伤之际,血海空虚,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外邪之余热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血室,即称为"热入血室".从其热型来看,除了书上所描述的"续来寒热"、"如疟状"的常见热型外,也可表现为不典型的热型,如自觉时发寒热等.从经血情况看,热入血室后,不但可以见到经血时断时续、经血不畅等阻于胞宫的情况,还可以见到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或经血淋漓不断、或血崩下血等,也可表现为经后血室空虚,邪热内结,不能随经血而解,瘀阻于胞宫的不同情况,因为妇女经期外感,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热随血解,不药而愈.而在月经期或产后,胞宫空虚之际,热聚于内,邪热与经血相搏,正邪交争,不得外解,就可出现瘀阻胞宫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杲始创的“甘温除热”之治法渊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且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并灵活应用了“理中汤”、“建中汤”之类的方剂补益脾胃,养正祛邪以治疗虚劳烦热,这些治法均为李氏运用甘温药治热之先导  相似文献   

4.
张玉帆  董康 《光明中医》2004,19(2):35-37
虚疾宜扶正 ,实证宜祛邪 ,尽人而知。唯医之所最难者 ,有虚实混淆间杂者而已。若单纯扶正 ,则恐助其实 ,使病邪益固 ,若一味祛邪 ,则虑其虚证 ,结果致此病未愈 ,彼病更深。应运而生之扶正祛邪之治法。1 攻补兼施体虚之人 ,而患里实之证 ,正虚邪盛。在此虚实夹杂之情况上 ,唯有攻补兼施之法。将下剂与补剂并用组方 ,攻补兼施,使其泻不伤正 ,补不助邪。如津枯便结证。就选用润下与寒下配合 ,润其燥 ,泻其热 ,常用药如麻仁、杏仁等 ,与泻下药如大黄等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麻子仁丸。春温病热结肠腑 ,兼阴液亏损者 ,治宜滋阴攻下 ,方选增液承气汤…  相似文献   

5.
徐成贺 《国医论坛》2006,21(6):50-50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在开卷论述治未病的思想举肝病为例说:"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唯治肝也."其中对"四季脾王"一语该当何理解有不同认识.一般认为"王"与"旺"通 ,而笔者认为此语的关键是对"四季"的认识,现就"王"与"四季"一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6.
消、托二法治疗妇科瘀血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人以血为用,因经、孕、产的关系,女性在发病上多有致瘀的机会,故血瘀是妇科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病机,其致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见出血、疼痛、瘕等症.治疗上以前人提出的"活血化瘀"为大法[1].然临床上见妇人因瘀血致病者,或因手术创伤,留而成瘀的同时气血受损,或因病深日久体虚,或因内伤七情,肝郁而脾伤,故在瘀血证的基础上易合并"正虚"之证,此时单用活血化瘀法以攻邪则正气更虚而瘀血难消,难以获效.消、托二法是中医外科内治法的常用法则.消法的主旨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亦即用方药使有形之邪得以消散,见血瘀者以和营化瘀.托法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邪外出[2].消、托二法合用以治瘀血内留而正气已虚之证,既寓攻邪实之意,又有扶助正气以加强攻邪之功,使邪去而正不衰,正气足则邪实更易消散.笔者在临证时辨证运用消、托二法治疗妇人瘀血证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慢性肾衰"毒"的来源与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超  王钢 《国医论坛》2006,21(5):10-12
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本病可归属中医"肾劳"范畴,其某些阶段与"癃闭"、"关格"、"肾风"、"溺毒"等相类似 ,乃脾肾衰败、湿浊瘀血内阻的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就其病因及病机而言,离不开毒邪 ,而肾之生理功用正在于藏泄有度、排泄浊毒,肾衰时其泄毒之用减退乃至废用,故本病的治疗可从泄浊解毒入手,俾开启治疗肾衰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的脾与血有关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灵枢&#183;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了脾与生血有关。生血的原料来自饮食中的精微部分,这主要靠脾对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与运送.脾气健旺与否和血的旺盛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医术精湛,医理渊博,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卓著的贡献,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而且在杂病方面也有很多创见。他提出“久病入络”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发前人未发之旨,并创立治络之法,治法通变,用药灵活,开拓了新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0.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06,21(5):35-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是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汗的根本在于阴中的营血,营血在内为心所主,此所谓"汗乃心之液";阳主气,在肌腠之间,职司开阖,汗孔的启闭又在于阳之卫气.汗出过多,既可伤津耗血,亦可损伤阳气.<伤寒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为太阳病发汗太过或不当发汗伤及心阳而出现的系列变证,<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发汗太过伤及卫阳的证候.所以临床发汗太过或不当每虑伤及心阳,卫阳及津血.今于临床见一患者,大汗之后伤及脾气,以益气健脾为主治疗,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篇》中指出:"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其意是说妇女月经当行不行或行而不畅,继而出现水肿,这种水肿病之本并不在水,而在经血不利所致,病在血分.  相似文献   

