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1.1药品-ADRS因果关系判断标准采用国家卫生部ADRs监察中心的药品一ADRS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2]。1.2ADRs反应强度分级严重:造成生命威胁,需立即停药进行紧急处理或ADRS症状持续4周以上,中等:病人耐受困难,需停药并处理,影响病人康复,轻度:病人可忍受,不需停药或减量,对病人康复无直接影响。1·3一般资料在36例ADRS报告中,男性26PJ,女性10例。年龄最小2a,最大78a,其中0~18a5例,19~45a18例,46~60a7例,60a以上6例。合并用药22例,占61.11%,单一用药14例,占38.89%,涉及药物22种。2…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现将近10a来我院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7月,由临床各科ADR监测员、医师、护士填表呈报的ADR病例,临床药师对收集到的报表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制订的标准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评价及ADR分级、汇总,并依照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3.
佘春燕 《中国新医药》2004,3(3):106-106
目的 分析近年来17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 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比、ADR涉及的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170例ADR报告涉及86种药品。抗感染药32个品种,ADR89例,占总例数的52.35%,其中β-内酰胺类占27%。其次为中药、解热镇痛催眠药。引起皮肤反应的ADR最多,有139例。结论 临床应注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172例医院内自发呈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内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对ADR发生的一般情况,ADR与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上市时间及较严重的ADR,采用Visual Fox2.O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例ADR中,涉及76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所致90例,占52.32%,其次为中药制剂、非甾体消炎药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门诊因ADR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结论: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比例较高,应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加强门诊患者ADR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2020年我院上报的53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33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性256例,女性277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1~70岁(28.5%)和51~60岁(25.7%)。ADR涉及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占比最高的依次为抗肿瘤植物药(23.3%)、新型抗肿瘤药物(23.3%)和抗代谢类药物(22.0%)。ADR临床表现例次排名前3位的抗肿瘤药物分别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排名前3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别为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损害(30.6%)、胃肠系统损害(19.4%)、全身性损害(15.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4.4%)。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81.2%);给药后1 d内更易发生ADR,15 d内发生的ADR约占86.8%。严重的ADR有102例,主要涉及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新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共13例,...  相似文献   

6.
6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贤铭 《中国药事》2006,20(4):255-256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用药品种数量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2004年收集的6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69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军  吴昊  崔洁 《中国药事》2004,18(11):704-706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定期分析导致ADR的因素,有利于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此,我们对近年来收到的ADR报告表进行分析,并探讨与ADR发生有关的因素,希冀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发生情况,减少ADR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 日上报的116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0岁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院2015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收集的17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药物不良反应中,严重不良反应22例,占12.4%,新的不良反应61例,占34.3%.结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完善药品安全性再评价,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6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上半年收集到的169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97个药品品种的169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l04例,占总数的56.22%;严重ADR8例,死亡2例。ADR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伤较多,共80例,占总数的43.24%。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ADR监测制度的开展和深入,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全面了解本院ADR发生情况和探讨ADR发生的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对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集的2 442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蛟河市白林医院临床科室2008年至2009年上报的3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为临床医师和药师及时判断与减少ADR的发生提供数据资料的参考。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ADR报告中涉及的患者年龄、药品种类、联合用药、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品主要集中于抗菌药物,占总数的56.76%(21/37),其中抗菌药物注射剂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总数的71.43%(15/21),37例ADR中32.43%为联合用药,外用药品引起的ADR占总数的24.32%(9/37),其他药品引起的ADR占总数的18.9%。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ADR的认知,规范用药操作过程,合理联合用药,减少药品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陆海宁 《北方药学》2014,(10):114-115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了解ADR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自发呈报的82例ADR报告,对引起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46例,占56.10%)高于男性患者(36例,占43.90%)。抗微生物药的ADR发生率较高(51例,占62.19%),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较高(73例,占89.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43例,占52.44%)。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新沂市中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整理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新沂市中医院77例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系统或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54.55%);抗感染药物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最高(57.14%);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65%),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与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药师要积极参与用药安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914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谭红爱  郭伶 《医药导报》2001,20(12):790-791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协和医院ADR监察室收集的914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4例不良反应中,中青年比例占36.2%;诱发ADR的药物涉及15类,120个品种,其中抗生素类引起的占79.3%;A类反应470次,B类反应444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害,其次为皮肤粘膜及附件损害;造成重度损害者21例次。结论:应重视开展ADR监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保障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院内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相关患者的一般资料、怀疑药品类型、联用药物、累及器官和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及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2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68例,女性124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64.38%;药品类型以细胞毒类(25.13%)为主,其次为抗代谢类(22.01%);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例次排名前5的药物均为传统抗肿瘤药;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以血液系统(40.91%)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20.33%);报告类型以已知严重(60.96%)为主。结论:传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同时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二者均应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以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收集的87份ADR报告,就患者基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与涉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38例(占33.33%),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的较多,共42例(占35.6%)。结论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33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ADR发生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的333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其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占多数。结论:重视ADR,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6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69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692例报告中涉及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分类,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92例ADR中涉及儿童(1~10岁)占21.68%(150/692),抗菌药物占80.35%(556/692),中成药占5.64%(39/69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占77.31%(535/6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49%(384/692。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