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大鼠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雌性成年(9-10周龄)未孕SD大鼠,体重190-21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异方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最终纳入10只大鼠。大鼠在第3个动情期时采用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建立E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内异方治疗组给予内异方水煎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给药4周。治疗结束后,解剖异位内膜,采用HE染色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异位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与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内异方改善EM大鼠的异位内膜病理学结构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内异方抑制EM大鼠的异位内膜组织的VEGF、HIF-1α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但促进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内异方具有改善大鼠EM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HIF-1α和NF-κB蛋白表达并促进PTEN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BSHXR)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建立EMS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SHXR高、中、低剂量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每组10只。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EMS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显著增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CD31阳性细胞数量增加,VEGF、MMP-9 mRNA水平升高,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被活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BSHXR可缩小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CD31阳性细胞数量,降低VEGF、MMP-9 mRNA表达水平,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BSHXR对大鼠EMS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NF-kB、Caspase-3、Bcl-2、Bax、HIF-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内异方对EMs大鼠异位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手术复制模型后结合人工干预刺激建立瘀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常氧内异方低剂量组、常氧内异方高剂量组、缺氧内异方低剂量组、缺氧内异方高剂量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4周后,对比观察用药过程中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取异位组织采用HE染色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EMs大鼠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NF-kB、Caspase-3、Bcl-2、Bax、HIF-1α的表达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内异方能减少异位病灶的血供、减少腺体形成、降低炎细胞浸润等来缩小异位病灶,改善盆腔粘连。②与模型组相比,常中高组大鼠异位内膜中Hif-1α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与模型组相比,常中低组、散结镇痛胶囊组Ems大鼠Hif-1α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常中高组显著降低(P < 0.01);④与模型组相比,其他各组Ems大鼠异位内膜中Caspase-3、Bax/Bcl-2水平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异方可能通过下调NF-kB、HIF-1α、增强Caspase-3、Bax/Bcl-2表达,促进异位细胞凋亡来阻断异位内膜的增殖,缩小异位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桂枝茯苓丸低、高剂量组(4.13,8.26 g·kg-1)、孕三烯酮组(阳性对照,0.23 g·kg-1)。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RT-qPCR检测异位内膜中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桂枝茯苓丸显著抑制异位内膜中PCNA,CD31的表达,降低腹腔液中VEGF的水平(P<0.05)以及异位病灶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管生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养血化瘀消癥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雌性SD大鼠,除正常组10只大鼠外,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血化瘀消癥汤高、中、低剂量组(12,8,4 g·kg-1)和孕三烯酮组(0.05 g·kg-1),每组10只。分别ig给药28 d后,采集病灶组织标本,观察养血化瘀消癥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体积的抑制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异位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VEGF,VEGFR-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较模型组明显抑制,各给药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VEGF和VEGFR-1 mRNA及蛋白表达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养血化瘀消癥汤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发展,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调控病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红英  李新  许浚  张铁军  李卿  欧阳冬生  徐旭 《中草药》2022,53(19):6101-6107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研究清开灵口服液防治肺部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清开灵口服液低、中、高剂量(4、8、16 mL/kg)组和头孢氨苄(175 mg/kg)组,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1次/d,连续6 d。给药同时进行造模,肺部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液造模3 d,对照组肺部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肺泡组织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菌落培养和计数;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缓激肽(bradykinin,BK)、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及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1,COX-1)、COX-2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p65(phosphorylated p65,p-p65)、p65、磷酸化NF-κB抑制因子(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NF-κB,p-IκB)和IκB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口服液组大鼠全血及BALF中经培养后的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0.01);血清中IL-1、IL-2、IL-6、IL-10、TNF-α、BK、MCP-1水平及COX-1、COX-2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0.01);肺实质中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及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等现象明显减少;肺组织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p65/p65和p-IκB/I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 清开灵口服液具有抑制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肺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诚  谈忠  徐立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9):665-667
 目的 观察芍红消结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组织基质金属酶(MMP-2 mRNA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EMs大鼠模型的异位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结果 芍红消结颗粒小剂量组抑制异位内膜体积增长(P<0.05,降低异位内膜质量(P<0.01,减少异位组织MMP-2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芍红消结颗粒可通过降低EMs大鼠异位组织MMP-2 mRNA的表达,达到治疗EMs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Rho家族重要成员(RhoA,RhoB,RhoC)的mRNA表达,初步探讨Rho家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异位内膜组织Rho家族的mRNA表达。 结果: RhoA,RhoC mRNA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结果比较P<0.05,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RhoB的mRNA表达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没有差异性。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可能与RhoA,RhoC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探讨乌丹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丹丸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中成药组和西药组,采用冰水浴联合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处死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炎性因子的表达评估炎症;其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TNF-α、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CD206)转录水平评价巨噬细胞极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iNOS、Arg1蛋白的表达佐证巨噬细胞极化。