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依据体重指数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者分为正常体重组(79例)、超重组(75例)和肥胖组(22例)。分析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指标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24小时、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水平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动态血压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超重及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和判定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并对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行为指导。方法:对本社区30~69岁居民612人进行BMI、WHR、血压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和结论:BMI、WHR均正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超重、肥胖组及、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超重肥胖组于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已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空腹血浆皮质醇浓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84例PCOS患者分为超重或肥胖组(34例)和正常体重组(50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的健康妇女(20例).测定空腹皮质醇、葡萄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结果:与正常体重PCOS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的空腹血浆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对所有PCOS患者的空腹皮质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COS患者空腹皮质醇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性、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结论: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空腹皮质醇水平降低.PCOS患者空腹皮质醇水平不仅与体重有关,还与胰岛素敏感性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8例,其中体重指数(BMI)正常组78例,超重组34例,肥胖组2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各组 HRV水平,采血检测卧位血浆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超重组?肥胖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HRV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肥胖组人群中交感神经张力(LF)与去甲肾腺素?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迷走神经张力(HF)与去甲肾上腺素呈负相关,与AngⅡ正相关;LF/HF与去甲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P < 0.01)?超重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肥胖组人群与正常组人群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作用 .[方法 ]用亚硝酸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2 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 2 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血浆中一氧化氮的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比值、内皮素 1.[结果 ]①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浆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比值、内皮素 1浓度和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高于未孕正常对照组 .②中度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 ,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平均动脉压与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④伴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组病人血浆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浓度、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值与非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正常妊娠时 ,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例增高 ,使血管舒张 ,是机体适应妊娠所发生的代偿性变化 ;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比值可作为判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程度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肝硬化肝功能及肾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A级13例,Child-pughB级25例,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最大血流量(Vmax)以及肾血管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RI在各组间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A级组与Child-pughB级组相比,在Ccr及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A级组与正常对照组在Vamx、Ccr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hild-pughB级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ET值随肝功能下降较明显时,其值升高,肾最大血流量在肝硬化患者下降较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肝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为指导儿童保健、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了53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2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血压,并检测了两组儿童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系统,检测两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扩张功能和左心窒收缩、舒张功能.结果 ①肥胖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肥胖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值之州差异有显著性(P<0.001),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高于正常儿童.②肥胖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Df)及内径变化的百分率(D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Jp<0.05及JP<0.001).而两组基础血管舒张末期动脉内径(DO)比较无差异(P>0.05).③肥胖组心输出量(CO)及心脏搏出量(SV)较正常对照组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肥胖组E峰值和A峰值虽较对照组增快,但E/A比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应性肱动脉扩张能力下降和血管内皮收缩因子ET的过度分泌.肥胖儿童心脏收缩功能已受到影响,舒张功能未发现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34-136
目的:探讨不同BMI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BMI值分为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比较各组空腹血糖。结果:体重过低组空腹血糖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者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元、血小板数和血尿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3例健康查体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BMI24~27.9)和肥胖(BMI≥28)两组,并作为观察对象,30例正常体重(BMI18~23.9)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身高、血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元、血小板数、血尿酸、血液流变学,计算体重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肥胖组纤维蛋白元、血小板数、血尿酸和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健康者(P<0.01),纤维蛋白元和血小板数增高尤以女性肥胖者明显;肥胖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显著(P<0.01),HDL-C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在肥胖伴血压高者LDL-C增高明显;超重组甘油三酯增高显著(P<0.01)。结论纤维蛋白元、血小板数、血尿酸和血浆粘度、血压与体重指数具有相关性;肥胖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笔者将糖尿病和肥胖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1.根据体检人群有无糖尿病史,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糖尿病组,年龄35~60岁.70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年龄30~60岁.受试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2.根据体检人群身体状况,将其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肥胖组358例,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大于等于28,分为Ⅰ度超重、Ⅱ度超重,对照组428例,受试者均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1.糖尿病组血糖、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内中膜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支血管有斑块形成.2.肥胖组(Ⅰ度超重)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Ⅱ度超重)TC、TG水平明显高于肥胖组(Ⅰ度超重),HDL水平明显低于肥胖组(Ⅰ度超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Ⅰ度超重、Ⅱ度超重)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内中膜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和肥胖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表现之一,颈动脉超声能及早提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13-18岁青少年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建议以及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推荐的儿童高血压标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7619名13-18岁青少年的体质指数和血压进行了横断面的调查。