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中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ⅠGF-Ⅱ)发生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组;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活检组织。结果:(1)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在各实验组不仅灶数量,而且灶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双诱癌因素组(A)灶数量明显大于单诱癌因素组(B、C)(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IGF-Ⅱ阳性表达,在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HBV感染组(A,B)动物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高达92.1%,首次在树肝组织中检出HBxAg,且阳性率达86.5%。提示:HBV与AFB1协同致树HCC;HCC发生早期就有ⅠGF-Ⅱ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某些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HBsAg阳性人胎盘中提取了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BV-STF),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HBV-STF是一种可用于治疗乙肝的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CMV-STF)对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作用。②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小鼠脾细胞,共分5组,分别加入1640培养液(空白对照),PHA,HCMV-Ag,HCMV-STF,HCMV-Ag+HCMV-STF.培养48h后加入氚-胸腺嘧啶(3H-TDR),再培养24h,收集细胞,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计数(cpm),计算促进率。③结果HCMV-Ag+HCMV-STF组与HCMV-Ag,HCMV-STF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促进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q=3.35,4.75,P<0.05)。④结论HCMV-STF具有相应抗原的依赖活性;同时也证明3H-TDR掺入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效应,是特异性转移因子质控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纯化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山羊,取其脾脏及淋巴结经匀浆透析法制备HBsAg特异性转移因子(HBsAg-STF)。在体外观察了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正常人。HBsAg-STF可明显促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而正常转移因子(NTF)对其作用则不明显。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处于抑制状态。特异性转移因子可解除或缓解这种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②方法以孕妇血清HCMV特异性IgM阳性做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应用普通转移因子(TF)、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IG)及STF分别对57例、18例及46例感染孕妇进行治疗,以血清HCMV-IgM转阴作为有效的指标。③结果TF组的HCMV-IgM转阴率为28.1%(16/57);HIG组的转阴率为55.5%(10/18);STF组的转阴率为56.5%(26/46)。STF的治疗作用优于TF(χ2=9.780,P<0.01);而STF与HIG对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无显著性差异(χ2=0.01,P>0.05)。④结论STF对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室近年来用HBsAg阳性胎盘为原料制备了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BV-STF),并对其有关性质进行了研究[1~3]。在制备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具体过程中,发现HBVSTF的制备质量与所加匀浆液、冻融时间及透析液量有很大关系,现将此研...  相似文献   

7.
特异性转移因子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0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孕妇血清HCMV特异性IgM阳性做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普通转移因子(TF)、高效价免疫蛋白HIG及STF分别对57例、18例及46例感染孕妇进行治疗,以血清HCMV-IgM转阴作为有效的指标。结果 TF组的HCMV-IgM转阴率为28.1%;HIG组的转阴率为55.5%;STF组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8.
报道在小白鼠腹腔注射HBV-STF,然后检测小白鼠T淋巴细胞酶性α-醋酸萘酯酶,结果显示,实验组小白鼠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HBV-STE能够显著提高小白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染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92和JHBs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50例,占54.34%;在28例HBe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26例,占92.86%;在20例HBVM均为阴性的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有6例,占30.00%。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一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0.
抗乙肝胎盘特异转移因子的特异免疫活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提取自HBVM一Ag阴性、HBVM一Ab阳性胎盘的特异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证明经本剂注射的小白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亦明显增加.进而脂酶染色证明75%属T一样淋巴细胞,25%属Thy一样淋巴细胞。此外,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体外转移特异胎盘转移因子(PSTF)的特异免疫活性;豚鼠或小鼠注射PSTF体内转移PSTF特异免疫活性,再取其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作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特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小鼠足掌注射试验,均可得到明显阳性结果,说明PSTF对HBV具有特异免疫活性,阳性供体可将PSTF的特异免疫活性转移给阴性受体。  相似文献   

