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奇楠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中具有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和质谱等现代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同时体外法测定化合物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从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8S,10R)-(+)-8-hydroxy-selina-4,11-dien-12,15-dial(1)和(7S,8S,10R)-(+)-8,11-dihydroxy-selina-4-en-15-al(2);体外对PC12细胞损伤存活率显著升高。结论 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奇楠醇A和奇楠醇B,均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柯拉斯那沉香Aquilaria crassna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析对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采用Ellman比色法和p NPG法对化合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柯拉斯那沉香的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离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β,8β,8aα)-8,8a-dimethyl-1,2,3,4,6,7,8,8a-octahydronaphthalen-2-yl]-3-hydroxy-2-methoxpropanoic acid(1)、2-[(2β,8α,8aα)-8,8a-dimethyl-1,2,3,4,6,7,8,8a-octahydronaphthalen-2-yl]propane-1,2-diol(2)、(1β,3α,4aβ,5β,8aα)-4a,5-dimethyl-3-(prop-1-en-2-yl)octahydronaphthalene-1,8a(1H)-diol(3)、eremophila-9-en-8β,11-diol(4)、eudesma-4-en-8,11-diol(5)、eudesma-4-en-11,15-diol(6)、methyl-15-oxo-eudesmane-4,11(13)-dien-12-oate(7)。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和5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5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柯拉斯那酸A;化合物1~3和7为首次从沉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王云云  侯文成  魏建和  刘洋洋 《中草药》2022,53(4):1191-1209
沉香为名贵药材和香料,倍半萜类化合物是沉香的特征成分和主要活性成分,根据其分子骨架可将沉香倍半萜类化合物分为8类.系统地总结了从沉香中分离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并对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抗肿瘤细胞毒、抑菌等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个榄香烷型和1个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通过MS、UV、IR、NMR和ECD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奇楠醇C(1)、奇楠醇D(2),经检索均为新化合物。采用体外法测定化合物对皮质酮(CORT)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CORT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翼梗五味子藤茎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梗五味子(原变种)Schisandra henryi var.henryi的干燥藤茎以95%乙醇提取,提取物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所得乙酸乙酯部位以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分离,以制备HPLC、制备薄层色谱纯化,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t-杜松醇(t-cadinol,1),cadinane-4β,5α,10β-triol(2),cadinane-5α,10α-diol-2-ene(3),oxyphyllenodiols A(4),1β,4β-dihydroxyeudesman-11-ene(5),cyperusol C(6),(7R)-opposit-4(15)-ene-1β,7α-diol(7),dysodensiol E(8),epi-guaidiol A(9),aromadendrane-4β,10β-diol(10),tricyclohumuladiol(11),caryolane-1,9β-diol(12),guaidiol A(13)。化合物3,5~10,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13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茄科为被子植物门、管状花目下的植物,1992年至今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209个倍半萜类成分,其类型主要包括链状倍半萜、单环倍半萜、桉叶烷型倍半萜、香根螺烷型倍半萜、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部分倍半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主要综述茄科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茄...  相似文献   

7.
神香草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干燥地上部分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神香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udesmene-1β-11-diol(1)、4-eudesmene-1β,11-diol(2)、1β,11-dihydroxy-5-eudesmene(3)、ent-4(15)-eudesmen-1α,11-diol(4)、7α,11-dihydroxy-cadin-10(14)-ene(5)、eudesmane-1β,5α,11-triol(6)、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7)、4(15)-eudesmene-1β,6α-diol(8)、(7R*)-opposit-4(15)-ene-1β,11-diol(9)、cryptomeridiol(10)、octahydro-4-hydrox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11)、caryolane-1,9β-diol(12)、(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spathulenol(14)、4β,10α-aromadendranediol(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ODS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沉香石油醚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其理化性质及IR、UV、MS、NMR等谱学数据共鉴定了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4S,5S,7R,10S)-5,7-dihydroxy-11-en-eudesmane(1)、(7R,10S)-eudesma-4-en-11,15-diol(2)、(2R,4S,5R,7R)-2-hydroxyeremophila-9,11-dien-8-one(3)、7α-H-9(10)-ene-11,12-epoxy-8-oxoeremophilane(4)、(+)-9β,10β-epoxyeremophila-11(13)-en(5)、4(14)-eudesmene-8α,11-diol(6)、12,15-dioxo-selina-4,11-dien(7)、2β,8aα-dihydroxy-11-en-eremophilane(8)。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通过计算ECD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化合物1、4、6~8在20μmol·L-1浓度时能显著改善牛磺胆酸(TCA)诱导的GES-1人胃黏膜细胞损...  相似文献   

