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我院1996-01~2005-12收治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误诊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为院外误诊,2例为院内误诊。男2例,女6例,年龄12~35岁。本组均有发烧,热程在7~35d呈稽留热或弛张热,4例伴寒颤、头疼、头晕,2例有皮疹及关节痛,4例伴肝脾轻度肿大,8例均有颈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对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0岁。因反复高热伴腹痛、便血3 a再发半个月加重1周于2005-12-16第2次入住本院消化内科。3 a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不规律畏寒发热,高热达40℃,无咳嗽、咳痰,无皮疹。发热后7~15 d随之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解黏液全血便,间有腥臭黏液便。在省、市、区及本院分别以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热、消化道出血、结缔组织病、小肠血管畸形、坏死性小肠炎、肠结核、小肠淋巴瘤、克罗恩病进行抗炎、抗过敏、止血、输血、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发热时先有畏寒,需服退热药降温,热退伴有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3.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易误诊.我们遇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长达20 d余.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23岁.因发热、咳嗽10 d,腹痛1d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在淋雨后出现发热,T 37.5~39.3℃,发热前有畏寒,无寒战,伴咳嗽,无明显咳痰,自服用扑感敏、头孢氨苄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脐周阵发性隐痛不适,无放射性疼痛,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就诊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名Kikuchi病,由日本科学家Kikuc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患。由于临床常见到肿大淋巴结,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早期确诊困难或容易误诊,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现对本院误诊为淋巴结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例】女,42岁。因左下颌肿痛23天、发热8天入院。23天前无诱因出现左下颌肿痛,逐渐加重,伴咽痛,口服双黄连等药物无好转。10天后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9.8℃,予解热镇痛药及青霉素治疗无好转,收入院。病程中无咳嗽、胸痛。查体:体温36.9℃。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左下颌角后下方见5cm×10cm红肿区,可触及多个直径约2cm结节,表面光滑,质中等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触痛明显,无波动感,无血管杂音。彩超示:左颌下区可见数枚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晰,最大者2.5cm×2.3cm,未见明显脓腔形成。血白细胞2…  相似文献   

6.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发病率较低,很容易误诊。现将1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误诊误治教训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41岁。因持续低热1个月伴干咳声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自觉咽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半月后自觉左颈部酸痛不适,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经抗生素和抗结核药处理,体温未退,出现高热,最高达40℃,停用所用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处理,体温恢复正常。2 d后,患者再度出现低热,午后明显,常伴干咳、声嘶。查体:T 37.4℃,P 78次/m in,R 20次/m in,BP 105/60 mm Hg,神清语晰,巩膜无黄染,背部皮肤较多散在红色皮疹,左颈部扪及“胡豆”大小淋巴结3个,质软、轻压痛。颈、胸、腹、神经系统及四肢关节均正常。入院诊断:结核:(1)颈淋巴结?(2)肺?(3)支气管内膜?入院后观察1周,未以特殊治疗,体温波动在36.5~39.2℃之间。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无明显变化,左腋窝出现两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血常规:W BC 2.7×109/L,M+G 0.778,Hb 134 g/L,PLT 200×109/L。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尿酸均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近年来国内虽屡有报道[1,2],临床医师仍因认识不足,导致误诊。我院1990~1998年共收治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4例,误诊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成人7例,男2例,女5例;儿童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45岁。1.2临床表现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急性起病者8例,以颈部疼痛、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4例。12例均有发热,体温 38℃~41℃,稽留热 2例,弛张热6例,不规则热4例…  相似文献   

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因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我院1988年1月~1999年6月收治20例,均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在临床上少见 ,诊断较为困难 ,易被误诊。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诊治 16例 ,其中误诊 1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14~ 4 0岁 ,其中以 18~ 2 8岁者居多。 16例中 ,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10例 ,先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后出现发热 6例 ;药物过敏 3例 ,虾过敏 1例。肿大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最常见 ,腋下及腹股沟区次之。淋巴结大小 0 .6 cm× 0 .6 cm~ 2 .5 cm× …  相似文献   

10.
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多数情况下为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易误诊、漏诊。现就我院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以往称之坏死性淋巴结炎[1],临床颇为少见,易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瘤[2]。笔者所在两所医院近年收治5例,初诊均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9~26岁。病程10~60天。1·2临床表现5例均以高热起病,为不规则热型,发热时伴畏寒、寒战,反复出现皮疹、咳嗽、咽痛、乏力。均有颈部单侧颈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单个或多发,花生米至枣样大小,质中等,有触痛,边缘不清,无波动感,皮肤无红肿破溃,其中1例同时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o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uitis,HNL)的误治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HNL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5例均有颈部淋巴结增大,4例有发热。误诊为淋巴结炎2例,不除外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及口腔感染各1例。4例曾应用抗生素治疗。5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HNL。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其中1例因疗程不足复发,余无复发。1例未治疗,1年5个月后随访,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正在外院治疗。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HNL认知水平,规范其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男,5岁.因发热22 d入院.2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流涕、轻咳,体温37.8℃左右,家长未在意,自行喂服小儿感冒药,7d后体温逐渐升高,呈中高热,并颈部淋巴结轻度增大,压痛不明显,于县医院诊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先后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及头孢曲松钠,均无效.  相似文献   

14.
15.
对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59岁。因发热5d于2007—10—05入院。患者2007—10—01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不规则发热,T38~39.8℃,伴畏寒,头痛,恶心,无腹痛腹泻,自服感冒冲剂欠佳,曾在当地诊所静点头孢类(具体名称、剂量不详)抗生素,效差,转入我院。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查体:T38.1℃,P6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神清,精神不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斑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罗音,HR6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于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自愈性疾病 ,在临床上较少见 ,易与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2 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误诊 12例 ,误诊率 6 0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8例。男∶女为 1∶ 2。年龄在 14~ 49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例 ,2 0~ 40岁 9例 ,40岁以上 2例 ,2 0~ 40岁患者占 75 %。本组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 ,颈部最多 ,10例 ,占82 % ;腹股沟次之 ,5例 ,占 41% ;腋窝 2例 ,占 16 % ;颌下 1例 ,占 8%。肿大淋巴结质韧 ,表面光滑 ,可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1996-200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2例患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最为多见。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尤其是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多处坏死,伴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叫K ikuchi病(K ikuchis d isease,KD)、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 iku-chi和Fujimoto描述并报道。它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明,其临床及病理改变与恶性淋巴瘤、结核等类似,很容易误诊[1~3]。我院1998~2003年收治HNL 10例,病初均误诊。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10~42岁,平均23岁。夏季发病5例,冬季发病4例,春季发病1例。5例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史,1例既往有类似上感病史…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6岁,主因反复间断性发热伴腹痛入院.患者于2005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近来又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并伴有腹痛,抗炎治疗效果不佳,遂转入我院治疗.发病期间血常规、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科近5a来收治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