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宋金元时代,中医学出现过继秦汉之后的第二个辉煌,而同时代的欧洲处于相对"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对中西医学来说都是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宋金元时代中西医学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学风上泥古与创新的并存及封建统治下医学的建制化;而差异则反映在阿拉伯医学对西医的影响大于对中医的影响,外部机制对中西医学的影响侧重点各异,当时中医各科的全面发展与西医少数学科的渐进的不同。通过以上比较,得出了对中西医学发展及中医现代化的启示,并对中西医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燥水竭证"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对著名的阳明三急下证和少阴三急下证的高度概括。仲景以大承气汤"截断扭转"以达急下存阴、釜底抽薪之效,至今仍用而不衰,尤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章深入探析其对后世中医温病学和中医急症发展的影响,以及应用注意事项。旨在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截断疗法"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衰,生化无源,产生虚证、寒证;邪实壅于中焦,正邪相争,则为实证、热证;正气已虚,然邪仍恋战,则发展为虚实夹杂证、寒热错杂证;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不力则致痰阻气逆证.仲景在治疗外感病过程中运用五法治疗脾胃病:温补脾胃、苦寒直折、寓清于补、攻补兼施、降逆化痰,有效提升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出入,成功截断病程,促进痊愈.《伤寒论》对脾胃病的治法,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医     
正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西医汇通的不同时期,张锡纯主张通过"衷中参西"的方式将西医纳入到中医知识体系中,恽铁樵则以生理病理为标准重新建构"新中医".本文选取两人医著中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进行话语分析,认为差异性的医学话语背后意涵有三:代表着对西医知识吸收借鉴的不同侧重点;凸显出不同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异及两种医学话语力量强弱的改变;深层次的文化意涵是展现了近代中医学家在医学汇通的不同时期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从信赖到跳脱的过程,提示医学从传统逐步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预防医学发展史上,《伤寒杂病论》灵动活泼的辨证预防思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仲景整体性、动态性的预防思维特色出发,探讨其对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影响,证明思维层面的内涵是伤寒、温病防治过程中共同的精髓,是发展中医预防医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医杂志》曾就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试用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一书发表讨论文章,这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术发展,都是有益的。笔者对其中某些问题的阐述不敢盲从,故不揣浅陋,略述己见,以冀就教于高明。中医理论源流的分水岭“流由源出,无源则无流”,而流本身又有干支之别。由此可见,源与流之间实质是本与末的关系,而且两者只能相对而言.因  相似文献   

8.
宋金元时期《伤寒论》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多医学流派,正如《四库全书提要》中所云:“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伤寒论》方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有二:一是这一时期的医家除按仲景条文、方法使用仲景方外,并对仲景方进行补充和化裁,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中医学术繁荣的原动力,但背离中医之魂的"创新",则如脱缰之马、无根之木,势必严重扭曲,甚而成为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桎梏。针对当代中医界学术创新存在着的信马由缰、东施效颦、貌合神离、中西合璧等种种怪象,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不离之宗",更需要中医界形成共识和认同。窃以为,诸如:以中华文化"天-地-人"三才思想为根基构建而成的整体医学模式;以脏腑经络、百骸官窍与精气神升降出入运动为特质的形神一体生命观;  相似文献   

10.
"土燥水竭证"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对著名的阳明三急下证和少阴三急下证的高度概括。仲景以大承气汤"截断扭转"以达急下存阴、釜底抽薪之效,至今仍用而不衰,尤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章深入探析其对后世中医温病学和中医急症发展的影响,以及应用注意事项。旨在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截断疗法"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乃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之导源,问世一千七百余载以来,影响至为深广,非仅国内,且东瀛历代医家亦均奉其为中医必读之经典。由于仲景之书历经战乱,  相似文献   

12.
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张仲景为神农本草一派学术论点,源出自民国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考证《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关系,虽然古人认为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吻合无间,但目前还缺乏确凿史料证实两书有必然联系;《伤寒论》与敦煌医学残卷陶弘景《辅行诀》,其方同源出于《汤液经法》,均为现代研究仲景学说的重要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3.
陈修园曾云:“医门之仲景,即儒门之孔子也”。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伟大医学家,历代尊之为“医圣”,其不朽巨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是中医必读的经典。正如张仲景本人在自序中所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仲景使用攻瘀三方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及抵当丸的思路。[方法]搜集历代注家对有关攻瘀三方条文的解释及方解并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训诂学知识及个人体会,总结仲景使用三方的本意。[结果]桃核承气汤主以泻热而次于化瘀,主治邪热由表陷里,与血初结而出现之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之证;抵当汤为攻坚逐瘀之峻剂,主治瘀热深结而出现之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喜忘,身黄,脉沉而微之蓄血重证;抵当丸为抵当汤之轻剂,主治蓄血之轻者。[结论]比较攻瘀三方,当以"浅深"二字区别桃核承气汤证与抵当汤证、以"轻重"二字区分抵当汤及抵当丸,较之近世以"轻重"区分前二者、"缓急"分别后二者,庶几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卫生先驱李廷安的论著与档案为研究史料,研究其对中医的态度及对岭南地区医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学者,李廷安未发表反对中医的言论;主张联合多学科专家研究中医;主张"新医学"中应该有中医的一席之地,即"将新旧医学,形成混一,创造我国之新医学";李廷安为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引进医学人才,实现了岭南地区医学水平从落后到"国内一流"的飞跃。本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民国时期的西医学者对中医的态度及有助于深化岭南地区医学发展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3,(11):1652-1654
目的:认识与研究流派产生与传承的规律。方法:从构成中医流派的三个要素研究其对流派传承的价值。结果:"源""流""派"即是构成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框架,又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结论:流派加强了中医学术传统特色的传承,推动、促进了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一书为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蕴含有丰富多彩的辩证法思想,而在仲景方药配伍中所充分体现出来的质量转化规律,尤有研讨价值,所谓"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则可传也.现从五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形体理论应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手法医学应是中医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手法医学的机制在于形体。中医形体理论为手法医学诊断、治疗、预防奠定理论依据,并形成了"形体理论、三步评估、三部调理、手法技能"的手法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并且指出手法医学的开拓与发展必须以中医形体理论作为根本性的指导,是继承发扬中医的天人相应、天人合参、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自然朴素唯物思想理念。中医手法医学是未来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诊治未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国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 ,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之特色 ,为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 ,我国三代领导人及我国宪法对中医药学的发掘与提高均有重要批示和表述 ,同时国家设立中医院校或专门中医医疗机构培养中医后备人才 ,进而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 ,基于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论治三大特点 ,引审出与之相关联的一整套与自然、天文、地理等有关的中医知识结构体系 ,然其抽象化的深奥的富有哲理性的中医理论知识常常使初步医学殿堂的学生深感难于理解…  相似文献   

20.
鼻渊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令患者十分困扰。笔者参考由金元时期医家刘河间发展的玄府学说及明代医家方约之的"塞流、澄源、复旧"治崩三法,结合临床证治所见,认为"开流、澄源、复旧"为治疗鼻渊更为系统有效的治疗思路及方法,望能为临床治疗鼻渊提供新的治疗启示。开邪出之流,澄病邪之源,复玄窍之旧,使阴阳重归平和,鼻玄府气机顺畅,津液交流动态平衡,如此则无病邪复燃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