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具有药效稳定和组胺释放少等优点~([1]),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靶控输注(TCI)与静脉输注是临床上常用的肌松药给药方式.本研究拟评价TCI与静脉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维库溴铵是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本文通过肌肉松弛监测仪,观察维库溴铵单次静脉注射与静脉持续输注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作用时效,探索临床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手术病人不同静脉给药方式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库溴铵是目前临床上起效较快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罗库溴铵与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存在术后肌松残留作用,罗库溴铵长时间持续输注时较其他肌松药更容易引起术后残留。由于计算机以及各种药物输注系统在麻醉中的应用,肌松药静脉给药方式已越来越多。但是不同静脉给药方式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靶控输注(TCI)、持续输注(CI)及静脉注射(Ⅳ)三种给药方式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临床麻醉中传统应用肌松药的方法是首先给予一个较大的负荷剂量,然后根据临床反应适时追加用药,使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大幅波动于过度抑制与抑制不足之间.靶控输注(TCI)技术可以快速达到设定的靶浓度并在靶控期间维持靶浓度的恒定.本研究通过比较TCI与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为临床合理应用肌松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镁离子是维持机体许多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可影响临床麻醉中的镇静药、镇痛药及神经肌肉阻滞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经HofmAnn消除,具有无药物蓄积的特点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镁离子可增强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效,并延长其作用时间,但镁离子对阿曲库  相似文献   

6.
小儿应用阿屈可林,泮库溴铵和维库溴铵临床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应用阿屈可林、泮库溴铵和维库溴铵临床效果的观察胡晓,杜怀清本实验观察了小儿应用阿屈可林(A-tracurlum)、泮库溴铵(Pancuronium)和维库溴铵(Vecuronium)等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临床效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2~10岁拟行眼科手...  相似文献   

7.
2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爱肌松、泮库溴铵在普鲁卡因复合麻醉中应用的肌松效应及心血管效应。结果表明,爱肌松的肌松效应及心血管效应和泮库溴铵类似,就肌张力恢复时间而言,爱肌松快于泮库溴铵。推荐爱肌松应用于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并提出给药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围术期TOF监测与残余肌松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探讨围术期应用TOF监测降低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81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维库溴铵监测(V+M)组;维库溴铵未监测(V)组;潘库溴铵监测(P+M)组及潘库溴铵未监测(P)组4组.麻醉方法为静脉注射2.0~2.5mg/kg异丙酚,潘库溴铵或维库溴铵0.08~0.12mg/kg,3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应用50%N2O、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使用TOF-GUARD监测仪监测肌松.P+M组和V+M组在TOF计数出现1~2个颤搐反应时给新斯的明0.04mg@kg-1、阿托品0.02mg@kg-1.拮抗;P组和V组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是否给予拮抗及剂量.观察各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T4/T1<0.70)及持续时间.结果4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分别为V+M组23.80%、V组39.13%、P+M组42.11%、P组83.33%,P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高于V组(P<0.01),而且监测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4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分别为V+M组(11.11±5.48)min、V组(30.00±15.12)min、P+M组(21.15±11.62)min、P组(44.87±31.39)min,未监测组明显长于监测组(P<0.05).未监测组潘库溴铵及维库溴铵总的用药量分别大于监测组(P<0.05).结论1.围术期TOF监测可明显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2.潘库溴铵残余肌松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维库溴铵,在无神经肌肉功能监测的情况下,应用潘库溴铵应严加注意;3.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后进行术后肌松拮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维库溴铵持续滴注与间断静注临床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研究维库溴铵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临床使用。方法 :总结本院 3 0例择期手术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 ,分组使用持续静滴与间断静注效果比较。结果与结论 :持续静滴维库溴铵是一种较理想满意且易控制的维持全麻肌松作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肝移植在国内的发展 ,了解肌松药在肝移植术中各时期的肌松作用特点 ,将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本研究探讨维库溴铵在肝移植术中连续输注的药效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原位肝移植术 10例 ,均为终末期肝脏疾病 ,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以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 (0 1mg·kg 1)诱导气管内插管后 ,以地氟醚、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 ,无肝期采用静脉 静脉引流 (门静脉、股静脉通过腋静脉引流至上腔静脉 )。以TOF GUARD肌松仪监测左拇指内收肌肌松情况 ,静脉注射维溴铵前平衡 3min ,待T1恢复到 5 %时 ,以微注射泵推注维库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结构相近的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和结构不同的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比较其作用效果以判别相互作用的类型。方法:以刺激电极和力-位移换能器监测兔胫前肌的阻滞程度。选15只新西兰白兔通过累积给药法求得兔三种药物的ED50值。再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合用、按不同顺序给药的方法。每种肌松药剂量为1/2×ED50。结果: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T1抑制92%~97%,明显高于50%(P<0.01),提示有协同作用;而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合用,T1仅抑制39%~52%。结论:非去极化肌松药间之相互作用与药物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病人术中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动物运动终板对神经肌肉阻滞药的敏感性与非糖尿病动物不同[1],但维库溴铵对糖尿病病人的肌松效应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评价维库溴铵对糖尿病病人的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13.
国产维库溴铵临床肌松效应和安全性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估价国产维库溴铵在临床使用中的肌松效应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试验,择期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国产维库溴铵组(100例)和进口维库溴铵组(100例)肌松监测标完成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硫喷妥钠4~5mg/kg,麻醉维持用药为,安氟醚,氧化亚氮,芬太尼和氧气,肌松监测仪的“四个成串”刺激第一肌颤搐反应强度(T1)恢复至75%时,试验结束。结果:静脉注射国产维为溴铵0.1mg/kg  相似文献   

