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员,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初次吸烟、饮酒和吸毒相关行为特征情况。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82·04%(370/451)在调查前注射毒品;50·33%(227/451)曾经共用过注射器具。从初次吸毒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9·69/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80;95%可信区间为1·11-2·91)、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48;95%可信区间为1·14-1·94)和15a以前开始吸烟(危险率比值为1·40;95%可信区间为1·06-1·84)。从初次静脉注射毒品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34·12/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92;95%可信区间为1·20-3·06)和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31;95%可信区间为1·00-1·71)。结论:西昌市吸毒人群中男性、文化程度低和吸烟年龄早是其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吸毒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吸毒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首次吸毒时间、方式及种类,首次吸毒前调查对象的吸烟、饮酒,家庭成员、朋友和亲戚吸毒情况。结果: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研究对象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4.90/100人年(95%CI为4.48-5.33),发生首次吸毒的中位时间为19.7(95%CI为19.1-20.4)岁。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维族(HR值为1.50;95%CI为1.25-1.80)、15岁以前开始吸烟(HR值为2.12,95%CI为1.77-2.55)及亲戚吸毒(HR值为1.36;95%CI为1.05-1.75)与发生首次吸毒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调查提示青少年早期吸烟干预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毒品滥用有必要,维族应该是当地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survivalanalysis)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吸毒人群发生首次吸毒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应答驱动抽样为主要招募方式,在社区招募吸毒者参加调查;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吸毒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时间、方式,首次吸毒前的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及家庭成员、亲友吸毒情况等。结果:401名静脉注射毒品者进入本次横断面调查,首次吸毒方式为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者分别为95·0%(381/401)和5·0%(20/401),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首次吸毒年龄19·8a±s5·0a,首次吸毒年龄最小值为6·4a,15a以前开始吸毒者占14·2%(57/401)。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5·0/100人年(95%CI:4·5-5·5),影响首次吸毒发生的变量为:维族(HR=2·161,95%CI:1·713-2·726)、15a以前开始吸烟(HR=1·273,95%CI:1·006-1·610)、16a以前开始饮酒(HR=1·774,95%CI:1·387-2·269)、有亲戚吸毒(HR=1·411,95%CI:1·032-1·928)。从出生到发生首次吸毒的时间分别为:维族17·9(95%CI:17·2-18·5)a,15a以前开始吸烟者为20·0(95%CI:20·0-20·8)a,16a以前开始饮酒者为17·0(95%CI:16·6-17·7)a,有亲戚吸毒者为19·2(95%CI:18·6-20·0)a。结论:提示吸毒流行严重地区,吸毒低龄化可能会加速艾滋病的流行。在青少年早期开展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的干预教育及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非常必要,维族青少年应该是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4.
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转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地区吸毒人群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在社区招募吸毒人员382人,调查该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静脉注射吸毒时间等.结果:从首次吸毒到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32.56/100人年.在多因素分析中,首次吸毒时年龄(HR值为1.66;95%CI为1.35-2.05)、民族(HR值为1.38;95%CI为1.10-1.74)、文化(HR值为0.75;95%CI为0.60-0.93)和收入(HR值为0.64;95%CI为0.52-0.79)与首次吸毒转变为静脉吸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收入及年龄特点,对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l于2005年10月至11月在西昌市对静脉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以及性行为情况等,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在招募的325名静脉吸毒者中,HCV感染率为61.8%(201/3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业(OR,1.90;95%CI,1.11.3.24)、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OR,2.40;95%CI,1.164.99)以及近6个月以性交为条件接受性伴提供的钱物、毒品或住处(OR,8.96;95%CI,1.15-69.58)与静脉吸毒人群HCV感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仍在升高,应该在该地区进一步加大干预工作的力度以控制HCV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西昌市吸毒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病毒 (HIV)、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等是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3种为主要传染途径而感染的性传播疾病。而吸毒人群是以上4种疾病的高危人群。西昌市自1995年发现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逐年增加 ,为了解西昌市吸毒人群中HIV、HBV、HCV、梅毒感染情况 ,西昌市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对在戒毒所强制戒毒的190例吸毒者过行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 :2003年在拓荒、马平坝戒毒所190例戒毒人员分别采取静脉血3~4ml静置分离血清于 -20℃冰箱保存 ,用酶联免疫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吸毒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情况。结果:在调查的静脉吸毒者401人中,68.6%(275/401)的吸毒者曾经共用器具注射吸毒。从首次吸毒到首次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23.58/100人年(95%CI=21。