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的中医学证候学特征。方法: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风病及冠心病慢病防治管理信息协作平台为依托,调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录入的中风病患者人群为研究对象并开展横断面研究。应用广义Boosted模型,Wilcoxon秩和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探讨多因素条件下证候及证候要素对中风病复发的影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3 322例,其中新发缺血性中风病例1 542例,复发缺血性中风病例1 780例。通过广义Boosted模型分析发现,证候学特征成为了影响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重要因素;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对新发及复发缺血性中风的证候诊断比较,发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火上扰、痰热腑实证候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复发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痰、瘀、气虚的构成比高于新发缺血性中风病同样的证候要素的构成比(P0.01)。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痰热腑实、痰蒙清窍、痰热内闭证候类型表现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P0.01);全部的风、火、痰、瘀、气虚、阴虚证候要素表现也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复发人群显示出了特定的中医证候特征,提示在开展中风病二级预防的研究中应重视证候学特征的因素,有必要通过更多的循证医学手段和临床实践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对需进行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6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了解了中风的复发的危险因素,掌握用药知识,从而提高了服用药物的长期依从性,改变了生活方式。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使中风二级预防措施更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括中医证候演变特点在内的多种复发因素对于缺血性中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339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资料,随访1年,运用Cox回归分析多种可能因素对于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1年复发率为11.7%(39/33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风险是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2.573倍,恢复期阴虚阳亢证显现的患者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3.991倍,男性复发风险是女性的2.74倍,急性期使用中药汤剂患者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34.3%。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男性患者、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阴虚阳亢证的显现是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中药汤药治疗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是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一旦罹患,防残、防复发、防致死就成为主要矛盾."血浊"作为贯穿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 中风先兆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中风先兆是未发生中风而临床出现一些需要引起中风警觉的症状.刘完素指出,出现中风先兆后"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中风先兆史,约1/3的中风先兆患者将发展为中风[1].缺血性中风存活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8.8%,5年内为25%,且预后比首次中风更差,是病死、致残、痴呆的主要原因[2].可见,对已表现出了中风先兆和有中风经历的患者,若能见微知著,通过寻找中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与复发,是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目前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国内外均无很好的疗效,因此探寻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对降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是因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入所引起,即“内虚邪中”。中医药在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对中医辨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证候因素复杂多变,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缺血性中风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洁  王宝亮  段枫阳 《光明中医》2016,(16):2299-2300
结合以往对中风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浅谈关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未病先防"阶段,主要预防手段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可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为"已病防变、预防复发"阶段,预防手段主要为寻找中风病发生的原因,结合中药、针灸等临床方法治疗可逆病因,纠正可干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岩  孙景波  闫咏梅 《河南中医》2014,(6):1059-1060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的调查,为缺血性中风病的早期诊治及长期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4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量表,按住院第1天、第10天,出院1个月、3个月,共4个时间点进行资料收集,结合病例的基线资料,观察各个证候分布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中风的合并病中以高血压病最多,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次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短暂性脑缺血所占比例偏低;证候与血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要分期而且要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患者在发病之前多有先兆表现,俗称“小中风”,相当于西医学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是与中风病有着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有资料表明,一般在首次小中风发作后5年内约有1/3发生中风。此外,中风病亦存在着很高的复发率,有资料显示,中风病人在5年内有1/3可能性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也越高。因此,对于中风病来说,如何预防其发病及复发,即如何做好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已成为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医药在本方面的干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加多年来有关临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克刚  於堃  高颖 《天津中医药》2007,24(6):462-46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并对患者1a内的结局进行追踪分析。[结果]共观察患者182例,剔除10例。1a内死亡7例,复发4例。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情况和入院时患者的证候特征与中风病急性期预后有关。[结论]高龄、男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中医证候特点是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刺预处理防治中风病的案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但是在现代中风病的临床防治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总结针刺预处理在临床中风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发现针刺预处理在治疗中风先兆、治疗中风病危险因素和预防中风复发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后续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规范选穴、操作手法,并补充机制研究,为针刺预处理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其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首次卒中后存活的患者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第1年内的复发数约占复发总数的30%,所以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既往二级预防中常用降压药联合阿期匹林预防卒中的复发,但阿期匹林有47%的人存在用药抵抗。我科自2007年1月始进行中成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进行二级预防的研究。将卒中后存活的病例随机分两组,缬沙坦联合阿期匹林为对照组,经观察治疗18个月,两组在脑梗死复发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天欣泰血栓心脉宁通过活血化瘀、降脂抗凝,缬沙坦通过平稳降压,稳定脑动粥样硬化的易损斑块,确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且副作用少,老年患者更能耐受,依从性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缺血性卒中作为危害极大极具研究价值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二级预防研究却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在分析了卒中的几种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动物模型后,提出以血栓易发症大鼠(STR)作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动物模型的大鼠,并进一步展望其在缺血性卒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中医症候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并以"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提出脑卒中复发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经CT或MRI确诊脑卒中病例共212例,复发病例为观察组共80例,非复发病例为对照组共132例,从个人生活方式、社会社交生活、合并疾病因素三个方面筛选出值得探讨的因素。[结果]吸烟、酗酒、抑郁、焦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家族史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1),而良好的个人生活方式、有益的社会群体活动、积极预防控制合并疾病因素是脑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OR<1)。[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参加社会群体活动、防控合并疾病因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将社区98例首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随访12个月,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为10.6%,对照组复发率为1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加穴位贴敷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治疗中作用显著,同时又共同参与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干预,起到预防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卒中复发是造成我国卒中患者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原因。卒中复发风险预测工具是早期识别复发高危人群、明确预防重点的有效措施,对于卒中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卒中复发预测工具的开发建设与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卒中复发风险预测工具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70岁以上缺血性再发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既往已发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再发组和非再发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变化特点,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在体型、饮酒、合并冠心病与心电图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颈部血管检查方面,两组患者在颈部血管狭窄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性质与数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70岁以上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高尿酸和糖尿病等相关因素外,与颈动脉斑块有重要关系。提出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当进行常规颈部血管检查,对于有颈动脉斑块尤其是混合性斑块及非单一斑块者,应当重点监控,强化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有关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的现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出所有评价中医体质类型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18.
俞璐  张秋娟 《天津中医药》2022,39(8):999-1004
中医在缺血性脑疾病的防治中素有内在优势。中医认为,痰瘀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同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对其发病产生重要影响,痰瘀互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机关键;现代研究认为,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异常和炎症反应是与痰瘀相关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因此,痰瘀同治法以其独特作用优势,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将围绕痰瘀同治法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机制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