14.
两类肌松药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类肌松药给药顺序不同,相互作用结果相反。琥珀胆碱或十甲铵强化其后所给筒简明毒,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的阻滞效应,如先以筒箭毒,三碘季铵酚,维库溴铵等作预处理,与其后所给琥珀胆碱,十甲铵的相互影响则表现为拮抗。其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持续肌松在ICU成年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推荐级别共给出了3种可在成年患者中常规应用的持续肌松的推荐用药方法,包括泮库溴铵,维库溴铵和肌松监测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可影响肌松药的体内过程,但有关AHH对肌松药药效学的影响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评价AHH对上腹部手术患者维库溴铵量效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严重肝脏病变影响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是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肝脏疾病本身也会影响维库溴铵的消除。肝移植术中分离剥出肝脏经常会出现大出血,部分肌松药可随失血被排出体外。维库溴铵为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经肝脏代谢胆汁肾脏排泄为其主要途径。由于病例资料较少,肝移植手术中对于维库溴铵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拟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肝功能失代偿对维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肾脏病与肌肉松驰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肌肉松驰药在慢性肾衰病人麻醉期应用。概述了这些病人应用筒箭毒、阿库溴铵和泮库溴铵的缺点及阿屈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优点。初步报道了哌库溴铵、美维松、达可松和罗库溴铵在肾病患者应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肌肉松弛药在慢性肾衰病人麻醉期间的应用。概述了这些病人应用简箭毒、阿库溴铵和泮库溴铵的缺点及阿屈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优点,初步报道了哌库溴铵、美维松、达可松和罗库溴铵在肾病患者应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诱发肌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术中不再追加肌松药;乙组患者30例,予0.3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丙组患者38例,予0.6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维库溴铵0.3 mg/kg。监测三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肌电位。结果三组患者在诱导5 min后(T2)、插管时(T3)、追加肌松药后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较麻醉诱导前(T1)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甲状腺分离前、后喉返神经肌电位比较及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均100%成功,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无一例因麻醉操作或是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甲组患者中术中肢动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术中追加肌松药,对其喉返神经肌电位检测无影响,且可有效降低术中肢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