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取卵日男方精液处理前精子形态及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新鲜移植周期行IVF助孕的407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精液质量分析(第5版)》标准,按处理前正常精子形态(NSM)百分比及前向运动精子(PR)比例分为4组:弱畸精组(PR32%且NSM4%)、弱精组(PR32%且NSM≥4%)、畸精组(PR≥32%且NSM4%)、正常组(PR≥32%且NSM≥4%)。分别比较各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弱畸精组36例,弱精组35例,畸精组121例,正常组215例。弱畸精组与弱精组比较,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畸精组与畸精组比较,除正常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畸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移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组与畸精组比较,除优质胚胎率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精组与正常组比较,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可用胚胎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IVF-ET助孕的患者,结合精子形态与前向运动精子比例能更好地预测其妊娠结局,而单纯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畸形精子症体外受精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 b级精子≥50%)。如患者获未成熟卵母细胞数≥15,选择其1/3卵母细胞行常规IVF方式受精,余2/3卵母细胞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方式受精。比较同一患者同一周期不同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结果:两种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中共有4例临床妊娠。结论:(1)为防止超排卵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而由常规IVF改为IVM时,若男方精液质量和形态均正常,可以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2)重度畸形精子症者若精液质量正常,亦可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卵丘细胞对短时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行短时受精的患者47例,获卵数均大于10个,精卵结合后4h,根据是否去除卵丘细胞将患者的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两组:无卵丘细胞组,共389个卵母细胞;有卵丘细胞组,共402个卵母细胞。观察卵丘细胞对短时受精的正常受精、多精受精、卵裂率、优质胚胎及胚胎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无卵丘细胞组与有卵丘细胞组,多精受精率分别为11.6%及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正常受精率(71.9%vs76.6%)、1PN受精率(4.9%vs5.2%)、未受精率(10.5%vs12.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卵丘细胞组与有卵丘细胞组的卵裂率(98.6%vs99.4%)、优质胚胎率(67.0%vs72.9%)、胚胎利用率(86.2%vs8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时,在保证患者受精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卵母细胞保留卵丘细胞,可以降低多精受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弱畸形精子症(同时患有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者)和精液正常患者行常规体外受精(IVF)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的差异,分析原发性与继发性不育对于弱畸精子症患者IVF受精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弱畸精子行分半ICSI(H-ICSI)和早补救ICSI是否改善受精结局,为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在沈阳九州家圆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分为弱畸精子症组(A组)和精液正常组(B组),A组内分为原发不育组(P组)和继发不育组(S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A组受精率和2PN受精率显著低于B组(61.23%vs.75.19%,43.05%vs.56.58%,P<0.01),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受精率显著低于S组(56.35%vs.66.37%,P<0.01),妊娠率显著低于S组(33.333%vs.73.33%,P<0.05)。R-ICSI中,ICSI优质胚胎率B组显著高于A组(60.61%vs.39.74%,P<0.01)。结论弱畸精子症显著影响IVF的受精率和2PN受精率,但是不影响后续胚胎发育和妊娠。原发不育的弱畸精子症会显著影响IVF周期中的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对于这类患者,在IVF周期中应采取相应的短时受精以防止受精失败和低受精。精子活力和形态对受精和胚胎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卵子形态与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MⅡ期卵子在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与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ICSI操作前,对去除颗粒细胞后的MⅡ期卵子在光镜下进行形态评分分级.分别比较各级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胚胎移植当天时胚胎形态进行评定,胚胎移植后确定临床妊娠,分析卵子形态与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形态评分较高的卵子与形态评分较低的卵子比较,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评分最高卵子有最高的受精率(92.26%)、卵裂率(98.47%)和优质胚胎率(67.05%).由最高形态评分的卵子形成的胚胎也有最高的妊娠率.结论:对卵子形态评分可预测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受精前对卵子形态的评分分级可以作为胚胎移植时选择胚胎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的临床结局,从而评估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短时受精周期217例(Ⅰ组),常规受精周期413例(Ⅱ组),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IVF-ET治疗.结果:Ⅰ组获卵3 007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79%、62.82%、14.97%、97.27%、64.39%、32.35%、48.39%、79.26%,Ⅱ组获卵5 586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68%、63.73%、13.95%、97.27%、59.69%、33.63%、48.18%、72.88%.两者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的优质胚胎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优质胚胎,而不影响周期的正常受精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取精术获取的精子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不射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不射精症患者按获取精子的方式不同分为2组。附睾精子组31例,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睾丸精子组5例,经PESA术未获得精子而进行睾丸精子获取术(TESE)。2组患者均行ICSI治疗。观察2组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及临床妊娠等情况。结果 36个例患者共获得MⅡ期卵子403个,其中附睾精子组342个(84.8%),总受精率为76.3%(261/342),卵裂率为95.0%(248/261),优质胚胎率为47.9%(119/248),获得临床妊娠率为41.9%(13/31);睾丸精子组获得MⅡ期卵子61个(15.1%),总受精率为68.8%(42/61),卵裂率为92.9%(39/42),优质胚胎率为48.7%(19/39),获得临床妊娠率为40.0%(2/5)。