11.
HBV—STF对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HBV-STF对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的影响黄清松李红枝林元藻陈伟强丘淑玲(广东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室,广州510224)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中图号R392-33吞噬作用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各种细胞中,动物等级越高,细胞分...  相似文献   

12.
以HSV-1为抗原,免疫BALB/C鼠,取其脾细胞在PGE介导下与SP2/0细胞常规融合,IFA法筛选鉴定,反复克隆,共获得7株能稳定、持续分泌抗HSV的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核型分析染色体数为87~103条之间,Ig类型分别为LgG_1、IgG_(2g)、IgG_3,腹水抗体效价在10 ̄(-5)~10 ̄(-7)之间免疫沉淀。SDS—PAGE分析,2株与132K多肽发生特异性反应,只具有HSV-1型特异性,其余3株与120~128K多肽,2株与60K多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HSV型共同抗原特异性。7株McAb与CMV均不发生特异反应。这些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对于HSV的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牧场卉性转移因子(HCMV_STF)对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作用。2)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2小鼠脾细胞,共分5组,分别加入1640培养液(空白对照),PHA,HCMV-Ag,HCMV-STF,HCMV-Ag+HCMV-STF,培养48h后加入氚-胸腺嘧(^3H-TDR),再培养24h,收集细胞,用流体闪烁计数器计数,计算促进率。(3)结果 HCMV-Ag+HCMV-STF组与H  相似文献   

14.
正常成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袁锦丽(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HGV);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感染;血清学1995年美国Abbot公司的Kim等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Bradley等...  相似文献   

15.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45例肺科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乙肝病毒(HBV),同时对其中24例作血清HBV检测,发现BALF中HBV阳性率为26.67%(12/45)、血清HBV阳性率为41.67%(10/24);血清HBV阳性者其BALF方有可能检出HBV、血清HBV阴性者其BALF不能检出HBV,BALF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可以复制、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6.
对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和微核率检测。结果:SCE频率(4.40±0.69)和微核率(6.05±1.93)分别较正常人的SCE频率(3.56±0.63)和微核率(4.13±0.79)高(P<0.01),而且与HBV感染时间有关。表明HBV感染有致染色体损伤的作用。提示HBV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制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CMV-STF),并试用于HCMV-IgM和IgA阳性孕妇,观察其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将HCMV-AD169株病毒染人二倍体细胞,制备抗的,免疫成猪,待猪的免疫指标明显提高并稳定后,取脾及淋巴结,制备HCMV-STF,并用于治疗HCMV-IgM和I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8.
采用Wu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和ELISA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了检测,选择30例正常人做对照,同时常规检测ALT、AST,对照分析HBVM或ALT、AST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慢性乙肝患者WuT8高于正常人,WuT4、WuT4/WuT8比值低于正常人(P<0.05~0.01);HBeAg(+)患者WuT8高于HBeAg(-)者,而WuT4/WuT8比值低于HBeAg(-)者(P<0.05~0.01);血清ALT和AST升高者WuT3、WuT8高于ALT和AST正常者,而WuT4/WuT8比值低于正常者(P<0.01~0.001)。提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评估病毒复制、肝细胞损伤有一定参考价值,亦可用作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机能的初步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主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研制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CMV-STF),并试用于HCMV-IgM和(或)IgA阳性孕妇,观察其临床防治效果。②方法将HCMV-AD169株病毒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制备抗原,免疫成猪,待猪的免疫指标明显提高并稳定后,取脾及淋巴结,制备HCMV-STF,并用于治疗HCMV-IgM和(或)IgA阳性孕妇,采用间接ELISA法测血清HCMV-IgM和IgA,同时对羊水、脐血和婴儿尿做PCR检测。③结果制备的HCMV-STF符合肌肉注射用药制剂标准,同时具有明显的促进LACA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效应。临床疗效验证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其血清IgM及IgA转阴率分别为74.00%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1.12,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先天性感染率分别为8.04%和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5,P<0.01)。④结论HCMV-STF对孕妇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胎儿先天性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