9.
没药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冠科  李思瑶  丁丽琴  王莉宁  邱峰 《中草药》2020,51(13):3372-3377
目的研究没药属没药Commiphora myrrha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没药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methoxyl-guaia-6,10-dien-4α-ol(1)、(1R,4S,5R,10R)-isodauc-6-en-10,14-diol(2)、 10α-hydroxy-isodauc-6-en-14-al(3)、 guaia-6,10-dien-4α,11-diol(4)、 orientalolB(5)、(1S,4R,5R,10S)-isodauc-6-en-10,14-diol (6)、(1S,4S,5R,10S)-isodauc-6-en-10,14-diol (7)、alismanoid C (8)、guaiandiol (9)、canangaterpene Ⅵ (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没药醇A。化合物2~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栽培奇楠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Griess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栽培奇楠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2-[(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甲基]色酮(1)、2-(2-苯乙基)色酮(2)、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4)、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2-[2-(2-羟基苯)乙基]色酮(6)、2-[2-(4-羟基苯)乙基]色酮(7)、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8)、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9)、(R)-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0)、(S)-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1)、4-羟基苯甲酸甲酯(12)、4-丙烯基苯甲醚(13)、7β-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  相似文献   

11.
廖永翠  章文春  魏建和  黄磊 《中草药》2019,50(13):3162-3168
目的克隆国产沉香基原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茉莉酸(JA)信号途径核心抑制蛋白基因(jasmonate-zim-domain protein,JAZ),为深入研究其在沉香倍半萜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白木香总RNA为模板,采用RACE法和RT-PCR方法,克隆JAZ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 T-PCR)方法分析经茉莉酸甲酯(MeJA)和机械伤害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中JAZ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白木香JAZ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sJAZ1,GenBank登录号为KP67728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序列全长为1507 bp,包含一个9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4280,等电点为6.89。qRT-PCR结果显示,经MeJA处理0.5 h后AsJAZ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约是对照组(未经MeJA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的27倍,随后显著下降;经机械处理2h后AsJAZ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约是对照组(未经机械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的17倍,随后又快速降低,到24h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获得AsJAZ1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对伤害诱导极敏感,且能在伤害早期响应。  相似文献   

12.
方泽蘅  李文月  马新业  詹若挺 《中草药》2019,50(10):2442-2451
目的研究3代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离体根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差异,对响应盐胁迫的各代转录因子家族差异基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以组织培养的白木香离体根为材料,采用IlluminaHiseq4000双端PE150测序方法,将所有白木香Unigene序列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PlantTFDB)进行比对,对盐胁迫组与对照组间的3代差异转录因子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3代白木香离体根转录组测序片段经de novo拼接共获得48 286条Unigene序列,含有1 156个潜在的白木香转录因子,分布于54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bHLH、ERF、NAC家族是富集最多的3个家族。在第1、2、3代盐胁迫白木香根中分别筛选出290、277、349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NAC、MYB以及WRKY家族上调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DEG)数量随胁迫代数增加而增多,而GRAS家族上调表达的DEG数量随胁迫代数增加而减少。3代共有的差异转录因子有70个,其中8个基因的下调表达倍数随盐胁迫代数增加而递增。结论盐胁迫对白木香转录因子表达影响主要以下调为主。盐胁迫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转录因子数量随着盐胁迫代数增加而增加。不同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情况不同,一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胁迫记忆的传递。该研究有助于在整体水平加深了解白木香转录因子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白木香胁迫记忆及白木香盐胁迫响应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蓬莪术吉玛烷型倍半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翠  陈金凤  熊亮  彭成  郭力  刘菲 《中草药》2021,52(1):28-34
目的 研究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根茎中吉玛烷型倍半萜化学成分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手段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CD)方法确定新...  相似文献   

