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CIN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N患者实施高频电波刀手术,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7):805-80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1995~2005年间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92例中有52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56.5%,40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结果不同,其中11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Ⅱ/Ⅲ,而冷刀锥切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宫颈椎切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并伴随腺体受累可能是存在宫颈浸润癌的一个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但未发现HPV高危型检测数值高低与患者病理级别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高级别CIN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30例CIN冷刀锥切术后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锥切术后病理与进一步治疗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30例锥切患者中切缘阳性者17例,切缘阴性者13例。再治疗者采用子宫切除术(29例),宫颈癌根治术(1例)。结果再次术后标本中无病变者13例(43%),降级者13例(43%),相符者4例(13%)。锥切切缘阳性和阴性再治疗术后的宫颈残存病灶分别为59%(10/17)和54%(7/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锥切切缘为浸润癌的1例术后为浸润癌。锥切标本中发现1例微小浸润癌,术后转阴。28例高级别的CIN术后11%相符,46%降级,43%转阴。结论CIN锥切术后为浸润癌者,必须及时处理。锥切术后为微小浸润癌与高级别的CIN、切缘阳性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Ⅲ,CINⅢ)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采用CKC对135例经电子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确诊为CINⅢ的患者进行治疗,再次病理检查后分析其病理分级变化.结果 与CKC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35例CKC术后患者病理诊断级别升高者7例,符合者75例,降级者53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病变病理与CKC术后宫颈病变病理的符合率为55.56%,同时发现宫颈腺上皮内瘤变18例及宫颈癌7例并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结论 CKC是治疗CINⅢ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2018,(5)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CIN(Ⅱ、Ⅲ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B组接受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治愈率高于A组,术后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N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07-01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LEEP锥切术的患者172例,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观察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58.72%;宫颈LEEP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 宫颈LEEP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研究组行LEEP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9%(43/52)(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38%(8/52)(P0.05)。结论 LEEP刀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且愈合快等优势,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CI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术前经阴道镜活检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对CINⅡ、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后者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但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环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后6个月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痊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尽早使切口愈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冷刀锥切术治疗育龄期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接受冷刀锥切治疗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的宫颈狭窄、病变复发、以及术后2年的妊娠结局。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大出血,2例术后发热,最高体温38.8℃,经抗生素治疗痊愈。所有患者术后6~8周宫颈完全修复,随诊7个月~3年,复发6例,复发率6.67%。结论冷刀锥切术对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而言,依然是安全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7±1.8分钟,术中出血量8.1±2.4ml,切口愈合时间明29.3±3.7天;对照组手术时间26.2±7.6分钟,术中出血量36.2±9.0ml,切口愈合时间明39.7±5.8天,两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宫颈充血肥大、下腹疼痛、宫颈赘生物、创面化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EP对CIN进行治疗,简单、安全、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因宫颈病变细胞学检查阳性及阴道镜下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09例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结果: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58例(53.2%),不符合51例(46.8%),其中病理级别升高占18.01%(19/105),病理级别下降占28.70%(31/108),病理早期浸润癌2例,二次行广泛子宫切除术(1.83%),CINⅢ累腺合并功血、多发子宫肌瘤或微小浸润癌13例(11.93%),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94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随访12-18个月中无1例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有2例已经妊娠,目前无先兆流产症状。结论: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保留生育功能、及早防治宫颈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河南医学研究》2017,(13)
目的对比宫腔镜宫颈锥切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正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CINⅢ级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12/39),低于对照组的53.85%(2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冷宫刀宫颈锥切术,宫颈镜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级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河南医学研究》2016,(10)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成LEEP组和CKC组,各73例。LEEP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KC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LEEP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K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K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明显效果,相对而言,LEEP能有效的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应用冷刀宫颈锥切术与LEEP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的CIN病患203例,按入院时间分组治疗,1组100例,治疗采用LEEP;2组103例,治疗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记录"一个情况"(不良反应)、"2个量值"(花费和出血量)、"三个用时"(愈合用时、手术用时、治疗用时)。结果 1组统计后的"两个量值"、"三个用时"都比2组少,为显著差异P〈0.05;2组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相差不多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应用冷刀宫颈锥切术与LEEP的效果相似,但LEEP更有应用优势,可降低花费和出血量,减少"三个用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状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LEEP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CKC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与CKC组相当(p>0.05).LEEP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宫颈管狭窄及粘连,1例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CKC组2例发生宫颈粘连,发生宫颈残端出血4例.结论:与CKC相比,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作用,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6年至2010年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0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冷刀宫颈锥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者病理完全符合69例,占65.1%,不符合37例,占34.9%.8例(7.5%)患者锥切边缘受累,103例患者随访6~30个月,2例复发.发现早期浸润癌6例,其中2例仅行宫颈锥切随访无复发;6例患者后行子宫切除术或扩大子宫切除术(不在统计范围);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宫颈管狭窄.结论宫颈锥切术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更准确,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患者57例,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及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84.21%,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升级9例(15.79%);宫颈锥切术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100%,宫颈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92.31%降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改良CKC组与传统CKC组,各41例.传统CKC组接受CKC治疗,改良CKC组接受改良CKC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