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患者采用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月的拇外翻角(HVA)及跖骨间角(IMA),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制定的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估患者功能愈后。结果术后6月,患者HVA,IMA均显著减小,AOFA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可显著改善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HVA,IMA改善明显,AOFAS评分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软组织松解联合Chevron、Akin截骨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疗效。方法:2012-06~2014-03,采用软组织松解(Mc Bride手术)联合Chevron、Akin截骨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16例(28足),有2例(单足)病人同时合并有第二跖骨痛,同时行Weil截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大小及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AOFAS)评分,术后随访6~24mo,平均14.3±2.1mo。结果:术前IMA角为15.5 l°±4.03°,术后IMA角为6.65°±3.29°;术前HVA角为36.74°±5.24°,术后HVA角为10.85°±3.81°,术前AOFAS评分为43±10.5分,术后为90±7.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轻中度拇外翻病人,采用软组织松解联合Chevron、Akin截骨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适应症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肖进  魏冀荣  章莹  郭晓泽  王非  黄显华  尹庆水 《西部医学》2012,24(8):1469-1470,1473
目的探讨应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22足轻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进行治疗。患足术前术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进行AOFAS评分以评价功能和疼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截骨端均达骨性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6周。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未出现一例内固定松动、断裂,拇外翻复发或第一跖骨头缺血坏死、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术前HVA平均25.2°,术后为5.6°;术前IMA平均11.4°,术后为6.3°;术前AOFAS评分为52.4分,术后至末次随访时为87.5分。各项指标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高龄拇外翻患者采用较为彻底的截骨矫形手术,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手术风险.方法 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拇外翻患者38例(59足),根据畸形情况选择Austin术式或第一跖骨双段截骨术治疗,分析拇外翻角(HVA)、1,2跖间角(IMA)、近侧关节固角(PASA)角度矫正情况及足功能评分(AOFAS).结果 术后患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6例轻、中度拇外翻(42足)患者,行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3足)加Akin截骨术行通用骑缝钉固定,术后随访14-24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足术后HVA、IMA和DAS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效果确切,降低HVA、IMA和DASA效果显著,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洗能够提高手术疗效,在促进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改良Chevron截骨法联合软组织松解术应用于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疗效,观察足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法联合软组织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足部功能改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3.55%,术后HVA角、IMA角均低于术前,术后AOFAS评分及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Chevron截骨法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改善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的足部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跖骨截骨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拇外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拇外翻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第一个跖骨Chevron或者Scarf治疗,试验组在第一个跖骨Chevron或者Scarf截骨基础上采用外侧软组织松解。术后24周,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踝功能评分,肿胀值,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患者骨性愈合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拇外翻患者IMA、H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拇外翻患者IMA、HVA均降低,试验组IMA、HVA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两组拇外翻患者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肿胀值均降低(P<0.05);试验组AOFAS评分较参照组高,肿胀值较参照组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5 d 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2 d VAS评分均升高,术后5 d VAS评分均降低(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25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传统切口(传统组),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24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微创组).所有患者均行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术后拇外翻角(HVA)及第一、二跖骨间角(IMA)、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至24个月,传统组平均随访(12±2.7)个月,微创组平均随访(12±1.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HVA、IMA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微创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能取得与传统切口相同的手术疗效,同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常用的5种第1跖骨轴线的确定方法,探讨选择适于远端Chevron截骨术后临床实践应用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左足)术前诊断拇外翻,行改良Chevron截骨术后患者的足负重正位片,2名影像科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分别用5种第1跖骨轴线的确定方法测量拇外翻角(HVA)、1~2跖骨间角(IMA),以拇外翻诊断标准值HVA≥15°,IMA≥10°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结果方法 1有22足(73.33%,22/30)HVA>15°,19足IMA大于10°(63.33%,19/30);方法 2有20足(66.67%,20/30)>15°19足IMA>10°(63.33%,19/30),方法 3、方法 4、方法 5所测结果 HVA均<15°、IMA均<10°;方法 5有9足IMA在2°~4°。结论方法 3、方法 4测量方法便捷、测量结果可靠,是拇外翻改远端Chevron截骨术后第1跖骨轴线的有效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袁毅  瞿刚波  罗兵  杨家福  周兵华  唐康来 《重庆医学》2018,(14):1900-1903,1907
目的 探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采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38例(47足),获得随访31例(38足).对趾骨近端关节固定角(PAA)增大患者加用拇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对第2、3跖骨头转移痛患者,行第2、3跖骨Weil截骨.通过手术前后足站立位、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比较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MAA)、PAA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42个月.HVA由术前(41.82±5.28)°降至术后(17.03±4.04)°,IMA由术前(19.00±3.78)°降至术后(9.24±1.98)°.DMAA由术前(19.42±5.65)°降至术后(8.71±2.74)°,PAA由术前(5.66±3.27)°降至术后(3.82±2.09)°,AOFAS评分从术前(41.47±6.29)分上升为(84.82±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拇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与HVA、IMA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45足正常足TSP的正常值范围为TSP≤3.92足拇外翻足行手术治疗中,19足行改良McBride手术,24足行跖骨头颈部截骨术,29足行跖骨基底截骨术,20足行Keller手术.因为Keller手术并不能矫正TSP,故共随访72足拇外翻足,随访时间1~6年,平均4年.术后HVA为5°~10°,平均7°;IMA为5°~9°,平均7°;TSP均为3或4.根据孙俊英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优60足(83%),良8足(11%),差4足(6%),优良率为94%.结论TSP应该作为常规术后疗效评价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TSP位置异常者,应首选骨性手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籽骨系统.  相似文献   

12.
