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SSc患者,其中弥漫皮肤型SSc(dcSSc)18例,局限皮肤型SSc(lcSSc)16例,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人2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STI技术测量右心室侧壁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S)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率(GLSRs、GLSRe、GLSRa),比较SSc组与健康对照组及dcSSc组与lcSSc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SSc组GLS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1)SS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LS、GLSRs及GLSRe降低[(-20.89±5.98)% vs(-25.41±4.87)%、(-1.44±0.38)/s vs(-1.63±0.21)/s、(1.32±0.40)/s vs(1.62±0.3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2.147、-2.953,P均<0.05),GLSRa比较[(1.51±0.46)/s vs(1.56±0.2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05);dcSSc组与lcSSc组比较,GLS及GLSRe降低[(-19.10±6.53)% vs(-23.38±5.15)%、(1.16±0.41)/s vs(1.49±0.3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8、-2.705,P均<0.05],GLSRs及GLSRa[(-1.33±0.45)/s vs(-1.57±0.25)/s、(1.50±0.54)/s vs(1.52±0.3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3、-0.125,P均>0.05)。(2)SSc组GLS与PASP及病程均呈显著负相关(r=-0.447、-0.500,P均<0.01)。 结论SSc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降低,dcSSc患者较lcSSc患者受损更严重。2D-STI可评价其右心室心肌力学状态改变,其GLS与病程、PASP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入组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技术测量右心室壁厚度(RVWT)、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sPAP),采用经胸三维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使用2D-STE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心肌收缩期应变(Ss)、心肌收缩期应变率(SRs)、心肌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心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比较整体收缩应变(GSs)及整体收缩应变率(GSRs)、整体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RVWT、RVD、R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SE、sP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SRs、SRa、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观察组GSs、GSRs、GSR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2D-STE技术能敏感评估SLE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证实SLE患者早期已经出现右心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PH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PH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其中PH轻度组25例,PH中度组22例,PH重度组18例;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STI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PH各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ε、SRs、SRe、SRa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各组间相应节段ε依次递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Rs、SRe、SRa递减趋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STI可较敏感而准确地评价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RA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58例RA患者中包含27例继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H)患者和31例非PAH患者。采集心尖三腔心、胸骨旁右心两腔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获得右心室侧壁、前壁、后壁及室间隔的纵向应变,并计算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igh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RVGLS)。通过三尖瓣反流峰值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测量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peak velocity,TAPSPV)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结果 三组RVACR无统计学差异。PAH组TAPSPV和TAPSE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 < 0.05),与非PAH组无统计学差异。非PAH组TAPSPV和TAPSE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AH组RVGLS绝对值较对照组和非PAH组减低(P < 0.05),非PAH组RVGLS绝对值较对照组亦明显减低(P < 0.05)。RA患者的RVGLS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 = 0.532,P < 0.001)。结论 RA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较健康人降低,尤其是继发肺动脉高压的RA患者降低更为明显。RA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降低。采用STI测量RVGLS是评估RA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右心室(RV)功能。方法 对31例射血分数下降型HF患者(HFREF组)、41例射血分数保留型HF患者(HFPEF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获得常规超声参数:RV壁厚度、RV基底段内径(RVD1)、RV收缩末期面积(RVESA)、RV舒张末期面积(RVEDA)、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心肌做功指数(MPI)、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D-STI技术获得RV游离壁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间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及整体应变(RVLSfw)。比较3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RVLSfw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RV壁厚度、RVD1、MPI、RVFAC、TAPSE及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间RVLSbas、RVLSmid、RVLSfw均逐渐降低(P均<0.05)。HF患者RVLSfw与LVEF、TAPSE、MPI及RV壁厚度均呈强相关(r=-0.68、-0.53、0.52、0.51,P均<0.01),与RVD1、FAC、S''均呈弱相关(r=0.42、-0.46、-0.39,P均<0.01)。结论 二维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估HF患者RV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及组织多普勒(TDI)评价早期硬皮病(SSc)患者右心室功能.方法 采用STI及TDI评价35例SSc患者(SSc组)及40名正常人(NOR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结果 STI与TDI均显示SSc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均低于N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I与TDI所测应变显著相关(P<0.01).结论 SSc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STI及TDI均可评价SSc患者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程早期右心室(RV)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60例SLE(SLE组)及6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参数,以及2D-STI所测超声应变参数及同步性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SLE组内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及应变参数与RV同步性参数的相关性,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SLE病程早期RV同步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组间一般资料及常规超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组应变参数均低于、同步性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SLE组RV同步性参数[RV整体SD-TPS(SD-TPSglobal)、游离壁SD-TPS(SD-TPSfree)、室间隔SD-TPS(SD-TPSseptal)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与病程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均呈弱正相关(│r│为0.256~0.273,P均<0.05),与RV整体纵向应变(GLS)均呈低度负相关(│r│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8例COPD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MPAH)组和无肺动脉高压(NPAH)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二维应变软件于剑下四腔心切面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对比各组间常规超声参数及二维应变参数的差异。结果 常规超声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AH组及NPAH组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和舒张末期右心室中间段内径均明显增大,MPAH组收缩末期主肺动脉内径(MPA)增大(P均<0.05);与NPAH组比较,MPAH组RVAW和MPA均明显增大(P均<0.05)。二维应变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AH组和NPAH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及中间段Vs、S、SRs均显著减低(P均<0.05);与NPAH组比较,MPAH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及中间段S及Vs均显著减低(P均<0.05)。结论 2D-STI技术是一种早期、客观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和应变率(Sr),探讨其评价SLE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SLE患者(SLE组)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和心尖长轴二维超声切面,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以上切面分别测量总体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S和Sr。结果:SLE组Tei指数大于对照组(P〈0.001);SLE组左室总体和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S和sr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左室纵向总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早期评价SLE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3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38例.