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永伦 《中外医疗》2012,31(15):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全麻组(观察组)和喷雾表面麻醉+全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两组患者检查时均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观察术中呛咳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记录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纤支镜检查时剧烈呛咳病例数、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配合全身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相对稳定、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白晓芳  李家萱 《华夏医学》2006,19(6):1113-1114
目的减少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恐惧、痛苦,提高检查治疗成功率。方法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门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观察患者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给药至完全清醒的时间及清醒后离开检查室的时间。结果36例受检查患者血压呈下降趋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无不适感觉、无痛苦,完全清醒后平均15min离开检查室。结论对一些精神紧张、常规纤支镜检查不合作、高血压及老年患者,门诊全麻纤支镜检查相对比较安全,无痛苦,尤其对需反复纤支镜检查治疗的患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仰头抬颌法与常规体位雾化麻醉对纤支镜操作的影响,探讨仰头抬颌法雾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麻后行纤支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A组采用常规体位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B组仰头抬颌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观察纤支镜操作中麻醉效果及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8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操作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仰头抬颌法的雾化方式麻醉效果更好,更有利于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纤支镜检查中心电监测整体护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心电监护仪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监测,发现在纤支镜通过声门时及术中血压、心率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防范并发症与提高纤支镜检查的安全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在纤支镜检查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胜喜 《中外医疗》2008,27(28):123-123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与常规纤维支气管镜麻醉方法疗效.方法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麻醉效果及用药量此较.结果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支镜检查,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耐受性好.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优于常规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耐受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万小兵  陆海英  陈宇洁 《四川医学》2007,28(10):1110-111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应用德国产PARITIA雾化器加入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局麻,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1%丁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孔滴注),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能减小操作对患者心率、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电的影响。结论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吴江燕  程高升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47+52-47,52
目的探讨应用喉罩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自愿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麻醉诱导前用2%的利多卡因3ml予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予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静脉推注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后插入喉罩及牙垫,连接呼吸机给氧,让患者处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浅麻醉状态。纤维支气管镜从L型吸痰通气接头的吸痰口插入进行操作。术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4%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血压、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20%之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和痛苦感觉。结论喉罩应用在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在检查过程视情况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对照组予常规表面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插管耐受情况等。结果检查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呛咳、屏气、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耐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联合喉罩通气具有很好的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耐受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做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以2%利多卡因5ml氧气雾化麻醉,对照组以2%利多卡因5ml采用喷枪喷雾器做局部喷雾麻醉咽部。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时呛咳减少,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缩短(P<0.05),检查时患者的最高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指标更加平稳(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检查过程安全,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更加稳定,患者易于接受和配合,使患者免于检查过程中不舒适引发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80例COPD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沙丁胺醇组(n=40)和安慰剂组(n=40).沙丁胺醇组检查前15分钟给予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安慰剂组吸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环境干预对稳定纤支镜检查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检查时不调整环境条件,在常态环境下进行,实验组检查时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室内温度、湿度、空间大小、装饰物、音乐等各种因子。结果:纤支镜检查前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焦虑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检查后血氧饱和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心率、血压、焦虑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干预能稳定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并增加纤支镜检查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丁雷鸣  郑珍慧  吴炜 《吉林医学》2013,34(3):479-480
目的:探讨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组)20例,应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入麻醉(对照组)20例,比较纤支镜检查时两组麻醉镇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竹青  秦家萍 《医学综述》2013,(22):4203-4205
目的探讨经呼吸回路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预防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滴入组和雾化组,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利多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止操作次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雾化组利多卡因总用量显著低于滴入组(P=0.003),雾化组术中心率显著低于滴入组(P=0.026),滴入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3),雾化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已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经呼吸回路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能获得较好的气道黏膜麻醉效果,显著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奥布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奥布卡因组及利多卡因组,奥布卡因组30例,利多卡因组28例,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耐受性、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布卡因组心率明显增快有3例,耐受性较好;利多卡因组有9例,耐受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中,奥布卡因麻醉患者耐受性好,且对心率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局部麻醉+静脉麻醉,使做镜的患者更容易的接受支气管镜的检查及更顺利的完成支气管镜下操作,并且没有术后痛苦的不良记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检者的病情及意愿需要分成2组,无痛治疗组(33例)和常规局部麻醉治疗组(17例)。无痛治疗组应用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常规治疗组采用丁卡因雾化喷喉和鼻腔、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检查之前、检查途中以及检查之后的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BP)、脉搏(P)、以及呼吸变化具体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痛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基本无显著变化,仅极个别血压降低,呼吸短暂抑制,血氧有短暂下降,无其他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常规治疗组17例受检查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血压、心率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其中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因剧烈咳嗽,声门活跃,无法进镜,中断操作。结论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气管内滴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且非常安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脑血管意外及支气管镜操作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勋济 《吉林医学》2011,32(15):3010-3010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压缩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利多卡因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两组分别应用压缩雾化吸入(Ⅰ组)和超声雾化吸入(Ⅱ组)2%利多卡因,观察声门开放和咳嗽反应及所需药量,记录检查前后心率(HR)、血压(Bp)和氧饱和度(SpO2)。结果:Ⅰ组和Ⅱ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2.3%和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所需2%利多卡因分别为(4.8±2.1)ml和(8.7±2.6)ml(P<0.01);两组检查前后HR、Bp和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行压缩雾化吸入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异丙酚芬太尼施行镇静无痛苦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3例患者(A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镇静麻醉,另外42例患者(B组)给予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结果:A组患者血压心率下降至正常范围,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B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患者感觉不适。结论:高血压患者施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表面麻醉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应用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法,B组应用利多卡因喉头喷雾法.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呼吸频率、呛咳和不良反应记忆率,以及检查后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结果:检查中B组氧饱和度明显低于A组,而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患者发生呛咳、检查后不良记忆少于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和愿意再次检查高于B组(P<0.01);A组达到有效麻醉的平均耗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效果好,达到有效麻醉时间短,用药量少,患者痛苦少,操作者受干扰少,能保证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喉罩通气道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08-109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道通气技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检查时间的影响.方法 需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73例,随机分为LMA(连接Y形旋转通气接头)组和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无痛组),分别连续监测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术毕和完全清醒时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检查时间.结果 LMA组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比对照组要小(P<0.05),检查时间也要比对照组短(P<0.05),但两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通气道技术能够降低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