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王立侠  刘佩芳  叶兆祥   《放射学实践》2014,29(2):136-139
目的: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放疗后宫颈癌组织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探讨DWI在宫颈癌诊断以及放疗后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77例宫颈癌患者、105例正常宫颈对照组和117例放疗后宫颈癌患者进行横断面/矢状面DWI扫描(b取0和500s/ram。),观察正常宫颈、宫颈癌及放疗后宫颈癌的DwI表现,并测量相应的ADC值,比较正常宫颈腺体和纤维间质的ADC值,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的ADC值,宫颈癌放疗后恢复正常或炎症反应、放疗后肿瘤残存分别与初诊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的ADC值,放疗后肿瘤复发与初诊宫颈癌及放疗后恢复正常或炎症反应的ADC值差异。结果:105例正常宫颈于DWI上呈高-低-稍高信号,宫颈腺体和纤维间质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177例宫颈癌于DWI上呈高信号,其ADc值(1.08±0.36)×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P=0.001)。b=500s/mm2时,诊断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可信区间为0.626~0.985。117例放疗后宫颈癌中,54例宫颈恢复正常或呈炎性反应,其ADC值较初诊宫颈癌高(P=0.000),与正常宫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46例宫颈癌组织残存,其ADC值与初诊宫颈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90),但低于正常宫颈(P=0.000),17例放疗后宫颈癌复发,其ADC值与初诊宫颈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60),但与放疗后恢复正常或呈炎性反应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结论:DWI能够区分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可用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健康者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结果研究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20±0.34)×10-3mm2/s,正常宫颈的对照组平均ADC值为(1.88±0.21)×10-3mm2/s,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患者经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后的ADC值比较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其他各期与Ⅰb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显示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例宫颈癌患者经MRI常规平扫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2例,符合率为91.30%(42/46);DWI联合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5例,符合率为97.83%(45/46)。结论MRI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DWI所测定的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MRI与肿瘤上皮钙黏蛋白/连接素复合体(E—eadherin catenin complex)在反映肿瘤侵袭性方面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在MR图像上对病理证实的31例垂体腺瘤进行测量。根据肿瘤对周围结构的侵袭程度,计算侵袭性累计分数,并将该结果与肿瘤上皮钙黏蛋白/连接素复合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结果相比较。结果19例腺瘤β连接素(β-catenin)染色结果与累计侵袭分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477,P=0.039)。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连接素(α—catenin)染色结果与累计侵袭分数无显著线性相关(分别是r1=-0.018,P=0.930;r2=0.032,P=0.870)。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β-catenin表达的减少程度与MRI显示腺瘤侵袭周围结构的程度呈正相关,MRI结合peatenin表达水平可以更好地评价腺瘤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确定1.0T肢体MR成像设备与1.5T常规MR成像设备在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的手和腕关节方面的可比性。方法该研究得到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2例RA病人(30例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52岁)其症状最典型的一只手(n=21)或者手腕(n=11)同时接受了1.0T四肢MRI及1.5T常规MRI的检查。2种检查结果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MRI评分(RAMRIS)进行评估,他们对成像设备以及病人临床信息均不知情,评估包括侵蚀、滑膜炎以及骨髓水肿(BME)。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模型参数分析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未经化放疗的29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23例宫颈正常患者(正常宫颈组)行11个b值的(0~1000s/mm2)IVIM-DWI扫描,分别测量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内膜组织的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值,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预测值及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双侧检验法分析宫颈癌组ADCstand值与其他参数值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宫颈癌组的ADCstand、ADCslow、Ffast、DDC、α值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ADCfast高于正常宫颈组(P均<0.05)。宫颈癌组的Ⅱb期和Ⅲb期病例间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癌组的ADCslow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86),DDC的ROC曲线下面积次之(0.97)。宫颈癌组的ADCstand与ADCslow、DDC均呈正相关(r=0.898、0.629,P均<0.05)。结论:IVIM-DWI能够有效区分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双指数模型参数ADCslow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的诊断效能优于单指数模型参数ADCstand,对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ⅠB1~ⅡA1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3.0T MR-DW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1例ⅠB1~ⅡA1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淋巴结转移组28例、非淋巴结转移组43例。患者在手术前均行MR常规扫描和DWI检查(b值取0、800和1000s/mm2),对两组中相关临床和病理因素以及宫颈癌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FIGO分期(P=0.045)、间质浸润深度(P=0.020)和脉管癌栓(P=0.04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P=0.908)及细胞分化程度(P=0.916)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巴结转移组中宫颈癌的ADC均值[(0.845±0.104)×10-3mm2/s]低于淋巴结转移组[(0.901±0.11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脉管癌栓是ⅠB1~ⅡA1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宫颈癌病灶的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对比剂增强(CE)的MR脊髓成像中,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的T1WI中硬膜内间隙外的高信号通常被认为是脑脊液漏引起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原发性低颅压(n=5)、脑脊液鼻漏(n=2)、腰椎术后(n=1)病人和正常对照组(n=6)在上述序列中出现于肺尖部的高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磁共振脑池成像在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经手术证实的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病人的磁共振脑池成像的表现 ,评价肿瘤的信号强度和肿瘤对神经、血管的影响。