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军 《大家健康》2013,(24):132-13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后外侧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Cobb角的矫正程度、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Cobb角的矫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年,治疗组患者的Cobb角丢失情况、椎体前缘高度丢失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术后矫正度丢失现象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3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中无1例发生椎弓根钉植入位置错误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将内固定取出,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及Cobb角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俞宇  田晓华 《安徽医学》2014,(10):1402-140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共16例,骨折愈合后,行椎弓根钉取出术15例,并行远期随访,分别测量不同时期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伤椎椎体、椎间隙高度。结果术后15例患者得到平均9.5年的远期随访,测得伤椎平均高度及Cobbs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能有效预防远期伤椎的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椎体Cobb角手术前、手术后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实施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椎体高度变化、伤椎复位与骨缺损区植入骨被替代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用时为(139.58±24.43)min,术中出血量为(270.36±95.72)ml,住院时间为(10.78±2.39)d,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恢复至88%~95%,平均恢复至(92.16±1.85)%,术后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CT检查显示骨缺损处出现部分骨组织及骨硬化带,均无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X线复查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情况,内固定取出2个月后复查伤椎高度显示同取出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椎体高度丢失,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72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术后联合或不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术后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和伤椎椎弓根植骨术两组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显著减小(P<0.01),但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评分,便秘、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AISA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椎体完整程度选择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相似,中药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和钉棒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并结合椎管减压予以治疗。并于术前、术后即刻及后续的随访中行X线、CT及MRI检查,测量并比较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并观察神经功能、脊柱活动度等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无感染。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维持椎体高度,促进骨愈合,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有效减少远期椎体塌陷及椎弓根钉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对56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撬拨复位、经双侧椎弓根植骨术,术后进行6~18个月随访。观察术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矫正度及矫正损失情况。对有神经损伤的病例按Frankel分级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2.5%恢复至94%,Cobb角术前平均(26°±7.8°),术后为(4.2°±1.2°)。有神经损伤的病例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2级。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拔出,椎体高度未出现严重丢失。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重建脊柱结构,有效防止内固定松动和矫正度丢失,是实用、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术前,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增高、后凸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症状,纠正胸腰椎畸形;但相较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相关微创优势,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尹永涛  沈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95-179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提升骨折复位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济安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02-170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外伤患者全部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分别测量术前、术后2周及去内固定后3个月患者的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角,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按Frankel分级脊髓功能恢复提高0~3级,椎体前缘高度增加46.9%,术后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1.9°恢复到3.2°。全部患者内固定无断裂、无感染、无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可重建伤椎高度和防止后期矫正度丢失。  相似文献   

13.
刘颗星  张耀强  邓颂波  黄文显 《吉林医学》2013,34(24):4907-490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观察和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前后椎体横截面积、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E级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准确、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谢克恭  唐毓金  潘生才 《广西医学》2010,32(9):1106-1108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椎弓根内固定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2周及去内固定后3个月患者的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感染及神经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可重建伤椎高度和防止后期矫正度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加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采用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术前、术后摄X线片测定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患者后期有无腰背部疼痛情况,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折断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以及椎管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经过10~18个月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无内固定松动、拔出、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后期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角度加大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AO分型:A3/A4)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4月13例经CT或MR证实为椎管后壁破裂伴有椎管狭窄的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PVP手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术后6个月以上)的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结果 4例患者椎体成形时出现骨水泥渗漏(2例前方渗漏,1例上方渗漏,1例向椎管内渗漏未引起症状),所有骨水泥强化螺钉植入椎体无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PVP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胸腰椎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择60例胸腰椎伴有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观察组)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板后外侧植骨(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无感染病例,伤口术后均达Ⅰ期愈合。Cobb角矫正度、椎体高度矫正损伤比较均无明显差(P0.05),观察组无Cobb角矫正损失,对照组为6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断钉、螺钉松动情况,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可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提供脊柱稳定性,较为安全和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的同时,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术后卧床15~20d,并进行康复背肌锻炼,腰围保护3—6个月。结果本组6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优良率为83.87%,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6~28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杆、内固定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结论A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刁天华  周富道  张敬标 《海南医学》2014,(12):1818-1820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腰椎骨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伤椎植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同时随访两组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随访时,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及Worter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不仅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而且可提高伤椎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20.
钟斌  邵高海 《海南医学》2010,21(7):75-77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