2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微创取精术联合ICSI治疗不射精患者的生育问题是安全有效的。不射精患者的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具有相同的受精和获得优质胚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在多次夫精人工授精失败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反复人工授精失败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200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体外受精方式进行分组,接受短时受精者为研究组(A组),82个周期,接受传统过夜受精者为对照组(B组),118个周期。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两组在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的差异。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正常受精率为61.98%,B组为56.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质胚胎率为38.48%,B组为25.50%,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的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反复人工授精失败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短时受精不影响正常受精率,可以提高优质胚胎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中,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ICS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2例160个周期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所获1549个MⅡ卵随机1∶1分配,分别采用在含7%和3.5%PVP(对有A、B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或者在3.5%和不含PVP(对仅有C、D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操作液中制动的精子行ICSI,比较ICSI效果。结果:PVP浓度为3.5%时,ICSI卵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0.12%和96.78%,与PVP浓度为7%时的受精率(79.84%)和卵裂率(96.8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获得的优质胚胎率达77.76%,高于7%PVP制动时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含PVP操作液中制动精子后行ICSI,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与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活动力良好的精子,降低精子制动液的PVP浓度至3.5%,可提高ICSI的优质胚胎率。精子活动力差时,进一步降低PVP浓度对ICSI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刺激方案中行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时卵母细胞纺锤体的存在与否以及阻滞值等参数与ICSI后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生殖中心行ICSI助孕的3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助孕前是否见到卵母细胞纺锤体将其分成可见组(SP~+组)和不可见组(SP~-组),并测量纺锤体的阻滞值等参数,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及临床妊娠率;同时在SP~+组中,比较正常受精组、卵裂组、优胚组、囊胚形成组以及临床妊娠组与其对立组间的纺锤体阻滞值差异。结果:SP+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SP~-组(分别为83.72%比72.22%、98.14%比85.16%、73.07%比62.50%、50.67%比36.76%、45.56%比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的异常受精率低于SP~-组(4.26%比16.11%)(P0.000 1);卵母细胞可见纺锤体时,正常受精组、卵裂组、优胚组、囊胚形成组以及临床妊娠组的纺锤体阻滞值分别高于异常受精组、未卵裂组、非优胚组、囊胚未形成组以及临床未妊娠组(2.01 nm比1.81 nm、2.03 nm比1.66 nm、2.03 nm比1.91 nm、2.20 nm比2.02 nm、2.19 nm比2.01 nm),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纺锤体体积、面积、纺锤体与第一极体的角度在上述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高,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的人均获SP~+卵数逐渐减少(分别为3.30个、2.91个、2.4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纺锤体可见的卵母细胞行ICSI后有更高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临床妊娠率,而异常受精率更低;临床上应首选纺锤体阻滞值高的卵子来源的胚胎或者囊胚进行移植,以提高临床妊娠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成熟率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月至 2016年12 月在本院行ICSI 助孕的691个治疗周期,纳入病例均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女方年龄≤38岁,且获卵数≥5枚、卵母细胞成熟率≥30%.根据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分为5组,A组:30%≤卵母细胞成熟率<60%;B组:60%≤卵母细胞成熟率<70%;C组:70%≤卵母细胞成熟率<80%;D组:80%≤卵母细胞成熟率<90%;E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比较5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周期取消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各组女性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精子来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 组受精率为70.25%(111/158),明显低于D 组(81.43%,1605/1971)和E组(87.26%,3551/40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胚率为41.12%(44/107),显著低于E组(57.03%,2005/3516)(P<0.05);A 组临床妊娠率为45% (9/20),显著低于D 组(54.75%,98/179) 和 E 组(59.32%,191/322)(P<0.05);各组间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和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时,可能会影响ICSI助孕周期患者的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3.
卵泡血流阻力指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燕  杨菁  徐望明  石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57-235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卵泡血流与卵泡生长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卵裂、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5年6-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或精子卵浆内注射技术(ICSI)治疗66个周期(女性输卵管因素58个周期;男性因素8个周期)的患者,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卵巢内每一个直径≥12mm的卵泡血流参数.