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35-153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ICU3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强化隔离措施,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和多重耐药菌监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结果经严密监测和护理,我院ICU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结论采取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强化隔离措施,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和多重耐药菌监测等多种方法,能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耐药机制、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病房患者中抽取3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研究组)进行分析,分析其感染类型、耐药性等,并抽取30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纳入对照组,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其感染因素。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中,共检出12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3株大肠埃希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不动杆菌属,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Logistic分析影响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为免疫力低、ICU病房中病原菌污染环境、广泛应用抗菌药物、手卫生影响医院感染病原体、未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和隔离操作、ICU布局和设施不合理。结论:临床需明确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以便加强监测,确保抗生素使用合理,并针对性制定隔离消毒措施,控制和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在降低MDRO(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至2018年02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护理策略期间,对照组(40例):研究基础护理策略;观察组(40例):研究基础护理策略+强化感染护理策略;最终就两组ICU患者有关指标合格率以及MDRO感染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ICU患者有关指标合格率展开对比,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ICU患者MDRO感染率展开对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临床选择强化感染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对于有关指标合格率提升以及MDRO感染率降低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ICU患者的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监测方法对集束化护理干预进行评价,分析其控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比率、铜绿假单胞感染的比率均显著性小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可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医院内感染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ICU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新建层流洁净ICU投入使用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320例危重患者(观察组)与2012年1月未进行改造未按照规范化护理干预的260例危重患者(对照组)进行感染率比较;对在未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分别抽查50人次护理工作人员手卫生和50台次呼吸机面版监测达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中心静脉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医护人员干预后工作人员手卫生和呼吸机面板微生物监测达标率,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感染防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在ICU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梅盘琴 《中外医疗》2021,40(1):178-180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到该院就诊的4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阶段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设置为参照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到该院就诊的4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  相似文献   

7.
张彦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79-2780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干预。方法将260例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展开常规护理和实施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具体状况,探讨护理方案与适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心外科监护室收治的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导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且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10.02±1.8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8±2.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感染控制的时间,从而优化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2011年7~12月由专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目标性监测,跟踪查房过程,观察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手卫生依从性、无菌技术操作及病床单元物表清洁消毒等,并进行实时干预。结果与2010年同期比较,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但其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物表清洁消毒执行力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对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在ICU院内感染控制当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研究时间段,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实行常规感染控制措施,共纳入420例患者;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纳入415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手卫生合格率以及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率都高于对照组,呼吸感染率、静脉导管感染率以及导尿管相关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当中引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以帮助降低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和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院内感染率,提出针对性护理控制措施.方法 从2016年1~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2000例患儿中选取体质量为(2000±500)g的8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0例患儿应用改进后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护理,对患儿的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种等进行监测,以及对监护病房的仪器设备、用具、空气、医护工作者手部等细菌情况进行定向、抽样检测.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院感率、感染部位以及不同疾病新生儿与院感的关系等.结果 400例改进前NICU护理的患儿有26例感染疾病,院内感染率为6.50%,而400例改进后NICU护理的患儿只有1例出现了感染,院内感染率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部位较高的分别为呼吸道感染(48.15%)和胃肠道感染(25.93%);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半数以上为革兰菌,有32株(占总菌数的61.5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总菌数的13.46%);改进后重症监护病房外部环境中的食用工具、病房物体表面及推车的合格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的改进有效地消除了新生儿患者的内在和外在的感染源,减少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3.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反复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据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监测北京医院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菌株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前3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63%)、泌尿系统(12.11%)和血液(6.05%)最为常见;科室分布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病房、急诊科病房。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呈迅速增加趋势,应延缓耐药菌发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干预和培训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SICU的1076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物品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微生物监测,并将收集的资料和物品表面、手卫生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55%,老年患者居多,占10.8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占47.83%,物品表面监测合格率57.14%,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59.17% 结论:S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SICU病房管理,改善环境,规范落实各管道护理,认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强化洗手观念,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控制S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医学科6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干预策略护理,进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多重耐药菌转归、日均费用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转归情况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日均费用比对照组低,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在肿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转归,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予以护理干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所收治的临床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临床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以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显著降低,在应用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制定预案、加强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强调个人防护及相关制度的落实等措施干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结果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感染,避免了交叉感染,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广玉  陈龄 《海南医学》2016,(13):2232-223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ICU>48 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入住ICU的3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ICU的556例患者为干预组,分析总结对照组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干预组在对照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针对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如强化手卫生教育和监管、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等,然后分析比较两组院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干预前后,分别发生医院感染33例和20例,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02%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17例和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9.56‰和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并落实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显著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结果。方法:选择28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回顾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特点。结果:28例患者共分离菌株64株,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明显大于革兰阳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在不同药物耐药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现出多样化耐药性特点,实际治疗中应以耐药性分析为基础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6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多重耐药菌种类以及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多重耐药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除此之外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6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死亡,占总数的20.6%,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