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治疗晚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例晚期肝硬化Ⅲ期压疮病人分为实验组(9例11处),对照组(10例,10处)实验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碘伏与凡士林油纱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7±2.35)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4.62±3.14)d,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能够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应用水胶体敷料可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自制中药膏剂愈溃灵联合施乐辉医用产品(苏州)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痊愈妥黏性敷料治疗Ⅱ期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痊愈妥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2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清创、红外线照射及定时翻身等护理方法;痊愈妥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应用痊愈妥黏性敷料外贴,每3d更换1次;综合护理组在痊愈妥护理组的基础上应用愈溃灵外涂压疮创面。观察3组患者14d内压疮的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愈合时间,并计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经过14d治疗,综合护理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17):痊愈妥护理组中治愈者的愈合天数较常规护理组显著缩短(P〈0.05);综合护理组中治愈者的愈合天数则较痊愈妥护理组进一步缩短(P〈0.05)。结论:采用愈溃灵联合痊愈妥黏性敷料的护理措施对Ⅱ期压疮具有良好疗效,包括患者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蜂蜜敷料联合TDP照射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66例压疮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换药清洁后,用甲硝唑溶液湿敷患处,外敷无菌纱布。观察组34例常规换药清洁后,用蜂蜜敷料联合TPP照射,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8.2%,对照组治愈率26.1%,P〈0.05;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8.1%,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蜂蜜敷料联合TDP照射治疗Ⅲ期压疮效果满意,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液联合雷火灸治疗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临床II-IV期压疮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各期压疮均在无菌操作下常规清洁创面及周围皮肤。II期压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III期和IV期压疮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除厌氧菌,再用生理盐水将过氧化氢冲洗干净,坏死组织须先行清创处理。创面清洁消毒后,以无菌纱布湿透复方黄连液敷在创面上,进行雷火灸30min。对照组:按常规对压疮创清创处理后,湿敷复方黄连液,换药1次/d。结果:治疗组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液湿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压疮,效果优于单纯黄连湿敷。  相似文献   

5.
生肌红粉膏治疗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子夫  袁亮  邱剑锋  李国栋 《新中医》2005,37(11):53-54
目的:观察生肌红粉膏在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换药初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换药初期应用生肌红粉膏纱条外敷,待腐肉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26例应用生肌玉红膏换药。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2组患者均获痊愈。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14天创面愈合率〉75%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能缩短愈合时间。结论:术后初期应用生肌红粉膏换药能明显促进感染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与康复新、湿润烧伤膏合用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0例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先采用3%过氧化氢、0.9%的氯化钠注射液、2%的碘伏做常规清创处理,观察组清创处理后用康复新喷于创面2~3喷/次,再用点燃艾条灸创面10~15 min,外敷湿润烧伤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换药1次灸1次;对照组经清创处理后喷康复新于创面,待干5~10 min,外敷湿润烧伤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2组患者均每天换药1次,纱布脱落或潮湿随时更换.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压疮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2组临床疗效和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与康复新、湿润烧伤膏合用治疗压疮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孙健  李巧兰 《山西中医》2011,27(4):24-2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供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头颅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供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改善脑组织供血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3例)和立普妥组(44例),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CRP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斑块明显缩小(P〈0.05)。通心络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立普妥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抗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有关。  相似文献   

9.
金因肽与湿润烧伤膏合用治疗压疮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金因肽与湿润烧伤膏合用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72例压疮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先清洗疮口,然后用金因肽喷剂喷于疮面,2~3喷/次,待10min后将湿润烧伤膏外敷疮面并包扎,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35例进行疮口清洗后即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创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2.9%(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因肽与湿润烧伤膏合用治疗压疮效果理想,能有效地促进疮面修复,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通心络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刺、他汀类降脂药等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个月后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副作用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社区冠心病的疗效和对脉搏波波速(PwV)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住院收治的本社区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0%。同时两组的脉搏波波速的改善也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单独应用西医药效果明显。通心络胶囊有改善动脉硬化作用,应用于社区冠心病二级预防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通心络胶囊,3次/日;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均为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脂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6%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1),两组甘油三酯(TC)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高密度酯蛋自胆固醇(HDL-C)有逐渐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期间,心绞痛(AP)、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脑卒中、心肌梗死(MI)、心源性死亡、需再住院治疗亦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联用通心络胶囊或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能有效调脂,但治疗组在调脂、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恢复、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转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连续入选60例冠心病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均大于120u/L;随机分两组,各30例,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5mg/次,1次/晚,通心络胶囊(河北以岭药业生产),3粒/次,3次/d,持续6个月的治疗;进行10个月临床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0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的血脂及 hs-CRP 等血液指标,急性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转氨酶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氨酶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及hs-CRP,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再住院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通心络胶囊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40mg常规基础治疗,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4粒/次,每天3次。治疗2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及客观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脑血流状况,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LVEF和6min步行试验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LVEF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消心痛,观察组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疮疡阳证患者 30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76 例,采用内服自制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 128 例,采用青霉素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4.8% ,对照组有效率 78.9%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内服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疮疡阳证临床有效率较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芪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芪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芪骨胶囊试验组472例,仙灵骨葆对照组232例。结果:①Ⅱ、Ⅲ期临床试验表明芪骨胶囊起效快。②Ⅱ期临床试验两组Ward三角骨密度值及骨峰值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Ward三角骨密度值及骨峰值百分比比较,试验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Ⅲ期临床试验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测量值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芪骨胶囊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起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AF患者30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通心络胶囊0.52g,3次/日,阿司匹林300mg/d;华法林组100例,予华法林1.25mg/d~5.00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阿司匹林30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随访5年,以脑栓塞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脑栓塞年发病率;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为5.0%,华法林组2.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5.6044,P〈0.05),阿司匹林组为8.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6.4864,P〈0.05)。华法林组有4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18例出现上腹痛、恶心,8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16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脑栓塞的远期效果不如华法林,但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林治疗的NVAF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拴塞并发症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