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辅助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M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水平和智力发育,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残疾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脑瘫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其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检测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智力发育(MDI)和心理运动发育(PDI)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满意度、MDI评分和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GMFM-88百分比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干预后GMFM-8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71.43%(25/35)、91.43%(32/3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家庭姿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百分比。结果干预前,两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3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DI与PDI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智力与运动发育水平提高,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干预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盖什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评估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Gesel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esell、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采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1):38-39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儿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指导,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1岁时的体格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头围)和智能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患儿1岁时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1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低下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腾飞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06-108,111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训练,对比两组的智力发育评分、心理运动发育状况及血清脑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智力发育各维度评分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的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运动发育评分为(95.92±8.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枢神经特异蛋白、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采用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其智力及躯体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正规强化康复训练改善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疗效和对发育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家庭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正规强化康复训练,评估两种康复训练疗效及对患儿发育商、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训练后发育商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正规强化康复训练在改善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运动功能方面可取得良好疗效,且可提高患儿发育商,对患儿智力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80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及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智力发育商、运动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商、运动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促进脑瘫患儿的智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刘春雨 《中外医疗》2015,34(1):149-151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和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脑瘫患儿2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采用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评分方面,两组患儿护理前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心理、认知、知觉、语言、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残疾发生率,在改善患儿生存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6例脑瘫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幅度运动、适应行为、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精细控制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可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认知干预护理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发育情况[盖泽尔发育量表(GDS)]、智能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功能[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护理后,两组GDS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GD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M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采用早期认知干预护理,能促进其神经发育和智能发育,改善运动功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
付琼芳  王君 《河北医学》2016,(8):1367-137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儿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不同时间点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量表测定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24个月评价总发育商(DQ)。结果:入组前,两组患儿 PDI、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儿 PDI、MD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24个月,观察组患儿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 HIE 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述了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运动发育指数均为护理后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给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儿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智力发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孤独症患儿智力发育及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孤独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智力发育与社交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MDI评分较高,ATEC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孤独症患儿临床心理护理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升其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认知发展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2月间我院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患儿认知发展水平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与适应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早产患儿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鲁旭文  何莉丽 《浙江医学》2024,46(2):187-190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组式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组式作业疗法,两组患儿均接受康复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表(ADL)、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的评分。结果:两组患儿训练前WPPSI和Barthel指数、PDMS-FM及FMF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训练后WPPSI和Barthel指数、PDMS-FM及FMFM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式作业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可改善认知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并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该疗法优于常规作业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