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TGF-β,IL-4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iNOS、TNF-α、p-p38 MAPK、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明显升高,iNOS、TNF-α、MAPK、ERK mRNA水平明显升高,Arg1、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异位内膜组织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Arg1阳性细胞数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IL-1β、TGF-β,IL-4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尤为明显(P<0.05),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及中成药、西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iNOS、TNF-α、p-p38 MAPK、p-ERK蛋白明显降低,iNOS、TNF-α、MAPK、ERK mRNA水平明显降低,Arg1、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及中成药、西药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iNOS细胞阳性数量明显降低,Arg1蛋白阳性数明显升高(P<0.05,P<0.01),乌丹丸低、中、高剂量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结论 乌丹丸可以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炎性反应,减少TNF-α、IL-1β、IL-4、TGF-β炎性因子的表达,促使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其机制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D34、CD54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的关系,以期探讨EM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6例EMS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经病理证实为腹膜型EMS 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例,子宫腺肌症9例,同期选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测定2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CD34、CD54的表达。结果 HIF-1α、CD34、CD54在腹膜型EMS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子宫腺肌症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CD34、CD5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可能在EMS异位病灶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推测内异症的发生与局部病灶缺氧有关。且HIF-1α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以促进内异症组织血管生成;HIF-1α与CD54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HIF-1α可加强异位内膜细胞的黏附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异位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氯化钴(CoCl2)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缺氧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Cl2模型组(200 mmol·L-1)、鳖甲煎丸低(0.55 g·kg-1)、中(1.1 g·kg-1)、高(2.2 g·kg-1)和扶正祛瘀胶囊组(0.56 g·kg-1扶正祛瘀胶囊)。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与HIF-1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IF-1α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CoCl2刺激24 h后,RAW264.7细胞增殖受抑制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相应含药血清处理24 h后,各用药组能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IF-1α、IL-1β、IL-6 mRNA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处理后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巨噬细胞中HIF-1α、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IF-1α及M1巨噬细胞表型蛋白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巨噬细胞表型蛋白IL-10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组HIF-1α、IL-6、TNF-α蛋白表达降低(P<0.05),CD163、IL-10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磷酸化(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β(p-IKKα/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组NF-κB p65、p-NF-κB p65、p-IKKα/β、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促进HIF-1α和NF-κB p65的入核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和扶正祛瘀胶囊组能抑制HIF-1α和NF-κB p65的入核表达。结论 鳖甲煎丸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缺氧环境下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损伤,从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HIF-1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丝蛋白(NFP)及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及其两种中医证候(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中的表达,以及二者在EMT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取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各6例EMT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及6例正常妇女的在位子宫内膜,共5组,30例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组标本中NFP、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NFP在气滞血瘀证在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在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气滞血瘀证异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证候组在位内膜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两证候组异位内膜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②COX-2在气滞血瘀证在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在位、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气滞血瘀证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证候组在位内膜组间比较及异位内膜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③NFP和COX-2在所有EMT患者在位内膜组的表达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所有异位内膜组的表达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FP及COX-2在EMT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可能成为EMT的诊断标志物,为其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其中NFP在EMT不同证候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能作为EMT不同证候的特异性蛋白。NFP和COX-2在EMT患者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郑东翔  钟喨  黄智峰  曾建峰  吴松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43-1448
[目的] 探讨芍药甘草汤灌肠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C)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芍药甘草汤组,每组10只。采用氯胺酮连续腹腔注射12周建立KC模型。芍药甘草汤组给予芍药甘草汤水煎剂灌肠治疗,以左氧氟沙星为阳性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灌肠治疗,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处理,每日1次,持续4周。治疗结束行膀胱尿动力学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膀胱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压力及膀胱顺应性变化情况;疼痛检测比较各组大鼠疼痛阈值;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TransAMTM ELISA法检测NF-κB p65、Nrf2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及膀胱顺应性明显降低,最大膀胱内压明显升高,疼痛阈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药甘草汤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6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大鼠膀胱组织中NF-κB p65、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Nrf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同时降低了NF-κB p65的活性,增高了Nrf2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能够通过调控NF-κB/COX-2/Nrf2信号通路抑制KC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膀胱功能,减轻膀胱组织损伤,从而起到治疗K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气滞血瘀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从60只SPF级雌性未孕健康SD大鼠中随机抽取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采用复合因素法构建气滞血瘀型EMT大鼠模型。从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中随机抽取30只分为模型组、甲羟孕酮组(0.416 mg·kg-1)及膈下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4.063、8.125、16.25 g·kg-1),每组6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通过大鼠病理学变化、异位灶体积反映大鼠造模情况及膈下逐瘀汤对EMT大鼠的影响;取各组内膜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IHC)检测各组大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F-κB、MMP-9、VEGF、Bax mRNA表达。结果 治疗后,膈下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甲羟孕酮组异位灶体积明显缩小;镜下病理观察可见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大鼠子宫内膜结构完整,腺体及间质细胞生长良好,腺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胞浆丰富呈高柱状;间质细胞分布均匀,血管丰富,呈梭形。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以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为主,异位内膜上皮细胞呈短柱状,部分为假层状,细胞形态不完整,间质细胞和腺体的数量减少,部分腺体呈圆形,蜕膜发育不良。