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吴婷  王梦迪  黄情儿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3,54(16):5372-5378
目的 明确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不同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方法 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胡索块茎、叶、茎、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61株,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划分成106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57个分类单元,归属到41个属,其中木霉属Trichoderma、毛链孢属Monilochaetes为块茎的专有属,腐霉属Pythium、白僵菌属Beauveria为叶的专有属,亚球壳属Sphaerulina、核瑚菌属Typhula为茎的专有属,小囊菌属Microascus为根的专有属;相似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不同组织器官内生真菌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显示延胡索根和茎中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显著高于块茎和叶。结论 延胡索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资源丰富,为延胡索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因素,为延胡索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生长年限、软化方法、粒径大小的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浙江产延胡索含量高于陕西产延胡索,1年生延胡索含量高于2年生延胡索,润法所制的饮片含量高于泡法,不同粒径大小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延胡索产地、药材生长年限、饮片软化方法均可影响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粒径大小对延胡索乙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确定延胡索块茎中不同部位的延胡索乙素含量。方法:手工剥离延胡索块茎的颓废组织、表皮、韧皮部、木质部及髓四个部分,粉碎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号筛,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部分的延胡索乙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69∶31)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颓废组织、表皮、韧皮部、木质部及髓四个部位中均含有延胡索乙素,且韧皮部中含量最低,颓废组织与表皮中含量接近。结论:延胡索块茎的颓废组织仍有药用价值,应对其进一步加以利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以粒径大小来划分延胡索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延胡索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药材经DNA分子鉴定为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采用饮用水煎煮2次制备延胡索标准汤剂,考察延胡索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及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并分别计算延胡索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延胡索乙素含量及含量转移率,测定15批延胡索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结果:15批延胡索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4.5%~32.5%;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10%~0.24%;延胡索乙素含量转移率为30.7%~71.1%;对15批延胡索标准汤剂进行特征图谱测定,确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4个色谱峰。结论:该方法中延胡索标准汤剂制备方法规范,样品质量稳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延胡索标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7)
目的分析延胡索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方法以引种地及原产地延胡索块茎为材料,分别测定延胡索乙素、醇溶性浸出物及总灰分等品质指标,并对相应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引种地与原产地延胡索乙素、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含有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乙素含有量与土壤速效K显著正相关(r=0.919,P0.05),醇溶性浸出物与有效P极显著正相关(r=0.979,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延胡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浙江磐安县及陕西汉中城固县、勉县、洋县4个产地延胡索的产量品质。方法:在延胡索生长期间,测定株高,统计叶片数等生长指标。收获后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测定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磐安县延胡索长势最佳,株高最高,为21.32 cm;块茎鲜重最大,为1.56 g/株;子延胡索块茎数最多,为13.44个/株;鲜产量高达6 628.62 kg/hm2,比城固县、勉县和洋县分别提高3.48%、5.66%、7.67%。磐安县产延胡索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为16.42%,比城固县、勉县和洋县分别高出0.63%、2.51%、3.05%;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为0.161%,比城固县、勉县和洋县分别高出0.019%、0.024%、0.030%。总体比较上述指标磐安县最好,城固县次之,洋县最差。结论:磐安县产延胡索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成  包玮鸳 《中成药》2004,26(11):960-961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1].其主要成分为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β-高白屈菜碱、黄连碱、延胡索胺碱等.其中以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one)的镇痛作用较强.元胡止痛胶囊中的延胡索作为主要的止痛成分,在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的方法,难以达到控制药品质量的目的[2].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指标,对延胡索产地加工和醋制方法进行优选.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供试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 延胡索产地加工及醋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延胡索趁鲜切片4 mm,加醋量40%,在50℃下干燥.结论 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夏天无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k)Pers的干燥块茎 ,含原阿片碱 (Protopine)、延胡索乙素 (d -tetrahydropalmatine)等成分 ,其中延胡索乙素是夏天无镇痛的主要成分 ,含量高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了夏天无所含原阿片碱含量测定方法 ,而未收载其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 ,也未见文献报道 ,笔者以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夏天无中延胡索乙素含量 ,以便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1 仪器与试药岛津CS - 90 0 0双波长飞点扫描仪 ;定量毛细管 (美国D…  相似文献   

10.
