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手术切除的肺部标本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肺内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有肺内微小GGN(均小于10mm)的手术切除标本,在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灶,然后将带有穿刺针的标本送至病理科,根据穿刺针的位置来确定病灶的位置并进行取材和组织学观察。结果:12例肺内GGN的手术切除标本在持续充气后肺组织膨胀满意,行CT扫描均能清晰显示肿块,穿刺定位后指导病理科医师顺利找到病灶、成功取材并获得了准确的病理诊断。结论: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肺内微小磨玻璃结节穿刺定位可准确定位手术切除标本中病灶的位置,为病灶的取材和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耳-床线定位在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以耳—床线为基线定位在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卵圆孔穿刺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验证性资料16例。在穿刺侧向上、X线球管向头侧倾斜20°角度摄取的头颅侧位片上勾画出耳—床线,通过观察耳—床线与射频针之间的关系及测量耳—床线与射频针尖的距离进行穿刺定位。结果:16例穿刺均成功,定位准确,疗效满意;穿刺针与耳—床线基本成垂直关系(肉眼所见),穿刺针与耳—床线之间距离最小6mm,最大10mm,平均8.06mm。结论:我们在X线解剖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耳—床线这一基线,并提出采用观察穿刺针与耳—床线的关系以及测量穿刺针针尖与耳—床线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射频治疗时的定位方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实用可行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3.
光学导航介入性MR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在光学导航介入性MR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及治疗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患者,均在光学导航介入性MR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或治疗。所用设备为Philips公司生产的开放式0.23T常导型MR型检查仪,并配有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穿刺针采用德国Daum公司的MR兼容性穿刺针。结果本组54例介人性操作均1次穿刺成功,未发现病人出现严重出血、脏器损伤和神经损伤等明显并发症。结论光学导航介入性MR引导下的介人性操作是1种安全、准确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为临床经额颧角穿刺蝶腭神经节(PPG)阻滞提供影像解剖数据。方法 在需行PPG阻滞 6例患者的MRI影像图像下定位蝶腭神经节并确定相关骨性标志。在142例(284侧)患者的CT影像资料中模拟穿刺,对穿刺相关的解剖数据进行影像学测量。 结果 额颧角位于距眶外缘(17.01±2.44) mm的平行线与距眶下缘(7.54±3.02) mm的平行线交点处。经额颧角穿刺针与穿刺平面的正中线的夹角为(68.41±4.19)°,冠状面观穿刺针与冠状面正中线的夹角为(83.67±5.99)°,穿刺深度约为(57.45±2.88) mm。结论 CT下可通过明显的骨性标志引导穿刺,为临床穿刺提供直观、有价值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5.
CT引导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CT引导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的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对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LD。(1)于即时CT图像上选择最佳穿刺径路,测出穿刺深度、角度和穿刺点距离;(2)根据机架激光灯束在体表的投影,标出体表穿刺径路;(3)根据测定的穿刺参数进行穿刺;(4)经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置正确后,置换入工作套管,进行切吸术;(5)术毕再行CT扫描观察切吸范围,椎间盘还纳情况。结果显效88例,有效64例,无效16例。有效率90.47%。结论CT引导行PLD,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CT定位引导穿刺抽吸、液化、引流血肿,1—3d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穿刺针。结果术后24h内复查CT示血肿减少〉80%。意识清醒者穿刺后头痛、呕吐症状明显好转。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6例,4分15例,3分4例。继发脑积水1例,癫痫2例。结论选择性应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门诊病人 X 线定位坐位肺穿刺活检 1316 例的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3年来(1983~1995年)1316例门诊病人肺穿刺活检的经验总结。方法:病人以X线定位、坐位、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结果:1316例肺穿刺1350例次,确诊率95.3%(1254/1316例次),并发症率4.07%(55/1350例次),其中气胸3.33%(45/1350例次),少量咯血0.74%(10/1350例次),31.2%的病人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胸探查。结论:本法特点:1.方便门诊病人,节省费用,缩短确诊时间。2.坐位穿刺操作简便、灵活、迅速、安全。3.穿刺过程中一般医生和病人不受X线辐射,除非对小而深的病灶穿刺才透视确保穿中。4.能获取组织和细胞学检查标本。