获取心尖四腔观,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记录右室游离壁及审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速度(V)、收缩峰值应变(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ε、SRs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洛四联症患者及对照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V、ε、SRs测值均高于室间隔相应节段(心尖段SRs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纵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甲亢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8例确诊为甲亢且常规心动图检查(ultrasonic cardiogram UCG)结果为正常的患者(简称甲亢UCG正常组),以及52例确诊为甲亢且常规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异常的患者(简称甲亢UCG异常组),进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计算其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前间壁及后壁心肌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评价前间壁及后壁的TRS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30例正常人进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甲亢UCG正常组患者的前间壁与后壁TRS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甲亢UCG异常组的前间壁与后壁的TRS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正常组的前间壁和后壁TRS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比较,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较早发现并评价甲亢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同步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软件评价健康年轻人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24岁正常年轻人155例,按年龄分为3组:1组40例(10~14岁),2组79例(15~19岁),3组36例(20~24岁);使用2DStrain和AFI软件分别测量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单纯性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以普通饮食(NF组,n=6)和高脂饮食(HFD组,n=10)喂养12周,之后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大鼠左心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F组相比,HFD组大鼠体质量、腹围、腹部脂肪含量、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P均< 0.05);左心室前间隔径向应变率及前间隔、前壁径向应变减低(P均< 0.05),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减低(P均< 0.01)。HFD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脂肪空泡,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和肥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肥胖大鼠早期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变时,已存在不同程度左心室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的应变、应变率参数评价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单纯VSD患儿40例按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H)进行分组:分为VSD无PH组及VSD伴PH组.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量右室常规参数.应用2D-STI测量右室游离壁的峰值应变,收缩期应变率.结果:VSD伴PH组与VSD无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右室的舒张末期面积及收缩末期面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室各节段及整体的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无P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SD合并PH时右室收缩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应变、应变率参数对VSD患儿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52例患者(AMI组),结合心电图、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A组,n=26)和非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B组,n=26)。另选取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TI技术进行评价,比较左、右心室心肌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组右心室纵向峰值应变(RV-L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LV-LS)、室间隔纵向峰值应变(Sep-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小(P均<0.05),WMSI增大(P<0.05);与A组比较,B组RV-LS、RVFAC、LV-LS、Sep-LS减小(P均<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增大(P<0.05)。RV-LS与LV-LS、Sep-LS和LVEF均呈正相关(r=0.48、0.55、0.39,P均<0.05)。结论 非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且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主要受室间隔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STI)技术评价败血症新生儿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足月败血症新生儿25名为病变组,足月正常健康新生儿25名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的浓度,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用Simpson法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用M型超声测得缩短分数(LVFS)。STI指标:左心室长轴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应变率(GLS/GLSr)、左心室短轴整体圆周峰值应变/应变率(GCS/GCSr)、左心室短轴整体径向峰值应变/应变率(GRS/GRSr)、左心室整体径向位移(GRAD)、左心室整体径向速度(GRAV)、左心室整体旋转位移(GROD)、左心室整体旋转速度(GROV)。结果 病变组心肌损伤指标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常规超声指标LVEF、LVFS、CO无明显差异(P<0.05)。病变组STI指标除了GRS、GRSr、GROD无明显变化外(P<0.05),GLS、GLSr、GCS、GCSr、GRAD、GRAV、GRO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STI能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发现败血症新生儿左心心肌功能异常,是一种准确、敏感地评估新生儿败血症心功能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右心房功能变化。方法选取A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不同的SLE患者102例分为3组(实验组),B组PASP≤30mm Hg,C组30mm HgPASP50mm Hg,D组PASP≥50mm Hg。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心室收缩期末右心房的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及右心房的收缩前容积(RAVmax、RAVmin及RAVpre),计算右心房的被动排空分数及其主动排空分数(RAPEF及RAAEF)。2D-STE技术获取收缩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晚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SRs、SRe及SRa)。结果 B组所有测量的结果同A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中RAVmax、RAVmin、RAVpre、RAAEF和SRa与A、B组相应值比较均增大(均P0.05),RAPEF、SRe和SRs均减小(均P0.05)。D组中RAVmax、RAVmin、RAVpre、RAAEF和SRa与A、B、C组比较明显增大(均P0.05),RAPEF、SRe和SRs明显减小(均P0.05)。结论 2D-STE可以评价不同程度PASP的SLE患者的右心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995-997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估,为早期诊断右心室功能变化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为SLE组,另外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首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再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对两组人员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进行测量。结果对两组人员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测量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SLE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值(P0.05),而两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价,帮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早发现右心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产后新生儿右心室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73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新生儿为糖尿病组,71例正常胎儿及新生儿为对照组,按照孕周分为孕24~28周组、孕32~36周组及新生儿组。定量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舒张期最大应变率(SR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32~36周组及新生儿组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右心室游离壁舒张期厚度、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24~28周组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SRd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32~36周组及新生儿组左、右心室心肌各节段斑点追踪参数SRs及SRd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率SRd可成为早期评价糖尿病心肌局部舒张功能改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方法 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将44例T2DM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T2DM Ⅰ组,n=19)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T2DM Ⅱ组,n=25),另选2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STI技术于静息状态下采集心尖四腔切面二维图像,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峰值应变、应变率指标。 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 Ⅰ组各节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以及基底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ε)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减低(P<0.05),T2DM Ⅱ组各节段的ε、SRs、SRe、SRa明显减低(P<0.05);与T2DM Ⅰ组比较,T2DM Ⅱ组基底部的ε、SRs、SRe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I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及应变率能够无创地评价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