顾晓晖  李涯松  毕擎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08-1611
目的 评估第一跖骨远端改良偏距Chevron结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自2015年7月-2016年10月,经治16例16足中重度外翻患者,男性2例,女性14例;年龄33~45岁,平均38.5岁。排除跖趾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跖骨头颈窄小、跖楔关节松弛等,采用第一跖骨远端偏距Chevron截骨,截骨顶点位于跖骨头冠状面中上部,距跖骨头软骨面背缘近端约4 mm,距背侧骨皮质约5 mm,截骨顶角约100°,截骨上臂垂直背侧皮质,下臂延伸至跖骨1/2处,推移矫形后螺钉固定。比较术前、后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足痛,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第一跖趾关节评分标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 结果 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5±1.5)个月,末次随访时HVA、IMA、VAS、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高。术后6周内截骨端均临床愈合,至末次随访无跖骨头坏死。 结论 第一跖骨远端改良偏距Chevron结合Akin截骨,矫形力强,截骨端稳定,利于固定,骨愈合快,手术简便,能有效矫治中重度外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8月浙江省嵊州市城南骨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36例,均采用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足踝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IMA、HVA、DMAA均显著低于手术前,AOFA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手术优良率为93.75%,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拇内翻、拇外翻复发,无拇僵硬、跖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截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论: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能够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取得较理想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改良McBride术分别联合Chevron、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HV)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中重度HV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行改良McBride术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McBride术联合Scarf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影像学指标、前足功能、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IMA、HVA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McBride术联合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HV的临床疗效优于改良McBride术联合Chevron截骨术,其更能改善患者IMA、HVA水平,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前足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型Mc Bride手术治疗足拇外翻的效果。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型Mc Bride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病人25例42足。观察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及足踝AOFAS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全部病人均获6-18个月随访。截止最后一次随访,42足中37足基本无疼痛,5足偶有疼痛,VAS评分均在0-3分之间。外翻畸形全部得到矫正,无复发。术后1d、术后6月病人HVA和IM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3.34-3.76,P〈0.05),术后6月与术后1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月病人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74,P〈0.05)。结论改良型Mc Bride手术能够确切地纠正足拇外翻畸形,有效缓解足拇外翻及继发拇囊炎而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改良keller截骨术治疗足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患足手术前后常规拍摄足正位片,测量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夹角(HVA),手术方法选择小切口Keller截骨+拇内收肌部分切除并转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辉  罗栩伟  冯刚  杨飞  李亮 《西部医学》2020,32(11):1642-1645
【摘要】目的 评估软组织平衡术联合Scarf和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畸形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足踝外科采用软组织平衡术联合Scarf截骨和Akin截骨手术治疗的28例(35足)中重度踇外翻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截骨愈合时间;术后第3、6月随访时摄X线片测量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记录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与术前比较;采用Roles Maudsley评分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共27例(34足)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或伤口裂开发生;所有患者的两处截骨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27±04)月,无截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与术前相比,术后6月 HVA、IMA、AOFAS、 VAS均降低(均P<005)。患者满意率926%。结论 软组织平衡术联合Scarf和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燕冰  徐宏辉  袁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12):1001-1002,1004
目的探讨拇外翻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术后不同固定方法对治疗效果及功能评分(AOF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204足)行微创截骨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包扎外固定组(35例62足)、herbert钉固定组(55例99足)和克氏针固定组(25例43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x线片变化,测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第1、2跖骨相对长度(MPD)、跖趾关节活动度及AOFAS等的变化,综合评判3种不同固定方法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HVA、第1、2IMA、MPD、跖趾关节活动度和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单纯包扎外固定组患者较herbert钉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跖骨短缩明显,跖趾关节活动度较差,AOF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bert钉固定组与克氏针固定组各指标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herbert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效果及功能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包扎外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掌骨锁定钢板在拇外翻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30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跖趾关节融合钢板治疗,研究组应用掌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前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HVA及IMA均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VAS、AOFAS评分及HVA、IM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5,P>0.05)。结论:在中重度拇外翻患者行第一跖趾关节融合...  相似文献   

20.
改良McBride术治疗拇外翻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McBride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近10年有完整随访结果的33例(52足)拇外翻行改良McBride术患者,对比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和IMA矫正度,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分析。结果随访最少60个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0d,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21d。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平均50d。平均HVA矫正度为18.2°,平均IMA校正度为3.4°。术后60个月时,优良率96%。结论该方法治疗拇外翻简便易行,矫形满意,可矫正较大的第1、2跖骨间角,适用于中度拇外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