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其对尿毒症患者心肌的受累程度进行临床评估时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被选为病例组(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60例)。使用分层应变技术来测量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圆周应变峰值(CS),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左室心肌LS与CS均为心内膜下层心肌峰值较高,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心尖段峰值较高,且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各层心肌LS、GLS及△GLS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中,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尿毒症患者60例(病例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层应变技术测量左室两腔、三腔及四腔心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圆周应变峰值(CS)及各个切面心肌整体纵向、环向分层应变的平均值(GLS、GCS),计算各个应变之间的差值,得到左室各层心肌整体纵向、环向分层应变跨壁应变梯度(△GLS、△GCS),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差异。结果两组LVEDV、LVESV、LVPW、IVS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左室心肌GLS均表现为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最大,且由内至外逐层递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室各层心肌GLS及△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各层心肌有所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CS、GCS及△G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在LVEF降低之前就已存在左室心肌与收缩功能的损伤,全层心肌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心内膜下心肌功能受损最为严重。STI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对收缩早期左室心肌运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179例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左室心肌按18节段法进行划分,按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所有心肌节段分为4组:对照组(狭窄率=0),轻度组(狭窄率<50%),中度组(狭窄率≥50%~<75%)和重度组(狭窄率≥75%)。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获得左室壁内、中、外层和全层心肌各18节段纵向预拉伸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re-Stretch peak Strain, LPSS)和圆周预拉伸峰值应变(Circumferential Pre-Stretch peak Strain,CPSS)数据。结果 内、中、外层以及全层心肌LPSS和CPSS峰值出现于收缩早期,测值对照组为正值,轻度组最高(P均<0.05),中度组/重度组最低(P均<0.05)。结论 正常左室心肌在收缩早期会有微幅拉伸运动,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收缩早期心肌拉伸运动会加强,之后随着冠脉病变加重而逐渐减弱、消失甚至可能出现被动拉伸;斑点追踪技术是研究左室心肌运动无创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探讨二维纵向应变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28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和四腔观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除外6个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节段的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无论正常组还是冠心病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明显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SL18与SL1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表明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8%,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74.1%;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7.8%,敏感性为81.7%,特异性为85.6%。SL12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与SL18接近,但特异性较SL18明显增高。结论 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12节段的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较18节段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2)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测定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SL)评价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65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左室不同构型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LVN组,35例)和左室肥厚组(LVH组,30例),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常规心脏数据测量后,应用STI获取所有患者心尖位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SSL。结果三组间患者心肌各层SSL均保持梯度特征,即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心内膜下心肌SSL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SSL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N组比较,LVH组心内膜下心肌SSL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受累程度不同,STI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 相似文献
6.
<正>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是指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追踪心肌回声斑点的运动轨迹,自动计算出斑点的参数。左心室心肌扭转指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沿左心室长轴的旋转运动,其可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本研究应用STI评价左心室心肌扭转和旋转角度在健康人群中的特征,并分析其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 相似文献
7.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心肌纵向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左室局部及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3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3个月行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及四腔观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s)、各切面收缩期峰值整体应变(GSL)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SL-Avg).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中基底段至心尖段纵向应变递增,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冠心病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明显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术前心肌缺血节段SLs、GSL减低(P均<0.05);冠心病组术后3个月相应节段的SLs、GSL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均<0.05).GSL-Avg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良好的一致性(r=0.85).结论 STI技术可定量、客观地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变化,为CABG疗效评定和冠心病预后判定提供了一种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估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 对34名正常人进行左心室心肌二维、三维图像采集,通过二维图像获取左心室心肌收缩末期17节段纵向应变(LS)、18节段环向应变(CS)及径向应变均(RS),通过三维图像获得面积应变(AS)、LS、RS及CS。结果 3D-STE与2D-STE的LS和CS均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大,RS均逐渐减。与2D-STE相比,3D-STE测得的LS较小,CS较大(P均<0.05)。3D-STE所测的AS与LVEF相关性最强(r=-0.720,P<0.05)。3D-STE获取图像及脱机分析时间明显少于2D-STE(P均<0.05)。结论 3D-STE是更全面、省时、高效的应变测量方法。作为3D-STE的新型应变参数,AS能更全面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及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运动及应变功能. 方法 选取本院维持性血透(血透组)及行血透前准备的尿毒症患者(透前组)各1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圆周及径向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收缩期峰值应变(ε). 结果 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的纵向基底段及中间段Vs及V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段Vs分别为(4.36±1.24) cm/s、(5.20±1.78) cm/s、(6.12±2.63) cm/s;中间段Vs分别为(4.00±1.34) cm/s、(4.16±1.48) cm/s、(4.79±1.61) cm/s],透前组Vs降低更明显.圆周及径向运动速度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前组和血透组纵向ε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圆周及径向ε仅透前组降低. 结论 尽管LVEF正常,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局部运动和应变功能仍受损,维持性血透可能部分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收缩同步性,探讨其在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早期心肌毒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表柔比星化疗。分别于化疗前2周及化疗1、2周期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采用EchoPAC软件分析患者左室心肌内膜、心肌外膜、整体纵向应变(endoGLS、epiGLS、GLS)、环向应变(endoGCS、epiGCS、GCS)及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获取纵向、环向及径向整体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c-SD、Tssr-SD)和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c-Dif、Tssr-Dif),以及纵向、环向及径向延迟指数(LSDI、CSDI、RSDI)。