结果 肿瘤相对于脑脊液呈轻~中度低信号(n =19) ;第 5对脑神经受累占 84% (n =16) ,第 7、8对脑神经受累占 42 % (n =8) ,颈内动脉系受累占 2 6% (n =5 ) ,椎 -基底动脉系受累占 2 1% (n =4)。结论 磁共振脑池成像能显示桥小脑角细微的神经、血管结构 ,良好地显示肿瘤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因此能为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的术前计划和手术的进入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US)与增强CT联合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8月手术确诊的68例I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Ib1期(25例)和Ib2期(43例),所有标本均进行病理检测确诊。所有患者均行TVUS和增强CT检查。结果 TVUS与增强CT检查对Ib1期和Ib2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相近,κappa指数分别为0. 237和0. 4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42和P=0. 138)。平行试验诊断Ib1期和Ib2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与TVUS、CT独立诊断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经TVUS和增强CT对Ib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相近,平行试验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46例宫颈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ELISA检测25例宫颈癌初发患者、25例治疗后患者、25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钙黏蛋白的含量。结果:①上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率宫颈癌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②上皮钙黏蛋白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生长方式、病理分期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③初发患者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显著高于健康人水平(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水平与初治患者、健康人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上皮钙黏蛋白低表达或缺失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的检测可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b值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宫颈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包括宫颈鳞癌33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别为6、20和7例),宫颈腺癌8例。所有患者均行3.0TMRI多b值DWI扫描(b=0、20、100、200、500、800、1200、1500s/mm2),采用双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快速扩散所占容积分数(F㈧),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宫颈癌中的差异。结果:宫颈鳞癌的ADCslow、ADCfast及Ffast分别为(0.39±0.14)×10-3mm2/s、(52.31±26.11)×10-3mm2/s、0.46±0.12,宫颈腺癌的ADCslow、ADCfast及Ffast分别为(0.73±0.13)×10-3mm2/s、(18.05±11.13)×10-3mm2/s、0.34±0.06,宫颈鳞癌和腺癌的ADCslow、ADCfast及Ffas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鳞癌ADCslow分别为(0.56±0.15)×10、(0.39±0.09)×10-3和(0.22±0.07)×10-3mm2/2,两两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d0.05)。结论:ADCslow、ADCfast及Ffast有助于鉴别宫颈鳞癌及腺癌,ADCslow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并评价MRI对宫颈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宫颈癌患者均行轴位T1WI(SE),轴位、矢状位T2WI(TSE),矢状位T2WI压脂序列扫描,以及宫颈局部薄层斜轴位T2WI扫描。所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总结其MRI影像特点,将MRI术前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1)在T1WI,肿瘤呈等信号,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旁组织分界不清。在T2WI,宫颈癌肿瘤组织通常呈不均匀中等信号,与正常宫颈组织(低信号)及宫旁结构(明显高信号)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比,对判断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有价值。(2)MRI术前分期结果、临床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结论:MRIT2WI可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侵犯范围(尤其是有无宫旁侵犯),对宫颈癌的分期判断客观准确,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病例共160例,分为三组:早期宫颈癌(Ia期~IIa期)43例(宫颈癌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I~CINIII累及腺体)57例(CIN组)及6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进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肿块内或宫颈内的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一血流指数(VFI)三项血管参数值,比较三组间血管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VI、FI、VFI均明显高于CI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VI、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参数FI测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地反映宫颈的血供状态,可为早期宫颈癌及CIN的超声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老年宫颈癌病理分型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10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T1WI、T2W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ADC值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型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的ADC值低于腺癌和腺鳞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增加,鳞癌ADC值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类型和鳞癌分化程度均为影响ADC值的重要因素,回归方程为ADC值=0.591-2.167×(FIGO分期)+1.358×(病理类型)+4.076×(鳞癌分化程度);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宫颈癌ADC值诊断鳞癌和低分化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和0.915,敏感度分别为87.36%和91.89%,特异度分别为77.78%和76.47%。结论:老年宫颈癌中鳞癌的ADC值明显低于其他病理...  相似文献   

15.