最后笔者对比了本法与其他肺穿刺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一款新型国产机械导航辅助穿刺系统的准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小型猪完成新型国产机械导航系统辅助下穿刺(机械导航组)和传统步进式穿刺(传统穿刺组)实验。 结果 两组分别完成40例穿刺,机械导航组均1针穿刺成功,传统穿刺组均穿刺成功,但穿刺调整次数为(3.60±0.67)次。机械导航组、传统穿刺组穿刺误差分别为(3.73±1.32) mm、(4.68±1.16) mm,穿刺时间分别为(11.47±0.74) min、(19.45±3.18) min,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新型国产机械导航系统可顺利辅助完成穿刺,穿刺误差优于传统步进式穿刺,且穿刺时间和调整次数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上两指定位法快速穿刺置管抢救失血性休克.方法:选准锁骨上缘量出两横指宽度,距锁骨上方1 cm处为穿刺点,边进针边回抽,见静脉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通过穿刺针置入J型引导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结果:应用此穿刺置管150例中,一针穿刺成功144例,成功率为98%,平均穿刺置管时间45 s,并成功进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结论:锁骨上快速两指定位法穿刺成功率高,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CT定位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冰  荣福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1):845-847
目的 为明确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性质,进行CT定位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CT-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CT-TBNA)的研究。方法 根据纵隔淋巴结分区定位标准,对原发性肺癌(54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5例)、纵隔脓肿(3例)、炎性淋巴结肿大(11例)共73例158枚纵隔肿大 淋巴结行CT-TBNA穿刺活检。结果 CT扫描证实穿刺针在全部158枚淋巴结内,其中86%(136/158)的淋巴结抽吸物经病理检查获得了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TBNA的标准是可靠的,穿刺操作安全有效,对确定纵隔淋巴结肿大性质和肿瘤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CT引导下定位针定位指导在胸腔镜手术中精准切除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胸腔镜术前行CT定位的肺结节患者100例(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未行CT引导下定位而直接胸腔镜切除的患者100例(对照组),并统计穿刺成功率、病理结果、穿刺并发症等情况;对比胸腔镜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可能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130枚结节)定位成功率为100%,未发现定位针脱钩或移位。9例(9.0%)穿刺针道附近轻微出血;15例(15.0%)穿刺部位胸膜下出现少量气胸。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穿刺气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均无中转开胸手术,对照组中转开胸手术的约为6.0%,两组精准切除率、切除结节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术前CT定位可以指导胸腔镜有效、精准、安全切除肺结节,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因此对胸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增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寻一种方法简单、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的用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NB)的肺部病灶定位引导器械。方法 依据患者在CT影像学的病灶部分,选定病灶在体表的投影部位,将已获得专利的肺穿刺引导器贴敷固定于胸壁上,在CT下确定引导器上的2个点,测2个点延长线上病灶的位置和离皮肤的距离,穿刺针就可以准确地进针至获取病灶。 结果 临床应用肺穿刺定位器共100例, 分别分为栅型定位器组50例、穿刺引导器组50例,两组手术时间对比,P<0.01。两组CT检查的次数对比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明显。 结论 获发明专利的肺穿刺引导器, 设计原理科学、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与栅型定位器比较, 更准确、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两年来应用CT导引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术1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临床表现:10例有症状,其中8例腰部闷痛,较重的累及季肋部;2例血尿、高血压及水肿,4例无症状。穿刺器械及药品:腰穿刺包1个,12G穿刺针(细长为宜,不应小于10cm),2%利多卡因,硬化剂应用无水酒精,另备5ml、50ml注射器各1副,药杯、治疗碗各1个,龙胆紫,自制穿刺定位标记。穿刺前准备:常规腹部CT扫描,扫描前一周内不吃含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造…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CT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注射的CT引导。方法:采用俯卧位,对骶髂关节进行CT扫描,取得穿刺定位层面,利用CT机中计算机“功能键”进行测量,取得穿刺者利用近期的CT检查片,选择骶骨与髂骨的最大接触面作为穿刺定位层面,用刻度尺等进行测量,也可获得穿刺点。