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DF)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后两组NDF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修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为(54.78±6.87)分,对照组为(55.20±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82.36±7.21)分,对照组为(66.47±7.44)分。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依照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语言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SES、FMA、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41/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53/56)]高于对照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86%(52/56)]高于对照组[71.43%(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以神经功能缺陷表(CS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6.67%、94.1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CCM)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CCM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量表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CCM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和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ESCA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DPN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提高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17例肝硬化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92%(56/59),高于对照组的81.03%(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照顾者照顾能力测定量表(FCT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CTI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护水平和照顾者的照护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胆道镜探查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2.59%比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胆囊切除+胆道镜探查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IS)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97例IS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神经功能(CS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干预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92%(47/49)]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S恢复期患者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改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具有积极作用,且能提高干预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息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S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较对照组(25.00%)低,护理效果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将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可减轻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襄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两组住院治疗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出院后常规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3/57)]低于对照组[21.05%(1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74%(54/57)]高于对照组[70.18%(4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6例,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ADL、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可增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干预对面颈部烧伤后遗留瘢痕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瘢痕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瘢痕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残留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39/40)比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能降低VA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模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博爱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模式,能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3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A/G)]水平,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干预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ALT和TBIL水平均低于干预前,ALB和A/G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优质护理组ALT和TBIL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ALB和A/G水平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优质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高于常规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4%(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量表(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减轻并发症发生风险,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