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谱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58例,95.08%)高于对照组(46例,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K和LDH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下降幅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辅酶Q10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或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肌酶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42例,辅酶Q10+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128例,辅酶Q10+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心肌酶谱(血清CK-MB、CPK、cTnI、HBDH、LDH)及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1、2、3周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组别=7.412,Wald χ2时点=290.769,P组别=0.006,P时点<0.001)。治疗前,两组患儿CK-MB、CPK、cTnI、HBDH、LDH、LVEF、FS、CI、CD3+、CD4+、CD4+/CD8+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饮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水平、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心肌酶谱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例,两组常规治疗包括应用COA(辅酶A)、KCl、肌肝、维生素C3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41,P〈0.05)。两组治疗后的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椎广商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0 g·kg~(-1)·d~(-1)治疗,观察2组治疗2周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8~+、CD_4~+、CD_4~+/CD_8~+)变化及治疗4周后心肌酶(CK、CK-MB、LDH)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CD_3~+、CD_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_4~+、CD_4~+/CD_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CK、CKMB、LD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和心肌酶有明显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黄芪注射液,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95%,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联用果糖二磷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发病过程中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ST、CK、CK-MB及CTnI水平,并评价其疗效。选取1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作期心肌炎患儿血清AST、CK、CK-MB及CTnI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水平AST、CK、CK-MB及CTnI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将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疗效(97.5%)优于对照组(80.5%, 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分别为43.5%、76.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CK、CK-MB、LD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酶谱CK、CKMB、LDH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K、CK-MB、LDH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好,临床症状消失快,降低心肌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VM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胸腺肽治疗组,每组5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黄芪颗粒等常规治疗,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3~4 mg·kg-1.d-1,静脉滴注,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CD8+变化不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CD3+明显升高(P<0.05),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胸腺肽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2组CD8+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V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辅酶Q10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患儿血清心肌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经字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K、CK-MB、LDH等心肌酶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CK、CK-MB、LDH等心肌酶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范卫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42-4843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肌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试验组接受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小儿心肌炎患者治疗后α-羟丁酸脱氢酶(ɑ-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等心肌酶谱指标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心肌炎患者接受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合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心肌酶谱检查结果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王国胜  陈燕 《当代医学》2014,(31):56-57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n=62),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V-C、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CD 3、CD 4、CD 8、CD 4/CD 8、Ig G、Ig A、Ig M各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在常规方法上使用果糖二磷酸钠、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刘辉 《四川医学》2013,(12):1845-1847
目的 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果糖二磷酸钠,7天后观察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K、CK-MB及CTnI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血清CK、CK-MB及CTnI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改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血清转铁蛋白及酶指标,T淋巴细胞CD3~+与CD4~+及CD8~+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为50.94%(27/53),总有效率为94.34%(50/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4%(12/53)、79.25%(4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转铁蛋白(TRF),血清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BA、TBIL、DBIL以及CK、CK-MB、AST、LDH和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RF、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对患儿的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张立红  田淑芝 《医学综述》2008,14(12):1915-1917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干扰素。治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和LDH1水平。结果实验组、常规组总有效率依次为89.3%和6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的含量、CD4+/CD8+比值增高,IL-6、LDH1、TNF-α和CD8+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的含量、CD4+/CD8+比值增高,IL-6、LDH1、TNF-α和CD8+水平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予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程度,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肌酸激酶(CK)比值、血清中α-羟丁酸(α-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心肌钙蛋白T(cTnT)值和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更显著.结论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可明显缩短患儿心肌酶、cTnT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果糖二磷酸钠与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患儿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单纯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的设为对照组(41例),将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设为研究组(47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LDH与CK水平较之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大(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具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