在患者被检查部作体表定位,穿刺后对该层面再次扫描,若穿刺针针尖在骶髂关节间隙中,则穿刺成功;否则,观察穿刺针与骶髂关节的位置关系,相应调整刺针,直至确认穿刺成功。结果:对28例进行CT引导穿刺,准确率达100%,一次穿刺成功的有46例关节间隙,占82.14%,需要高速穿刺针的有10侧,占17.8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徒手超声引导下脐带血穿刺及羊水穿刺方法,提高两者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徒手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的患者150例,平均年龄37.5岁;脐带血穿刺患者65例,平均年龄35.5岁。所有穿刺均未使用穿刺架引导,记录每例穿刺时间(从进针到穿刺针拔出时间)及有无并发症,分析未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原因,总结穿刺方法。结果:150例羊水穿刺中149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时间1~3 min,平均1.5 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3%。65例脐带血穿刺中62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5.4%,3例改变穿刺点,第2次穿刺成功,穿刺时间5~10 min,平均6.5 min,总穿刺成功率10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并发症。结论:徒手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及脐带血穿刺方法简单,准确超声定位,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引导下介入操作困难时所采用一种新型Seldinger穿刺装置,分析其适用性,并探讨使用情况和缺点。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3月,对16例患者(男9例,女7例,平均62岁)使用新型20G-Seldinger穿刺针(Sika—Med,Wiehl,德国)行CT引导下介入治疗。由于有一根导丝焊接在靠近穿刺针末端的地方,这种新型的穿刺针可引导多种不同的介入器材。通过穿刺针远端的四个微孔可进行连续麻醉直到抵达兴趣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1.5T封闭式MR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3例MR引导肝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穿刺针在MR图像上的显示直径与其真实外径的比值,定义为伪影倍数,以评价穿刺针的显影情况.以取材成功率和病理符合率评价有效性,以并发症评价安全性.结果 20 G定位针在T2的伪影倍数为2.51±0.53.16 G...  相似文献   

18.
张秋丽  毕然  靳甜  关玲  贾洪菊  李平 《放射学实践》2015,(10):1019-1022
【摘要】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肺部微结节(直径≤5mm)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另探索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在CT引导下对58例肺部微结节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18例采用Angiotech 20G软组织活检针穿刺,40例采用Angiotech 17G同轴套管针配以 Biopince18G自动活检针,穿刺结果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准确性及并发症情况,比较采用不同穿刺针诊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经74次穿刺所有患者均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其中对29例恶性微结节的诊断敏感性为89.7%(26/29),特异性为100%(29/29);对29例良性微结节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7%(26/29);总诊断符合率为94.8%(55/58)。两种穿刺针诊断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第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25),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7,P=0.159),咳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P=0.049)。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微结节的诊断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诊断技术,且同轴套管针配以自动活检针穿刺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不明原因腹水在临床上病因诊断很困难 ,我院两年来先后对 2 4例经各种实验室检查病因不明性腹水用多功能穿刺针检查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病人中男性 3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0岁~ 4 0岁 18例 ,4 0岁~ 80岁 6例。均为经多种方法检查不能确诊病因的腹水住院病人。术前准备 :(1)在穿刺前B超检查腹水 ;(2 )检查凝血机制 ;(3)玻片、穿刺针消毒准备。穿刺工具 :采用上海长征医院研制的多功能腹膜穿刺针。穿刺方法 :穿刺针进入腹腔后 ,取出针芯 ,见有腹水流出时换上带倒刺的活检针芯 ,压紧加压头 ,使腹膜和活检针…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40例43个肾脏采用超声导向肾造瘘术。导管操作在X线下进行。在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患侧垫高与台面呈25~30°角。首先用超声穿刺探头探查,并观察显示在电视屏上的穿刺标记位置是否在目的肾盏,然后测定皮肤到肾盏的深度,并按此深度把固定器放在18号标准穿刺针上,然后将穿刺针迅速地穿刺到欲查肾盏内,见尿液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