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早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钊  高瑛瑛  王素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418-1419
目的: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从2002年起在本院进行规范治疗的3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进行随访观察,满2岁时评价其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智力)水平。结果:发现治疗越早,预后越好,患儿2岁时的智力(发育商)、身长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尽力做到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7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分为3组:早期干预组除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外,还施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常规治疗组只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未正规治疗组指未正规服用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或6个月以后服用药物,未进行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上述儿童1岁时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测验,体格检查方面包括身高、体重及头围的测量;智能测验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进行评分。结果:体格方面:早期干预组儿童体重、身高略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儿童头围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两组儿童体重、身高及头围均高于未正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智能发育方面评分:早期干预组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高于未正规治疗组。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体格及智能低下的发生率,早期教育可明显提高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的智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密云区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5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儿童1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甲状腺功能、体格生长发育指标,采用Gesell发育商评估两组综合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值,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估两组行为能力。结果观察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高于对照组,体重、身高、头围、坐高和骨龄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智商与正常儿童无差异,但存在一定行为问题,同时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落后于正常儿童。临床应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65-866
目的探讨延续系统化母乳喂养与产后健康教育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产妇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进行延续系统化母乳喂养与产后健康教育9个月。结果观察组在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再次住院率、母乳喂养率、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乳腺炎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延续系统化母乳喂养与健康教育,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产妇的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分析哈尔滨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与治疗状况。方法新生儿出生喂奶48小时后,采取足跟血。滴渗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检测血片中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对两次阳性者采静脉血用免疫发光法查FT3、FT4、TSH浓度。如TSH值增高、FT4值降低。结合临床症状、B超检查即可给予确诊。结果哈尔滨市自1999年6月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工作以来,截止到2005年10月共筛查新生儿17万人次。确诊CH患儿34人,发病率为0.2‰。34名患儿经用药、常规治疗,目前患儿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均在正常范围内。讨论新生儿筛查能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除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外,对高胆红素血症也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共筛查681 289例,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43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病率为0.064%.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中发生高胆红索血症128例,占29.29%.在光疗24~72 h检测血清胆红素均恢复正常.经随诊6个月至10年,其体格、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结论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外,对黄疸应予以干预治疗,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2例确诊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临床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血清中FT_3为(4. 87±0. 41) pmol/L、FT_4为(13. 57±1. 95) 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 TSH为(2. 65±0. 20) m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 05);治疗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17. 23±5. 81) d,静脉营养时间(11. 38±2. 95) d,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11. 08±2. 1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儿体质量增长(19. 47±4. 26) g,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 05);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患儿诊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筛查中心确诊并随访3年以上的158例CH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对筛查阳性可疑患儿召回后抽静脉血检测TSH、FT3和FT4水平,确诊后即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优甲乐)口服治疗,并定期复查TSH、FT3和FT4,根据血激素水平相应进行个体化的药物剂量调整,并予以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及对智能与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58例中,59例经优甲乐替代治疗2~3年后,停药观察6~12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考虑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终止治疗,余99例随访期间优甲乐剂量随年龄增长而渐加量,目前仍继续治疗。随访治疗中,除3例智能发育稍落后外(1例自行停药,2例确诊时临床症状明显),其他患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均在正常范围。[结论]CH治疗随访后评估发现有一部分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采用优甲乐口服治疗既安全又有效。早期干预及规范的治疗和随访,完全能保证患儿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智力低下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收治的智力低下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3、6个月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88.80±7.4)、运动发育指数(87.31±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1.99±5.4)、(74.3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91.93±11.2)、运动发育指数(88.40±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30±9.0)、(76.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智力低下患儿,系统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机能,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父母对疾病认识及配合度直接影响患儿治疗效果。本研究调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父母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以期达到更佳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01-01-2019-01-31收治的8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父母进行随访,调查患儿父母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认知度,患儿用药和复查情况。结果父母遵医用药率为91.25%,定期复查率为86.25%,按时体能训练率为78.75%。不同年龄患儿的父母遵医用药(χ~2=2.595,P=0.337)、定期复查(χ~2=0.237,P=1.000)和按时体能训练(χ~2=1.023,P=0.6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父母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75.92±5.34)分,健康教育认知评分为(74.86±4.67)分,生活常识评分为(65.71±7.35)分,发生机理评分为(64.30±4.55)分,铺助检查评分为(66.34±6.43)分,随诊观察评分为(56.31±6.40)分,治疗用药评分为(68.38±5.47)分。