12.
王静 《河南中医》2004,24(2):15-16
“久病入络”说为清代名医叶桂首倡。《中医各家学说》在论述“久病入络”时指出,叶氏所说的“络”是指血络而言,“久病入络”是指某些慢性疾患迁延日久,病邪深入,血络受病。他说:“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血”;“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在络在血。”疾病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气及血,由经至络^[1]。可见叶氏所说的,既是久病,必是病邪深入脏腑,病情  相似文献   

13.
和法是中医临证八法之一,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可使气血调顺而病邪自去[1].和法原为治疗伤寒在半表半里之证而设,<医学心悟·论和法>曰:"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  相似文献   

14.
《素问·评热病论》中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丹波元坚释曰:"此非邪凑则气虚之谓,言气所虚处,邪必凑之."邪,即邪气,包括了六淫病邪,以及食积、虫积、水饮、痰浊、瘀血和情志内伤等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的有害因素.正,即正气,主要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康复能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经文,强调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正气不足是内在因素,是发病的根本,而邪气的侵入是外部因素,是发病的条件.此理论可以说是中医发病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治疗.历代医家对此理论均有发挥,并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本文仅对后世部分代表医家在发病学上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5.
从"主客交"论治慢性乙肝纤维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交"的形成因素是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为外因,以正本真阴消损为内因,内外之因交合而病成;病机实质为肝络受病,阴伤络阻;病位主要在肝络;"主客交"是对慢性乙肝纤维化"湿热疫毒、郁气、凝痰、瘀滞、阴伤、络阻"胶结缠着状态的概括;治疗上应以"分解主客,疏通络脉"为核心,代表方如吴又可之三甲散.  相似文献   

16.
人身之"神"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读,指人的生命活动,既具有不可测度性,又具有可知性.阴阳(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人神"之主.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又称脑神,但都与精神思维等神志概念不同.后天之神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根据脏象学说对人体的划分,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脏神",并可根据五脏与相应的腑、五官或手足的关系再细分为更低层次之"神".  相似文献   

17.
<内经>"奇恒之府"之中有女性生殖器官女子胞,而无男性生殖器官,从<内经>流传、<内经>全文、读音、解剖以及生理功能上看,"奇恒之府"中的"胆"应为"卵"之误,"卵"为男性睾丸.  相似文献   

18.
黄远媛 《中医杂志》2004,45(6):477-477
<内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这个治法已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肝藏血,主疏泄一身之气机.肝脾密切相关,正如<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笔者认为,顾护脾胃应贯穿于诊治慢性肝病的始终,若脾病则肝病难愈.临证见到患者有脘痞、腹胀、纳呆、便溏、苔腻、脉细等症状,不论病毒滴度、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有无异常,都只能先调理脾胃,以顾后天之本,脾旺方能正气旺,有利于正气抗邪而使肝病向愈;倘若滥用攻邪之法,则重伤脾气,必致肝病缠绵难愈.但是,"实脾"是否就是"补脾",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八法之一的下法,是以通下肠腑,祛除实热、寒实所致积滞以及宿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即<黄帝内经>所谓"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之意.  相似文献   

20.
解读《内经》之"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菲 《吉林中医药》2008,28(7):477-479
汗为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产物.通检<内经>中200处的论汗内容后不难发现,其对人体出汗之源、出汗的机理、汗与五脏、汗与津液、汗与血的关系有深刻揭示.<内经>从外感性和内伤性两方面论述了病理汗出,认为出汗是病理过程中的主要体征,可根据出汗辨疾病顺逆和病情发展.对<内经>汗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