窦志英  曹柳 《天津中医药》2012,29(2):173-176
[目的]对陕西产鲜品延胡索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方法的研究。[方法]将鲜品延胡索分别经水煮、醋煮、醋炙和酒炙等炮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原阿片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这3种药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延胡索经醋炙、醋煮、酒炙等炮制后,均能增加水提液、醇提液中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延胡索鲜品直接醋炙、醋煮、酒炙可使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差异。方法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浙江磐安、陕西安康、湖北武穴、湖南邵东、四川达州和安徽亳州共6个产地的玄参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 052株内生真菌划分为153个形态型,经分子系统学分析,共划分为84个分类单元,分属于25个属,其中间座壳属、镰刀菌属、黑孢属、链格孢属、茎点霉属、棒孢属、附球菌属、枝孢属为6个产地内生真菌共有属,各产地的优势属不同。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浙江磐安产地玄参内生真菌多样性较高,四川达州产地的多样性稍低。结论系统研究玄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阐明内生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可为玄参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普珠  晋小军  张喜民  任一杰  吕铎  吴秀琴 《中草药》2018,49(15):3687-3691
目的研究施用磷酸二铵对延胡索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梯度的磷酸二铵用量,在相同种植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施肥量下延胡索的主要生长指标。采收后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测定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磷酸二铵用量为375 kg/hm~2时延胡索长势最旺,折干率最高,为33.7%,块茎最大,直径为2.57 cm/个,鲜产量最高,为5 4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8.2%,总灰分最低,为3.0%,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8%、0.128%。结论施用磷酸二铵能提高延胡索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川楝内生真菌的遗传及PKS、NRPS基因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丹  张波  张小平  腾芸  李小林  辜运富 《中草药》2014,45(10):1461-1467
目的 探明川楝Melia toosendan内生真菌遗传、聚酮合成酶基因(P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多样性,为寻找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菌株奠定基础。方法 对分离自药用植物川楝的39株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PCR技术扩增其ITS序列、PKS基因和NRPS基因,测序后进行BLAST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39株菌株的表型鉴定和系统发育显示,川楝内生真菌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等25个属,其中曲霉属(17.9%)、青霉属(15.4%)为川楝内生真菌的优势真菌类群;共得到12个PKS基因和6个NRPS基因,其中NRPS基因都为青霉属。结论 川楝内生真菌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强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能力,对青霉属和曲霉属内生真菌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可培养技术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内生真菌类群及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筛,为虎耳草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天然抗氧剂的筛选提供了菌种资源。方法 虎耳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分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利用化学法检测虎耳草内生真菌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等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而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虎耳草内生真菌隶属于347属,其中Dactylonectria(15.68%)为根部优势菌属,茎部的优势菌属为Humicola(9.57%),而叶部优势菌属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5.33%)。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虎耳草...  相似文献   

16.
杨明俊  李娟  王永刚  薛鸿燕  马雪青  杨林 《中草药》2014,45(11):1625-1630
目的 分离纯化水仙根茎中的内生真菌,并进行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方法 采用表面消毒、划线法从水仙鳞茎和根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株进行分类鉴定;以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为指标,分析水仙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 共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其中16株来自根部,2株来自鳞茎,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88.89%和11.11%。PCR扩增其中14株真菌ITS-rDNA,得到大小约500 bp片段,用BLAST软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4株为青霉属Penicillium,相似性95%~99%;3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性99%~100%;3株为喙枝孢属Rhinocladiella,相似性为99%;其他4株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链格孢属Alternaria、赤霉属Gibberella和镰孢霉属Fusarium,相似性都为99%。青霉菌为水仙内生真菌优势菌属。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这14株内生菌明显分为2大类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78,均匀度为0.913 7。结论 水仙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鉴定活性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有4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抑菌圈直径与4 U/mL硫酸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的比值(d/D)最大可达1.07;有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d/D值最大为0.65;有3株内生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与0.2 mg/mL氟康唑的d/D值最大可达1.27。19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归于4个目,5个科,7个属,8个种。结论北沙参植物中存在多种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对于北沙参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及药材道地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媛  刘浩  孔文平  钟灿  谢景  王勇庆  黄建华  张水寒 《中草药》2021,52(13):4023-4030
目的通过分析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内生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其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多花黄精内生菌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多花黄精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内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多糖、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通过双因素关联分析探究菌群多样性及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5个产地15组多花黄精样品共得到1 183 635条有效序列,划分为59 47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其中细菌分19门,47纲,120目,201科,419属;属水平上,泛菌属为优势菌群,最大占比达到61.1%。真菌分7门,27纲,70目,132科,187属;属水平上,子囊菌门一未鉴定属、赤壳属为优势菌群,其中赤壳属的最大占比达到10.7%。在丰度前10的内生真菌和细菌中,共有10个菌属与有效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真菌有2个菌属呈负相关,1个菌属呈正相关;细菌2个菌属呈负相关,5个菌属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掌握了多花黄精内生菌资源状况,分析发现内生菌与有效成分之间存在关联,这为深入探讨多花黄精内生菌与其品质的相关性,进而采用生物施肥策略提升品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