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父母对治疗依从性较高,对疾病的发生机理、辅助检查、随诊观察和生活常识等知识需求迫切,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患儿父母对配合治疗政策实施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为先天性甲减患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低患儿共43例随访至2周岁,记录患儿的身高、体重以及可能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的因素,采用WHO提出的0~5岁儿童体格发育BMI标准对入选对象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评价.结果:43例中6.98%为体格发育消瘦,51.16%的体格发育正常,41.86%体格发育为超重或肥胖.相比于正常儿童,甲减患儿的体重、身高偏高,女性患儿与正常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以内接受治疗的甲减患儿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低于30天以后接受治疗的患儿,正常率高于30天以后接受治疗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时服用不同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确诊时不同FT3、FT4、TSH水平的甲减患儿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甲减患儿体格发育异常以超重肥胖为主,治疗时间影响先天性甲减患儿的体格发育,及早对新生儿甲减患儿进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应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及对患儿家属的影响,为高危儿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入住NICU的高危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高危新生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分别于干预12、24个月评估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检测肌张力,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评估高危儿家属干预认知、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危儿12个月体质量为(10.58±0.94)kg高于对照组高危儿的(9.83±0.8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和24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95.48±7.29)分、(106.33±9.90)分和(97.58±7.97)分、(108.49±10.28)分,均高于对照组高危儿的(90.32±7.08)分、(100.24±9.71)分和(91.13±8.11)分、(102.75±1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肌张力异常4例(10.0%)低于对照组高危儿的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认知水平、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88.26±9.07)分、(92.39±9.41)分和(95.40±8.33)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70.63±9.14)分、(74.56±9.30)分和(80.21±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提高了高危儿家长早期干预认知水平、随访依从性和满意度,对于促进高危儿智力发育及防治智力低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出生于天津市并于该院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0 d~6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个月~1岁零8个月。一经确诊即服药治疗,于3岁时门诊随诊,记录两组儿童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数据、首次服药剂量及甲状腺功能(T_3、T_4、FT_3、FT_4、T_SH)等指标,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身高体重等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平均骨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T_3、T_4、FT_3、FT_4、T_SH)也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骨龄与首次服药剂量及患儿体内的FT_3、FT_4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儿童虽然生长发育较为落后,但若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患儿往往预后恢复良好,且其发育水平的高低与首次服药剂量及患儿体内的FT_3、FT_4水平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婴儿体格发育及精神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心血管科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50例婴儿为对照组。分别计算两组婴儿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及发育商(DQ)等,对比两组婴儿体格发育及精神发育状况。结果病例组发生生长迟缓的婴儿18例,发生率为36%,与对照组的18%相比显著升高(P0.05);病例组发生低体重的婴儿有28例,发生率为56%,与对照组的16%相比显著升高(P0.05)。病例组发生营养不良的儿童15例,发生率为30%,与对照组的10%相比显著升高(P0.05)。病例组发生精神发育低下的儿童有31例,发生率为62%,与对照组的30%相比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存在明显的体格发育及精神发育落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对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7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智力、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变化及体格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10 d、20 d、30 d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患儿1个月后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头围、体重、身高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可有效促进其智力、体格发育,提高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是一组在胚胎或出生前后期,甲状腺轴发生、发育和机能代谢异常,导致出生后甲状腺机能减退,进而造成脑和体格发育广泛受损的症候群综合症,是导致新生儿智力低下、身体发育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患儿如能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则可健康成长。为此,甲低的筛查已成为当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检出情况及早期干预对其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筛查并确诊的50例CH患儿为实验组,按照1∶1配对选择正常婴儿为对照组,均给予早期综合促进指导,定期监测体重、身长、智力、运动发展指数.结果 5年间大连市CH(不包括高TSH血症)发病率0.22‰(1∶4 544),确诊及治疗年龄为8~53天,经过早期综合促进干预,CH患儿周岁体重均值(10.11±0.93)kg、身长均值(75.63±2.21)cm及智力发育指数(102.90±8.10)、运动发育指数(101.60±8.70)与正常同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1.03、1.23和1.34,均P >0.05).结论 早期治疗加以实施早期综合促进有助于CH患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甲状腺球蛋白基因(TG)筛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患儿诊断并早期干预疗效,分析患病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3例患儿,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30 d(n=25例)组和≥30 d组(n=18例),进行TG筛查及早期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影响因素。结果:43例CH患儿中筛查出TG突变36例(83.7%),7例(16.3%)未检出。30 d组CH患儿6月时发育商(DQ)(95.81±4.12)值高于≥30 d组患儿,两组CH患儿在1岁、2岁时自身DQ值比较未见变化(P0.05),但30 d组高于≥30 d组(P0.05)。30 d组CH患儿体重在6月(7.84±0.48)kg、1年(11.31±1.06)kg、2年(13.16±1.55)kg时均大于≥30 d组患儿,身长在6月(68.25±2.46)cm、1年(76.47±2.11)cm、2年(90.39±2.43)cm时均大于≥30 d组患儿(均P0.05)。两组CH患儿在6月、1岁、2岁时血清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无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孕妇年龄≥35岁、妊娠期并发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家族史以及用药史均为CH患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TG基因突变在CH患儿中检出率较高,可帮助CH患儿病因诊断。早期治疗干预有助于患儿生长发育。孕妇年龄、妊娠期并发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家族史以及用药史等为CH患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9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CH患儿39例,按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39例对照组(年龄6~18个月),39例观察组(年龄1.5~6个月)。均给予患儿优甲乐治疗,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智力水平、甲状腺功能。结果:比较两组出生时身高、体重、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观察组身高、体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观察组智力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生长、智力发育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的116例先天性甲低患儿,详细记录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骨龄、甲状腺扫描及体格智力检查。【结果】66.38%的患儿在出生3个月内出现甲低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出现症状越多,病情越严重,多症状组患儿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患儿,需终生治疗的可能性大,近20%患儿经过正规治疗后仍可能出现智能发育落后。【结论】先天性甲低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作用,对于婴幼儿早期出现较多临床表现的患儿应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