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转入我院新生儿科的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药物干预等。比较两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摄奶量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积极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适当的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记录早产儿出生时、完全喂养时及出院时体质量,早产儿残奶量、摄入奶量、腹胀及呕吐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完全喂养时及出院时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奶量少于对照组,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腹胀及呕吐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可有效改善喂养不耐受情况,提高早产儿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韩青 《当代医学》2014,(21):128-129
目的:分析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进行抽样,选取68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发育支持性护理。对2组发育支产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10 d后平均体质量为(2085±116)g,对照组为(2020±117)g;观察组第10 d进奶量为(365±45)mL,对照组为(307±45)mL;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早产儿体质量、进奶量,且并发症小,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医院收治的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2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或鼻饲早产儿配方奶及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改善情况,即每天进乳量、残奶量、体质量增加量,腹胀、呕吐消失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上述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可有效促进肠道成熟,明显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徐翠英 《吉林医学》2013,34(18):3703-370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各喂养不耐受指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体重开始增加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呕吐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发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吮吸,比较两组新生儿每日增加体重,第1天、7天及14天的进奶量,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体重、头围、胸围及身长。结果:观察组每日增加体重、第7天、14天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天进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头围、身长、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联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单纯抚触。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发育支持性护理对于早产儿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随机实验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新生儿随机均匀分布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发育支持性护理。结果在实验开展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体质量和进奶量这两个指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得多,结果之间的主要特征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早产儿生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可以提高新生儿的体质量和进奶量,这说明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有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extensively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e HPF)联合酪酸梭菌对早产儿早期喂养后胃肠功能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出生后24 h内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30例。试验组给予e HPF联合酪酸梭菌,对照组1给予早产儿配方奶(Prematureinfantformula,PTF),对照组2仅给予e HPF,三组喂养持续时间均为14 d,比较喂养后初次排便和胎粪排净时间、每天排便次数、肠内营养达到80 kcal/(kg·d)时间、体重生长速度、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总胆红素和峰值的总胆红素水平,以及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早产儿初次排便和胎粪排净时间、每天排便次数以及肠内营养达到80 kcal/(kg·d)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早产儿体重生长速度、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体重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体重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和峰值的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 HPF联合酪酸杆菌会增加早产儿对于营养的吸收,提高胃肠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喂养耐受性、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耐受性、身长、体重增长状况及进奶量均优于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应用静脉营养时间及住暖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喂养情况和体重增长的影响及预防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每日摄入奶量、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每日体重增长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表现。结果干预组每日摄入奶量、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每日体重增长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腹胀、呕吐、胃残留、排便不畅等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体位护理、胃肠道护理、抚触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早产儿舒适度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减少喂养不耐受,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舒适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胎龄≤32周)81例,按照患儿喂养护理方式差异性分组研究,其中常规组40例,经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41例,针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特点给予针对性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与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每日摄入奶量、机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胃肠道舒适护理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服务,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儿饮食喂养舒适度,让胃肠道功能改善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现象,促进早产儿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护理14 d后,对比2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神经行为、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包括胃肠功能发育护理、吸吮吞咽反射训练、听觉及视力发育护理、抚触护理。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安慰的反应、前臂肌张力、下肢肌张力、手握持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3、6、12个月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肠道菌群建立及胃肠道功能发育,提高早产儿感官、感觉及运动神经发育,有利于运动和智能发育追赶,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3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5),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喂养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每天呕吐次数>3次、胃潴留>30%奶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强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早产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比两组早产儿1个疗程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等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进奶量(548±13)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12)ml,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音乐干预和抚触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进奶量,明显促进生长发育,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包括鸟巢护理、暗室护理、最少干预护理、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对两组早产儿体重、奶量、喂养耐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喂养不耐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进奶量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疾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3-5mg/kg,12h/次,输液泵静脉给药)+鼻胃管喂养,喂养遵循奶浓度由稀到稠,奶量由少到多,待患儿具有吸允能力时可拔除胃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喂养指导,非营养性吸允,腹部抚触,合理体位等,观察两组早产儿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和体重开始增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开始增加也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翔艳 《四川医学》2014,(3):414-4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功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早产低体质量患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早产低体质量患儿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及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胃肠营养达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改善早产低体质量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黎瑞兰  郑燕  杨林  鲁利群 《四川医学》2007,28(6):674-674
目的观察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吗丁啉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等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微量泵泵奶。对照组常规胃管注奶,每2h1次。结果治疗组在残奶量、奶量、呕吐消失天数上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数上,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泵奶,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长较快,效果优于胃管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