结果患者化疗1周期及化疗2周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d、E/e及LVEF未见明显变化,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1周期与化疗前比较,患者GLS、endoGLS、epiGLS、endoGCS、GCS、epiGCS及GRS均未见明显降低;化疗2周期与化疗前比较,GLS、endoGLS及endoGC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piGLS、GCS、epiGCS及GRS有减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2周期与化疗1周期比较,仅endoGL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周期与化疗前比较,Tssl-Dif、Tssc-SD、Tssc-Dif、CSDI、Tssr-SD、Tssr-Dif及RSDI均未见明显延迟;化疗2周期与化疗前比较,患者Tssl-SD和LSDI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ssl-Dif、Tssc-SD、Tssc-Dif、CSDI、Tssr-SD、Tssr-Dif及RSDI均未见明显延迟;化疗2周期与化疗1周期比较,仅Tssl-SD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技术获取的分层应变参数endoGLS及同步性参数Tssl-SD可以准确分析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协调性的损伤,敏感发现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早期心肌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应变及应变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TE技术对30例重度AS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各方向整体应变(S)和应变率(SR)进行分析,结果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组术前各方向S和SR均明显减低(P均<0.05).AS术后6个月各方向S、SR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6个月径向和圆周向S、SR趋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但长轴纵向S、SR仍然低于正常(P均<0.05).结论 左室EF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存在收缩功能异常.术后6个月长轴纵向收缩功能仍然低于正常,其恢复晚于径向和圆周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4)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量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左室整体应变及扭转运动,进而评估AS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选取不同程度AS患者63例,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18例、中度狭窄组20例、重度狭窄组25例;另选取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经胸采集存储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左室长轴纵向应变(GLS)、短轴径向应变(GRS)及短轴环向应变(GCS),左室整体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Twist)及扭矩(Torsio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GLS、GRS及GCS数值明显减低(P0.01);AS组整体及各节段Twist、Torsion数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亚组分析中,随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增加,GLS、GRS、GCS逐渐降低,各组GLS、GRS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仅重度狭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狭窄程度增加,左室收缩期整体及各节段Twist、Torsion均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反映射血分数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变.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30例HCM患者(HC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STI技术分析受检者纵向(LS)、径向(RS)、环向(CS)应变及左心室短轴水平的旋转角度峰值.结果:HCM组心肌整体LS、RS、CS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能力降低.STI技术可有效评估HCM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4.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和无左室肥厚(NLVH)组.获取左室心尖位四腔、二腔、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心尖位3个切面的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和整体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1)与正常组、NLVH组比较,LVH组的左房内径、室壁厚度及E/A有显著性差异(P<0.05).NLVH组与正常组之间各常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虽然有所减低,但只有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NLVH组、LVH组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减低(P<0.05).除了少数节段心肌外,LVH组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比NLVH组相应的节段心肌减低(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在没有明显左室肥厚之前,高血压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已经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各层及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60例血压和冠状动脉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测量两组左室心肌内层、中层、外层及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GLS)、圆周应变峰值(GCS)及径向应变峰值(GRS),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左室心肌GLS和GCS均由内至外逐层递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段增加(P0.01),对照组心尖段GRS较中间段和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心尖段GRS较基底段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各层及各节段GLS均较对照组对应层次和对应节段明显减低(均P0.05),中间段GC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心尖段GR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射血分数降低前已存在左室心肌和收缩功能损伤,心脏长轴方向的收缩功能和中下份心肌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 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分析,在心尖四腔、三腔、二腔长轴切面观获得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在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短轴切面观获得内、外膜心肌旋转、扭转角度,并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仅在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仅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室整体及内、外膜心肌扭转角度均有减低,除A组膜心肌减低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内膜心肌扭转角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心肌及整体扭转角度虽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估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不同PTH水平心肌损伤变化,PTH水平较高者心肌功能损害较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在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行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于化疗前及第2、4、6个周期化疗后各阶段(T0、T1、T2及T3)分别采集患者左室心尖两腔心、四腔心及三腔心切面的实时超声图像,测定并比较常规超声参数及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的纵向峰值应变(LS)。结果化疗各阶段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各阶段中左室心尖两腔心、四腔心及三腔心切面心肌的LS均由内向外逐层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切面心内膜层LS随化疗周期的增加逐渐减低,其中以T3时心内膜下心肌LS最低,除T1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不同化疗周期间心内膜下心肌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可以反映左室形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敏感;蒽环类化疗药物作用后患者的左室各层心肌功能异常可由心肌纵向分层应变评估,其影响主要在心内膜层。 相似文献
19.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的特点,评价HDCP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方法 HDCP患者34例(HDCP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经胸超声采集并储存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长轴心尖四腔、三腔及两腔切面的二维图像,运用QLAB分析软件脱机分析。结果 (1)HDCP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左心室长轴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绝对值呈现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加趋势。结论 HDCP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时,2D-STI技术可以发现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为临床评价其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应变,以此评价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疑似心绞痛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采集心尖四腔观、长轴观及二腔观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17节段心肌长轴应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结果将冠状动脉灌注区域心肌节段分为3组:A组为灌注区域无血管狭窄节段(612个节段);B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193个节段);C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317个节段)。结果:A组长轴应变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longitudinal strain,LSp)为(-21.38±4.70)%,高于B组和C组[(-17.15±6.49)%和(-13.0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LSp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5%可信区间:0.771~0.831,P〈0.01),以LSp=-16.69%为截断点,判断灌注区域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5.9%。A组、B组和C组收缩早期心肌出现矛盾运动的发生率升高,分别为12.91%(79/612)、29.53%(57/193)及68.77%(218/317);且对应应变值增大,分别为(0.34±0.64)%、(0.70±1.30)%和(0.83±1.12)%(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评价心肌主动收缩能力,可用于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量化评价,其与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