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主要常见致聋基因突变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医院耳科65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主要遗传性致聋基因突变位点,采用全序列分析杂合突变的相关基因.术后6个月,通过声场扬声器对患儿术后助听听阈进行检测;采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听觉行为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语后聋患者CI手术的影响因素,探讨听觉剥夺时间对CI术后成人语后聋患者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人语后聋患者76例,根据听觉剥夺时间将患者分为S组(<30年)与L组(≥30年),术后进行系统地言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CAP得分与SIR...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评估该类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对比分析此类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在听觉言语发育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根据内耳结构有无异常分为结构异常组与结构正常组,每组各26例.对比分析2组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其中听觉功能使用CAP与ITMAIS量表评估,言语功能使用SIR与MUSS量表评估.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3、6、12月,听觉言语发育相关评分(CAP、ITMAIS、SIR、MUSS)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且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的听觉功能分别在术前、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在术前的言语功能SIR评分中对比,无明显差异,P=0.303.但2组言语功能分别在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术后1 a内的听觉言语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内耳结构异常患儿在术后听觉言语发育上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评估该类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对比分析此类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在听觉言语发育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根据内耳结构有无异常分为结构异常组与结构正常组,每组各26例.对比分析2组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其中听觉功能使用CAP与ITMAIS量表评估,言语功能使用SIR与MUSS量表评估.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3、6、12月,听觉言语发育相关评分(CAP、ITMAIS、SIR、MUSS)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且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的听觉功能分别在术前、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构正常组与结构异常组在术前的言语功能SIR评分中对比,无明显差异,P=0.303.但2组言语功能分别在术后1、3、6、1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结构异常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术后1 a内的听觉言语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内耳结构异常患儿在术后听觉言语发育上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前聋患儿听觉功能,使其获得正常的言语发育、学习和社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纯听觉或言语能力的改善.本研究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探索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  相似文献   

6.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听觉能力的评估,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在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作为测试蓝本,对16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均进行韵母、声母、数字、声调、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的测试、对9例使用人工耳蜗时间超过1年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开放项列字词和开放项列短句识别测试。结果:所有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各项测试结果大于机会水平,且在术后1年的进步最为迅速,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听觉言语能力稳定提高;进步的快慢与植入时年龄,耳蜗的使用时间,正规的言语训练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极重度语前聋儿童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进行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植入前听觉补偿-听觉言语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广东医学》2003,24(3):232-233
目的 比较语前聋的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有无听觉 -言语训练对手术后语言处理器调试策略的选择及听觉补偿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15例接受Nucleus2 4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按术前有无进行听觉补偿、听觉言语训练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调试方法 ,观察达到稳定效果的时间和最佳效果的听觉补偿水平。结果 戴助听器训练组在 ( 117 4± 3 2 1)d、无训练组在 ( 195 1± 10 2 2 )d时分别达到稳定的听觉补偿效果 ,两组比较显示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两组的听觉损失均由极重度改善到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两组比较显示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对于语前聋的患儿而言 ,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的助听器配戴和听觉言语训练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低龄幼儿听觉能力的初步发展情况的分析,为患儿制定合理的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共有15例患儿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2-4岁,均为语前聋患儿;评估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由家长对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听力方面的自发性反应做出详细的描述;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开机后1、3、6个月时对患儿的上述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人员根据患儿听觉行为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1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1、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问题2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问题3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问题4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问题5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1、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问题6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问题7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问题8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题9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3、6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问题10的得分在术前与开机后6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术前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不能做出准确的反应,而术后的发声情况、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患儿术后对声音理解能力的发育较发声行为和对声音的觉察能力的发育慢;为了获得更全面的听觉发展信息还需延长研究的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243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和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 介绍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术前评估:主要包括听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和智力心理评估.