结果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民族的影响后,13-18岁青少年的B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和0.207(P<0.01);并且随BMI的增大SBP和DBP也不断升高(P<0.05)。高SBP率、高DBP率、高血压患病率以及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随BMI值的增加而增高,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0.77%和3.19%,RR分别为2.20和9.11(P<0.05);不同年龄组中,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男、女性及汉、回族中高SBP率、高DBP率显著增高(P<0.05);不同体重组中,男性高SBP率、高DBP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汉、回族间无差别。结论银川地区13-18岁青少年的BMI与血压呈独立正相关,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其临特床特点。方法 :32例 14~ 2 5岁轻中度高血压病 (EH)患者 (男 2 3例、女 9例 ) ,2 0例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对照 ,询问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监测卧、立位血压变化 ,测定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 (ET) ,酶法测定一氧化氮 (NO)水平 ,2 4h动态血压 (ABPM)监测及心脏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 :青少年EH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家族史阳性发生率为 93 8%,“母体效应”明显 (5 9 4 %) ,高血压组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出生体重小于对照组 ,白细胞计数及卧立位血压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ABPM勺型节律者 6 9 7%,非勺型者31 3%;ET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NO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室重构的发生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MI、ET、NO与收缩期平均血压、白天、夜间收缩期血压及最大收缩期血压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EH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母体效应” ;家族史阳性的肥胖者更易患病 ,易受情绪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血压多变 ;出生体重偏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易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动态血压监测与诊所血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BMI、SBP是LVM增加的早期影响因素之一 ,交感神经功能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对 5 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 5 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血浆ET ,CGRP ,并测定血脂、尿微量白蛋白 ,查眼底和体重指数。结果 两组ET值均升高 ,餐后较空腹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CGRP餐后与空腹差异显著 (P <0 .0 5 ) ,单纯高血压组无差异 ,两组空腹有差异 (P <0 .0 5 ) ,餐后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ET值升高 ;CGRP值降低 ,与血糖、甘油三脂有关 ;提示治疗糖尿病时降低ET可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平凉社区人群出生体重与成年后代谢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不同出生体重儿成年后代谢异常的现患率,探索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平凉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15 ~74岁有确切出生体重记录的1 010名中国人(男性390例,女性620例)检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方法观察不同出生体重儿成年后代谢异常的差别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低出生体重者( <2 5kg) 56人,高出生体重者(≥4kg) 53人、正常出生体重者901人。低出生体重组成年后BMI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中女性体质指数和腰围、腰臀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男性高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腰围和臀围均较正常出生体重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0 .05、P<0 .01、P<0 05、P<0. 01),高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肥胖发生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0 .05);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的发病呈显著性相关。结论 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相关,是成年后发生超重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不同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不同脉压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反应性充血后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同时抽血用硝酸还原法及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的浓度。结果:两个高脉压组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及低脉压组明显减低(P<0.01),血浆NO、PGI2、ET及TXA2也随PP的增高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前两者)或升高(后两者)趋势(P<0.01或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相关。脉压越大,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17.
吴秋桃  胡蓉  叶春姬 《重庆医学》2012,41(12):1173-1175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08~2010年入学新生共8 757例大学生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超重肥胖者进行有氧运动干预。结果 BMI分别与SBP、DBP呈正相关(SBP:r=0.23,P=0.000,DBP:r=0.16,P=0.000),且SBP、DBP水平均表现为:肥胖组[(117.65±14.28)mm Hg,(75.65±9.55)mm Hg]大于超重组[(117.41±12.86)mm Hg,(74.78±8.91)mm Hg]大于体质量正常组[(111.78±11.38)mm Hg,(71.49±8.14)mm Hg]大于低体质量组[(107.85±10.66)mm Hg,(69.80±7.95)mm H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BMI增长而增高。对超重组及肥胖组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发现干预后人群的BMI、SBP、DBP及血压阳性率、正常血压高值阳性率[(22.93±2.74)mm Hg,(103.65±10.14)mm Hg,(69.62±7.83)mm Hg,2.4%,27.13%]均较未干预前[(26.50±3.07)mm Hg,(117.45±13.45)mm Hg,(74.93±9.02)mm Hg,6.1%,47.4%]下降,均P<0.05。结论 BMI增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有负面影响,可将BMI作为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指标对学生的肥胖及血压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控制他们的体质量来降低今后患高血压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远端脾肾分流手术围手术期内皮素1(ET-1)水平。方法收集住我院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门静脉高压组20例和肝硬化组20例,另以健康成年人15例作为对照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空腹采血4ml,门静脉高压组在术前48 h、术后24 h、72 h和7 d分别空腹采肘静脉血4 ml,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浓度,并测术中及术后各相应时段的门静脉压力。结果手术前、后门静脉高压组患者外周血ET-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手术前与肝硬化组外周血ET-1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水平下降与门静脉压下降呈正相关(r=0.16,P=0.034)。结论ET-1水平的增高可能对门静脉血管阻力的增加有影响,远端脾肾分流手术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使ET水平呈下降趋势。ET可能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中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A2 (TXA2 )的影响。 方法  12~ 14周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注射 0 .9%生理盐水 ) ;B组 (低剂量异丙酚 )和 C组 (高剂量异丙酚 )静注异丙酚 5 mg/ kg诱导麻醉后分别静脉持续 30 min注入异丙酚 30 ,6 0 mg· kg- 1 · h- 1 ,总容量均相同。记录不同时间的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心率 (HR)及呼吸 ,测定血浆 NO、ET、PGI2 、TXA2 的含量。 结果  (1)血流动力学改变 :组内比较 ,B组血压、心率变化不显著 (P>0 .0 5 ) ;C组随时间的延长 ,SBP、MAP、DBP、HR均下降 ,尤以 30 min为著 (P<0 .0 5或 P<0 .0 1)。组间与 A组比较 :各组基础值无差异 ;B组仅在 2 min、10 m in时 HR下降 (P<0 .0 5 ) ;而 C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 P<0 .0 1) ,且 HR随时间的延长与 A组的差异明显增加 ,30 m in时 P<0 .0 0 1。 (2 )两组血浆中NO、PGI2 增高 ,ET、TXA2 下降 ,NO/ ET及 PGI2 / TXA2 的比例增高 ,C组改变显著。 结论 异丙酚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减慢心率 ;促进 NO、PGI2 的释放 ,抑制 ET、TXA2 的释放。NO/ ET,PGI2 / TXA2 的失衡与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T174M多态性和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对100例EH患者、4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GT基因M235T、T174M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组血浆NO、ET水平.结果:①EH组中M235TT、T174TM、T174MM基因型频率及T174M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②EH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③EH组中T174MM型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T174TM型和T174TT型(P均<0.001);而ET水平T174MM型和T174TM型明显高于T174TT型(P均<0.001);血浆NO、ET水平在M235T 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T174MM基因型和T174M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②EH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