14.
李静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17,48(14):2964-2971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的干燥花蕾,是中医临床和中药工业常用中药之一,主要含有倍半萜、三萜、黄酮、酚酸、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倍半萜是款冬花的特征成分,《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质量评价指标即为倍半萜类成分款冬酮。款冬花中的倍半萜以bisabolane和oplopane骨架为主,已报道的倍半萜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癌、神经保护、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对款冬花中的倍半萜类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款冬花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ISSR的甘肃不同产区栽培当归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田田  晋玲  张裴斯  李应东  杜弢  何子清 《中草药》2015,46(23):3549-3557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区栽培当归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41个居群的栽培当归样本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 32软件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等遗传信息参数,应用Ntsys软件构建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结果 8条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7.27%。栽培当归居群间的H为0.222 9,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37 4,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683 9,基因流(Nm)为0.231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42 9~0.327 8。结论甘肃栽培当归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较高;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大,且基本无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年来沉香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沉香属组织培养发生的途径,从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组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并汇总了目前影响沉香属植物组培苗快速扩繁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为沉香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林芬  郭亚东  潘争红  吴兴德  宋流东 《中草药》2017,48(17):3463-3468
目的对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荷花玉兰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12,13-二乙酰氧基-桉烷-4α,6α,11-三醇(1)、12,13-二乙酰氧基-5αH-愈创木烷-1(10)-烯-4α,6α,11-三醇(2)、11,13-去氢台湾含笑内酯(3)、台湾含笑内酯(4)、α-山道年(5)、1β-羟基-11βH-桉烷-3-烯-12,6α-内酯(6)、β-网翼藻萜醇(7)、12α-甲氧基-吉玛烷-1(10),4,11(13)-三烯-12,6α-缩醛(8)。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并命名为荷花玉兰醇A和B,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没药(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的干燥树脂)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没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NMR、MS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没药正己烷部位共分离得到了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R,5S)-呋喃杜松-6(1),7(8),9(10)-三烯-5-醇乙酸酯(1)、(1E,3S,4R,8S)-吉玛-3-甲氧基-8-羟基-1,10(15),7(11)-三烯-6-羰基-8,12-内酯(2)、 gajutsulactone A(3)、 1-hydroxyeudesma-3,7(11)-dien-8-one(4)、1-hydroxyeudesma-4(14),7(11)-dien-8-one(5)、5β-10α-hydroxy-2α-methoxy-6-oxoguaia-7(11),8-dien-8,12-olide(6)、(2R,4R,5S)-2-甲氧基-5-乙酰基-呋喃吉玛-1(10)E-烯-6-酮(7)、1(10)Z,4Z-蓬莪术二烯-6-酮(8)。结论 化合物1和...  相似文献   

19.
雒军  王引权  温随超  张金林  夏琦 《中草药》2014,45(13):1907-1913
目的 克隆当归Angelica sinensis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编码基因部分保守区序列,分析DXR基因在当归根、茎、叶中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根据已克隆的植物DXR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当归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DXR片段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菌株Escherichia coli DH5α,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测序。运用RT-qPCR方法,以当归肌动蛋白基因Actin为内参基因,检测DXR在当归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得到一段564 bp的DXR基因序列,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KJ000259)。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18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注册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等6个物种的DXR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0%以上;DXR在叶中表达量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是茎和根组织中的2.5倍和3.2倍(P<0.01)。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当归中克隆出了DXR部分保守区序列,并揭示了DXR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邦姣  周洪雷  任冬梅  娄红祥  沈涛 《中草药》2014,45(16):2299-2302
目的研究穆库尔没药Commiphora mukul树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穆库尔没药树脂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获得2个吉玛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α,8α,12α-三羟基-2β-甲氧基-8,12-环氧吉玛烷-7(11),9-二烯-6-酮(1)和1α,8β,12α-三羟基-2β-甲氧基-8,12-环氧吉玛烷-7(11),9-二烯-6-酮(2)。结论 2个吉玛烷型倍半萜化合物1和2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穆库尔素A(1)和穆库尔素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