27-25.8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HR=1.65,95%CI=1.21-2,24)和首次吸毒年份为1994年及以后(HR=3.56,95%CI=2.84~4.47)与首次注射吸毒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24.99/100人年(95%CI=22.04-27,9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维族(HR=I,41,95%CI=1.08~1.8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R=1,41,95%CI=1.09-1.82)和首次注射吸毒年份为1998年及以后(HR=1.56,95%CI=1.20-2.04)与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期开始滥用毒品的吸毒者易于从口吸转变为注射吸毒进而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注射吸毒是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于2005年4—6月以社区为基础招募静脉吸毒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调查的401名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为36.4%(146/4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族(OR,8.42;95%CI,4.44—15.99)、结婚或同居(OR,2.30;95%CI,1.33—3.97)、累积共用注射吸毒10次及以上(OR,3.10;95%CI,1.81—5.33)、静脉吸毒5年以上(OR,4.10;95%CI,2.47—6.81)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应针对当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吸毒行为开展干预来控制HIV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方法:于2002年11月招募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76人,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计算静脉吸毒人群随访2年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对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队列2年随访中,死亡39人,死亡率为55.30/1000人年(95%CI:37.95-72.66),标准化死亡比为34.53(95%CI:21.60-54.54)。吸毒过量占全部死因的66.7%(26/3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未见与全因死亡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但见吸毒年限(≥9年)与吸毒过量死亡有统计学关联(P=0.0347),其危险比是2.31(95%CI:1.06-5.04)。结论:吸毒过量是西昌市静脉吸毒者的主要死因,需进一步探讨吸毒过量死亡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五省市吸毒人群中复方地芬诺酯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的现况、一般用药情况、用药目的及药物滥用潜力。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8年3月-7月,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山西等五个地区的戒毒所或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对戒毒人员或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进行调查。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评价使用复方地芬诺酯所产生的欣快效应。结果:在1147例有效被调查者中,有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经历者343例(占29.9%),全部为海洛因成瘾者,以31-40 a(占44.0%)、男性(占75.2%)、无业和个体经商(分别占30.1%和31.3%)、初中文化程度(占55.9%)以及已婚者(47.9%)为主。复方地芬诺酯的平均用量为8片.次-1,2次.d-1;75.5%为超常规大剂量用药者;98.8%以口服方式用药;73.6%从药店购买;20.8%同时合并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的主要目的是"自行戒毒"(占88.0%)。VAS评分显示,滥用海洛因时产生的欣快感平均为6.2 cm,单独使用复方地芬诺酯时产生的欣快感平均为0.1 c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每日用药剂量分组比较,超常规大剂量使用者产生的欣快感大于常规剂量用药者(P<0.05);且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复方地芬诺酯的用量与欣快感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合并其他药物使用的欣快感大于单独使用(P<0.001)。结论:本调查人群中使用复方地芬诺酯主要目的是自行戒毒,大部分人属于非常规的大剂量用药。虽然该药的精神依赖性潜力不强,但大剂量使用或合并用药后会增加其滥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前的吸烟和饮酒情况;首次吸毒和首次静脉注射毒品及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等。结果: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既往共用器具注射吸毒者占59.5%(303/509)。近3个月有新的共用器具注射毒品伙伴者占17.3%(88/509);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者占14.9%(76/509);近3个月33.2%(169/509)的调查对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直接共用者占27.9%(142/509),间接共用者占23.2%(118/509)。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OR=1.77,95%CI:1.07-2.91)和文化程度(OR=0.31,95%CI:0.15-0.64);与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近6个月工作(OR=0.57,95%CI:0.38-0.86)、年收入(OR=0.58,95%CI:0.38-0.86)和15a以前开始吸烟(OR=1.79,95%CI:1.18-2.72);与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民族(OR=0.58,95%CI:0.37-0.92)和近6个月工作(OR=0.61,95%CI:0.40-0.92)。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比例高;年龄、文化程度、稳定的工作和年收入及15a以前开始吸烟与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有关。提示:推广高危行为干预和强化个体化降低毒品危害咨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4):523-534
Objectives: This report documents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among self-reported noninjecting drug users recruited from two New York City neighborhoods. 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in separate studies from East Harlem and the Lower East Side of Manhattan and were administere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tested for HCV. Results: HCV prevalence rates among those reporting no history of injecting drugs ranged from 5% to 29%, according to age, gender, and study location.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lucidate potential noninjecting routes of HCV transmission among drug users. Moreover, policies that rely predominantly on injector status as the only drug-related risk factor for HCV screening need to be reassessed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3.