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NF-κB、VEGF、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膈下逐瘀汤中、高剂量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膈下逐瘀汤各剂量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NF-κB、VEGF、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异位内膜比较,膈下逐瘀汤中、高剂量组异位内膜中NF-κB、MMP-9、V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具有抑制气滞血瘀型EMT大鼠异位内膜组织扩大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干预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所介导的免疫抑制、改善炎症反应、阻断微血管新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萎胃通调汤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通调汤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胃复春组6组,每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CAG大鼠模型。经组织病理学检测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18、9、4.5 g·kg-1·d-1的萎胃通调汤及0.45 g·kg-1·d-1胃复春水溶液,12周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CAG相关病理学表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分析大鼠胃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AG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排列和形态极不规则,伴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固有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约48.4%出现肠上皮化生表现。萎胃通调汤处理后显著改善CAG大鼠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与肠化生等病理改变,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环氧合酶2(COX-2)、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10、IL-8α、IL-8β mRNA及COX-2、NF-κB p65、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萎胃通调汤及胃复春干预后CAG大鼠胃黏膜组织COX-2、NF-κB p65、IL-1α、IL-1β、IL-10、IL-8α、IL-8β mRNA及COX-2、NF-κB p65、IL-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其中萎胃通调汤高剂量组相应指标表达水平接近正常组。结论 萎胃通调汤能改善甚至逆转CAG大鼠病变胃黏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萎胃通调汤下调CAG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 48只动情周期正常的SD雌性大鼠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3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灌胃,给药4周。测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HE染色观察异位内膜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前模型组与治疗组异位病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异位病灶体积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异位病灶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1),治疗组异位病灶体积小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异位病灶中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能够明显缩小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体积,可能与减少了HIF-1α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榆栀止血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异位内膜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孕三烯酮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细胞表达),以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L-6、TNF-α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孕三烯酮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中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降低(P0.05),且榆栀止血颗粒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榆栀止血颗粒高剂量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榆栀止血颗粒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内膜血管生成,减轻炎性反应,进而减小其异位内膜体积,可能通过阻滞PI3K/Akt信号传导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坤宁颗粒对痛经模型大鼠COX-2/PGF通路、内分泌激素、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颗粒(3.5 g/kg)阳性对照组、坤宁颗粒低(1.4 g/kg)、中(2.8 g/kg)、高(5.6 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建立痛经模型,第1、10天灌胃戊酸雌二醇每只0.2 mg,第2~9天每只0.1 mg,从第5天各给药组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每日1次,第10天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缩宫素每只10 U。观察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前列腺素F(PGF)、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雌二醇(E2)、孕酮(PROG)、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受体(PTGER2)、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增加,大鼠血清中PGF、E2、IL-1β、IL-6、TNF-α、MDA水平和子宫组织COX-2、ER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血清PGE2、β-EP、PROG、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子宫PTGE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子宫组织可见明显充血、水肿。与模型组相比,坤宁颗粒可以显著降低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和血清中PGF、E2、IL-1β、IL-6、TNF-α、MDA水平,升高PGE2、β-EP、PROG、SOD、GSH-Px水平,显著抑制子宫组织COX-2、ERα蛋白表达,升高PTGER2蛋白表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坤宁颗粒对痛经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OX-2/PGF通路和PGE2、β-EP、E2、PROG等内分泌激素、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化瘀解毒方(HYJD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粪便代谢物和异位病灶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CO),子宫内膜异位症组(EM),化瘀解毒方组(CM),CO和EM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M组予HYJDP汤药灌胃。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上清中代谢物,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筛选重要差异代谢物;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并用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之间关联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肠壁组织、血清及腹腔液中脂多糖(LPS)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中波形蛋白(Vimentin)和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 HYJFD能够恢复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肠道菌群紊乱代谢物水平,以homoveratric acid,melilotoside C和physapubescin 3种代谢物水平恢复为特征,homoveratric acid,melilotoside C和physapubescin EM分别与CO,CM比较时变量权重值(VIP)值均超过2且ROC分析中AUC值均>0.9。与EM组比较,HYJDP能够恢复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肠道菌群中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Lactobacillus,Blautia等物种丰度(P<0.05)。EM组腹腔液上清LPS水平明显高于CO组(P<0.05),并明显高于CM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灶Vimentin 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HYJFD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肠道内环境,降低体内LPS水平,减轻异位灶纤维化,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补肾温阳化瘀方治疗内异症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SPF级雌性大鼠复制腹膜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补肾温阳化瘀方高剂量组(16只)、低剂量组(16只)、丹那唑组(16只)、模型组(17只),并设对照组(12只)。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异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异位内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因子-1(GLUT-1)的表达,并比较治疗前后异位灶体积变化。 结果: 补肾温阳化瘀方高、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灶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以补肾温阳化瘀方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HIF-1α,GLUT-1在模型组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对照组在位内膜相比显著升高(P<0.01);补肾温阳化瘀方高、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均能够显著抑制HIF-1α,GLUT-1的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差异,且以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显著,低剂量组次之;丹那唑组与补肾温阳化瘀方高剂量组比较抑制效果有差异(P<0.05)。 结论: 补肾温阳化瘀方可能通过抑制HIF-1α与GLUT-1的表达达到治疗内异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