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柳氮磺胺毗啶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完全缓解32例,总有效率100.0%(35/35),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总有效率71.4%(25/3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完全缓解和有效的患者中,观察组4例复发,复发率11.4%,对照组13例复发,复发率5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西药治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甲硝唑与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确诊的80例B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甲硝唑)和对照组(克林霉素)各40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停药后分别于2周、4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2周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O%(2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0.0%(4/40),对照组复发率为27.5%(11/4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提高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克林霉索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继辉 《四川中医》2008,26(7):79-80
目的:观察清经散联合黄体酮治疗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对月经先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清经散加味同时用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只用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用药3个周期后有效率及远期有效率。结果:治疗组32例,痊愈15例(46.87%),显效11例(34.37%),有效5例(28.13%),无效1例(3.12%),总有效率96.87%,其中远期疗效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痊愈6例(20%),显效9例(30%),有效12例(4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其中远期疗效有效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经散联合黄体酮治疗月经先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亚伟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96-209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昌平区中医院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2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1.8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随访1年后,复发8例,复发率为12.50%,对照组复发22例,复发率为34.3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中医辨证推拿治疗)和对照组37例(常规推拿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7.29%(36/37),对照组的为89.19%(33/37),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加味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国良 《河南中医》2010,30(1):23-24
目的:观察加味小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d,螺杆菌阳性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0.5g/d。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胃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并在疗程结束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两组胃镜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2.12%,对照组复发率为38.7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小建中汤可愈合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溃疡面,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整复手法治疗,治疗10次结束及2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6.7%和66.7%,对照组分别为10.0%和4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复发率10.0%(2/20),优于对照组的75.0%(9/12)(P<0.05)。结论: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有1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3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西医激素、抗生素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有50例(60.24%),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显效有33例(39.76%),总有效率为71.08%。且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维生素C、肌苷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安全性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后患者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无复发,治疗组复发率为8.3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后6月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6.77%,对照组复发率28.0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先进行湿热内蕴证清肠化湿,待病情缓解,应用中医序贯法进行清肠扶正治疗;对照组应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患者(2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8.6%)低于对照组(34.3%),以上结果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并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OO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分期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瞄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的改善效果方面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紫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复发率低,紫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下肢丹毒患者中药内外合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丹毒患者中药内外合治能够显著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有效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肠易激综合症应用不同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显著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治疗效果好,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案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3年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病症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上,治疗效果明显,恢复后病症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较对照组22%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显效时间与总有效率两方面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32.6%,对照组复发31例,复发率为72.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较西医治疗更能缩短病程且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骨节Ⅱ号方胶囊治疗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大骨节病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A 50例、对照组B 51例共3组,分别予12服大骨节Ⅱ号方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抗骨增生片.以上各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观察半年.结果:3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76例经临床及结肠镜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巴柳氮加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西药对照组给予单纯巴柳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有效病例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在临床综合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动态观察治疗后4周、8周、3个月及随访的症状积分,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12个月后随访时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UC在临床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巴柳氮组,在抗复发方面更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镇静等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改善机体机能状态,有效缓解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