手术方法介绍了不同型号人工耳蜗插入电极的要领,特别强调了24R(Contuor Advance)型植入电极时,不要主动向外拔金属丝.术后评估:采用声场啭音听阈测定及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 243例病人术后6个月用声场测听啭音语言频率平均听阚达到25~35 dB(nHE),平均(27.4±4.8)dB.开机后1年的开放词表言语分辨率平均达到87.7%.其中成人语后聋病人术后Mapping后全部能听到家人叫他名字.经2个月3~5次调试,声场测听阈在28.1±5.4dB,非限定词表(Open set)言语测听,识别率达82%~93%,平均91.6%.学龄前的语前聋儿童,开机后1~2个月,声场测听都能达到30 dB(nHL)或更佳.经过1年以上语训,测定63名可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Close set)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8.6%,非限定词表(Open set)言语测听,识别率平均达83.7%.7岁以上语前聋的儿童,开机后12个月测定26例合作语前聋儿童的Close 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1.6%,Open 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78.2%.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全聋患者的最佳选择.对语前聋患者而言,植人年龄最好在7岁前.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语言康复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医生和聋康老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耳蜗是一种把声音信号换成电信号的高科技生物医学电子产品。为配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甚微的中毒或极重度听力障碍者提供了唯一有效的康复手段。人工耳蜗分为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将体内部分电子装置(植入电极)通过手术方式植入内耳,当体外部分的麦克风接收声音后,将信号传到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将信号放大、过滤、数字化,并选择有用的信息按一定的言语处理策略进行编码,将编译后信号(语码)经传送线圈将信号传入体内接收器,接收器以电脉冲的形式信号传送到耳蜗内的电极,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将听觉信号送到大脑产生听觉。实际上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代替了人的内耳严重损伤的毛细胞感受声音,所以将人工耳蜗植入称为听力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对语前聋儿童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30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开机至少6个月的语前聋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根据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结合术后听觉康复疗效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均采用回顾临床资料和进行自由声场测试纯音、言语察觉率和开放式、闭合式言语分辨率的方法及噪音中语言辨别率的测定及其电话测听,评价人工耳蜗补偿听力的效果.结果:23例已上正常幼儿园及小学,全部患者声场测听均低于40 dB,言语均明显提高,3例能接听电话.结论:颞骨高分辨率CT、MRI耳蜗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纯音测听和听觉诱发电位(ABR)、声导抗、耳声发射(DPOAE)、40Hz相关电位(40HzAERP)40HzAERP和耳镜检查对手术的成功性,预防并发症以及患者听觉康复的可能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术中NRT、电阻检测评估手术的成功性及术后程序编程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通过围手术期优质的专科护理,52例患儿术后创口愈合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Liu B  Chen XQ  Kong Y  Li YX  Mo LY  Zheng J  Liu S  Chen ZS  Han DM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2):1550-1552
目的 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成人语后聋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探讨人工耳蜗在语后聋患者言语康复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初步分析NCIQ量表的适用性.方法 32例语后聋成人患者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18~66(平均35.27)岁.调查内容采用NCIQ问卷量表,由1名调查者进行访谈,完成评估和分析.主要调查设备使用情况、听觉能力以及情感交流能力等3个方面内容.结果 人工耳蜗使用经验6个月以上,平均每天使用16 h.所有受试者均可从人工耳蜗使用中获益,独立生活性和自信心均有明显提高,听觉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听觉能力的评价指标分别为环境声欣赏、使用电话能力、发音质量改善等;社会能力描述为重新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能继续就业、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提高、自信心增强等.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语后聋患者普遍有益;成效与年龄不相关,鉴于此老年听障患者应当是我们关注的人群.翻译的NCIQ表可用于我国成人人工耳蜗术后生活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55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听力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对患儿的听力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卡方检验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将从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来的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植入后时间及家庭经济状况与CAP显著相关,植入后时间、居住地、术后康复模式与SIR显著相关。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时间、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603-60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人工电子耳蜗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84例行人工电子耳蜗置入术的低龄语前聋患儿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结果:84例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健康愉悦出院。护理效果满意,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4%(2/84),2例中1例切口感染,1例头皮血肿;无投诉(0/84);宣传教育多样化认同为95.2%(80/84)、病室环境优美评价良好为97.6%(82/84),护士服务态度评价良好为96.4%(81/84)。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利于患儿术后早日康复,让患儿在收获听力的同时,也有一个心情愉悦的住院经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4例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术前进行智力、听力学、影像学检查,配带助听器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记载术中情况,术终测电极电阻,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语前聋者进行听觉语言培训,术后追踪随访疗效满意度和言语可懂度,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耳蜗植入手术一次成功,1例电极移位二次手术成功,术后暂时性面瘫2例、眩晕1例,两周X线颞骨拍片证实耳蜗电极位于耳蜗内,1个月开机调试,全部病例获取听力。3例语后聋患者听觉言语恢复,其他语前聋患者均行半年以上的听觉语言培训,随访4—6年,半开放式言语识别率〉80%,全部患者及家属达到术前的期望值。结论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全聋的有效方法,术后效果主要与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术前听力与言语基础、听神经及其传导功能、智力、植入电极在规定的部位、术后调机与康复的有效性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