A.  Boss  H.  Rempp  P.  Martirosian  S.  Clasen  C.  Schraml  A.  Stenzl  高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14-414
本研究探讨了一些病人需要连续2期经皮射频(RF)消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原因。回顾6a内1179例(1624次治疗)超声(US)引导下经皮RF消融治疗HCC的资料,对第1期治疗后需要第2期治疗的80例病人进行分析,研究其病案与CT随访的资料。评估了第2期治疗的理由及其结果。1642次经皮RF消融治疗HCC中需要第2期治疗的共80例(4.8%)。需第2期治疗的原因包括:由于病人或操作原因的技术性失败(n=26),因肿瘤残余造成的技术性失败(n=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延迟增强软骨成像对正常及退变软骨的定量研究价值。方法:69例正常及OA(退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患者经静脉注射Gd-DTPA对比剂1.5—2h后在3.0T磁共振下扫描,包括正常组(n=29)和0A组(n=40)。其中OA组按照kellgren-Lawrence评分又分为轻度OA组(n=20)、中度OA组(n=11)及重度OA组(n=9)。采用3DLL技术及后处理软件得到T,mapping图像,测量中层面内侧、中问及外侧T1值及上、中及下层面平均T1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轻度OA组、中度OA组及重度OA组平均T1驰豫值分别为(512.59±72.30)ms、(458.03±55.89)in8、(405.89±57.30)ms及(357.92±36.74)m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及OA组髌软骨Tl值有明显的差异(F=17.70,P=0.00〈0.05)。结论:磁共振延迟增强软骨成像技术可以敏感反映出关节软骨生化成分的改变,对关节软骨退变诊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宫颈癌患者在早期得到了诊治。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危型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是CIN(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1-4]。妇科门诊病人与其他病人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其病史涉及性、情感、生殖系统的问题,加之我国对于此方面的传统观念,病人的心理状态复杂[5],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3.0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在宫颈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宫颈癌患者和16例宫颈正常者的影像资料。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常规序列和IVIM-DWI序列(8个b值,0~1000s/mm2)进行MRI扫描。使用MITK-Dif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病灶的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宫颈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早期宫颈癌组(FIGO分期Ⅰ~Ⅱa)与晚期宫颈癌组(FIGO分期Ⅱb~Ⅳ)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中D、D*和f值分别为(0.81±0.12)×10-3mm2/s、(12.76±2.92)×10-3mm2/s和(10.29±2.8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7±0.15)×10-3mm2/s、(14.04±2.89)×10-3mm2/s和(21.93±5.90)%;宫颈癌组的D和f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D*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参数D、D*和f在早期与晚期宫颈癌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值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以13.63%作为诊断阈值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100%。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中D和f有助于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的鉴别,以f值的诊断效能最佳。但IVIM-DWI定量参数对早期与晚期宫颈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锥切术后残余宫颈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因宫颈病变行宫颈锥切术及子宫切除术的50例病人的影像和病理资料,病人均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将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测量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的ADC值并分析TIC类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对残余宫颈癌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间ADC值和TIC类型的差异。结果 残留癌灶MRI表现为稍低T1、稍高T2信号,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明显,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宫颈,TIC均呈快进快出型(Ⅲ型)。阴性切缘MRI表现为等T1、等或稍高T2信号,DWI上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扩散不受限,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持续性明显强化,TIC主要呈流入型(Ⅰ型)。21例病人宫颈切缘残留癌灶,29例呈阴性切缘。MRI对残留癌灶诊断敏感度较低(19.0%),特异度较高(93.1%),准确度62.0%,阳性预测值6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分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分型及盆腔淋巴结转移(LNM)情况,评估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7例宫颈癌,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CSC)64例、宫颈腺癌(CA)23例;将含有分化程度信息的50例CSC分为低分化组36例和高/中分化组14例,含有盆腔淋巴结信息的65例患者分为LNM组14例和无LNM组51例。2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分别测量各组酰胺质子转移(APT)值,分析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APT值评估CSC病理分级、CSC和CA鉴别及预测宫颈癌盆腔LNM的诊断效能。结果 低分化组CSC的APT值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0,P<0.05),APT值诊断CSC低分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阈值为2.33%,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54、0.963);CSC组的APT值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5),APT值诊断CA的曲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