福州地区吸毒人群高危行为特征和复吸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和复吸原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福州地区强制戒毒人员进行相关内容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870例吸毒人员中,男性占75.2%,女性占24.8%;年龄34.16 a±s0.247 a,26-40 a年龄段占到68.9%(599例);女性低龄吸毒情况比男性严重;86.3%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未婚、离异和丧偶者占61.4%;53.0%为无业人员。静脉注射(552例,占63.4%)和烟枪吸(277例,占31.8%)为主要滥用方式;30.4%(265例)的人回答有共用吸毒器具行为;23.7%(206例)的人有多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占40.8%(355例);失眠(113例,13.0%)、身体疲劳(57例,6.6%)、性功能降低(41例,4.7%)是产生复吸的主要身体因素;打发无聊时间(222例,25.2%)、消除烦恼(192例,22.1%)以及被人冷落歧视、破罐破摔(120例,13.8%)是产生复吸的主要心理因素;毒友影响(265例,30.4%)、旧的吸毒环境引发毒瘾(152例,17.5%)是产生复吸的主要社会因素。结论:福州地区吸毒人群中存在注射、共用注射器具、多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复吸是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对吸毒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和戒毒后的后续管理,建立家庭社区综合康复机制,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预防复吸。 相似文献
14.
云南和四川部分地区吸毒人群的性病艾滋病防治需求评估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目标地区吸毒人群的性病艾滋病防治需求 ,为制定符合当地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 :2 0 0 1年 3月 - 2 0 0 2年 4月 ,采用《性健康需求评估》实施方案中的定性访谈方法 ,分别在云南、四川选取大、中、小 6个试点地区 ,对当地吸毒人群进行深入访谈。每个地区分别对 5名市 /县 /区 /社区公安部门的关键人物进行定性访谈 ,每个点对 10名吸毒者的家庭成员进行个别访谈。结果 :(1)两省部分地区的吸毒者绝大部分使用的毒品为海洛因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合并多药滥用 ,大城市较中、小城市严重 ;(2 )在注射毒品者中普遍存在共用注射器的状况。但不同地区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有所不同 ;(3)注射器来源主要是私人诊所和药店 ;(4 )相当数量的注射毒品者不知道如何正确消毒注射器 ;(5 )不同地区的吸毒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性行为 ;(6 )社会歧视和耻辱感是导致戒毒后复吸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阻碍开展降低危害工作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结论 :通过开展针对目标人群的性健康需求评估 ,可为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方向、方法以及接触目标人群的方法与途径。性健康需求评估为研究与干预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个人自填问卷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使用包括酒类、香烟在内的精神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酒、香烟等精神药物的使用较为普遍。其中烟、酒的使用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五年级学生饮酒、抽烟率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P<0.05)。提示大学生中酒、香烟等精神药物的使用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美沙酮治疗门诊吸毒人群中HCV的感染率并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兰州市七里河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569名受治者采静脉血检测抗-HCV抗体,调查在治者的HCV感染率。结果:受治者总抗-HCV阳性率为24.96%,HCV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HCV感染率高,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对吸毒人群加强教育,使其改变吸毒方式或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小良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1):54-57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吸食新型毒品问题的相关态度,并就相关管理和矫治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情况》、《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应不应该戒毒》、《戒毒信心》问卷,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53%。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中认识到毒品对躯体有害者占18%,对精神有害者占8%,认为必须戒断者占8%;在自信心方面,认为能够戒断和一定能够戒断者占73%。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者在人口学特征、吸毒史、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和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数比例很高;与吸食传统毒品者比,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年龄较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建议对吸食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集中管理,矫治教育方式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