结果:(1)66个周期中,妊娠26例(39.4%),未妊娠组卵泡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流速/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值比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2)当RI<0.49时妊娠率、受精率、卵裂率、MⅡ卵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Gn用量、周期第次、不育年限、年龄、注射hCG日E2浓度、获卵细胞数、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泡血流动脉S与D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线性回归分析卵泡动脉RI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结论:卵泡动脉RI是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cue ICS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行Rescue ICSI的患者共29个周期(Ⅰ组),与同期用男方射出精液直接行ICSI的70个周期(Ⅱ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果:Ⅰ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0.8±16.2)%、(76.6±24.6)%、37.9%,Ⅱ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2.9±15.9)%、、(72.7±24.4)%、41.4%,Ⅰ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卵裂率为(91.7±13.6)%,Ⅱ组为(97.4±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救ICSI可提高受精率,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可以作为常规IVF受精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卵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指征的选择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挽救受精失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实施采卵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及half-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特征、受精率及妊娠率.[结果]half-ICSI组在不孕年限、不孕年限大于10年、原发性不孕及男方轻中度少弱畸精子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half-ICSI组低受精率及完全受精失败率较IVF组明显增高(P<0.05),但Half-ICSI组中低受精组的妊娠率与常规IVF妊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f-ICSI组内IVF、ICSI均受精组各项精液参数均高于仅ICSI受精组,但仅在处理前精子总活率、处理前A级精子、处理前B级精子、处理后B级精子百分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f-ICSI中根据移植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VF+ ICSI及ICSI组,以移植IVF+ICSI混合胚胎的着床率及妊娠率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不孕、不孕年限大于10年、男方轻中度少弱畸精子症的患者,无论是单项或合并多项明确不孕原因存在可疑受精障碍,可考虑行half-ICSI治疗,避免完全受精失败及妊娠率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450例,依据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差异分为高碎片组(DFI≥25%)100例与低碎片组(DFI25%)3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移植率、优质胚胎率与临床临床妊娠率。结果 低碎片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与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高碎片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移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ROC曲线判定DFI切点为12.5%对预测接受IVF-ET术患者临床妊娠有86.3%的灵敏度和77.4%的特异度(P=0.038)。结论 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低可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与临床妊娠率,对卵裂和优质胚胎的移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附睾、睾丸取精卵胞浆内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症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行附睾或睾丸取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比较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取精术和自行射精行ICSI术3组病人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3组病人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睾丸、附睾取精行ICSI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采用冷冻精子、新鲜精子、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结局.方法:女方常规超排卵和经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成熟卵子进行ICSI注射,比较采用冷冻精子组(组Ⅰ)、新鲜精子组(组Ⅱ)和睾丸精子组(组Ⅲ)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组Ⅰ(冷冻精子-ICSI)58个周期:受精率为78.3%,卵裂率为92.0%,临床妊娠率为48.2%;组Ⅱ(经皮穿刺睾丸取精-ICSI)88个周期:受精率为 74.5%,卵裂率为93.9%,临床妊娠率为31.7%;组Ⅲ(新鲜精液-ICSI)142个周期: 受精率为71.9%,卵裂率为91.6%,临床妊娠率为29.4%.组Ⅰ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组Ⅱ与组Ⅲ(P<0.05);3组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精子冷冻复苏处理不影响ICSI的受精率和妊娠率.睾丸精子与新鲜精子ICSI可取得类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接受ICSI治疗的442个周期资料进行分析,据精子来源的不同参数和数量分为3组:A组为前次常规体外授精(IVF)受精障碍(含精液正常和少弱精子症)49个周期,B组为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231个周期,C组为睾丸精子组162个周期,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 3组的不孕年限、1PN和3PN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较前2组的平均年龄[(30.8±4.1)、(33.6±3.6)、(32.3±4.1)岁]、获卵数[(11.3±5.4)、(7.9±5.4)、(9.9±5.5)个]、优胚率及种植率[64.4%和53.2%、60.5%,31.8%、21.1%、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2PN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分别为78.3%和73.3%、74.9%.结论 不同精子来源ICSI的1PN和3PN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睾丸精子组可获得较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不同时间的精卵孵育方法(4~6 h和16~18 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不同时间精卵孵育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7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根据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分为两组。A组:199例采集的卵子,在加精后受精4~6 h取出放入新鲜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受精情况。B组:73例采集的卵子,加精过夜培养后(16~18 h)取出放入同种培养环境中并观察受精情况。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结果:A组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A组种植率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卵孵育时间缩短能提高受精率和胚胎的质量,从而提高胚胎移植的种植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