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口服降糖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尤其在基层医院,口服降糖药在广大患者中广泛应用,因此,以下就口服降糖药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DI)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DDDs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格列美脲为高,所用降糖药物的DDI都小于1。结论:我院降糖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08年7月-12月病历874份和西药处方3126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菌药物数量和金额为依据,调查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7.23%;头孢菌素类占绝对优势位居第一,所占比例超过50%。结论本调查结果对基层医院和类似医院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2月5日—2020年3月7日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250张处方进行研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费用、降糖药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其使用的合理性[药物利用指数(DUI)评定]进行分析.结果:60~80岁患者占比较多,男性多于女性;2型糖尿病占90.00%,二甲双胍缓释片使用最广,单药治疗占29.60%,两药联用占43.20%;对使用较多的11种降糖药物进行统计,DUI在0.31~1.39之间,其中吡格列酮胶囊DUI值为1,其他药物的DUI值在1上下波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DUI值离1较远.结论:2型糖尿病居多,且多为60岁以上,多为联合用药,用药时总体遵循用药原则,但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的使用不当问题较严重,需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糖尿病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优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9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在落实糖尿病患者治疗时,我院最常使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类(诺和灵30R)、磺酰脲类(格列喹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片)和双胍类(二甲双胍片);(2)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大多数患者采用单药降糖方案,占总数的58.2%;其次是二联降糖,占总数的30.9%;最后是多联降糖(三联、四联),占总数的10.9%;(3)在使用降糖药物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代谢障碍、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伤等.结论:现阶段可用于降糖的药物种类比较多样,在降糖方面都能够收获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同类型药物的作用原理不一,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而临床领域在使用降糖药物时,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医院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本院选取2004年6月、7月、8月3个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抗感染药物使用例数的调查,分析门诊病人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提出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方法统计2003-2005年3年我院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并分析。结果病人的因素、医生的因素(用药习惯与对药物的熟知程度)、医疗体制、厂家促销机制、滥用等都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充分行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督小组的职权,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分析评价我院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1年降糖药物消耗记录为依据,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分析统计降糖药物的用药金额,各类药物用药金额排序、DDDs、DDC排序。结果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排列第一,消渴丸排列第二,吡格列酮排列第三。结论我院降糖药物的品种比较齐全,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1 磺脲类(Su)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阻止肝糖输出;减少糖原异生和分解;并且能减少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降脂作用.临床特点:Su类现有2代药物,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2月门诊处方20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9.6%,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占处方总数的31.3%;其次为青霉素类,占处方总数的20.65%;再次为大环内酯类,占处方总数的6.8%。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68.37%,二联使用率为31.63%,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者。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还存在不合理联用、用药起点高等现象,需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追踪统计1999~2003年5年间我院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以代谢和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害为多,分别为13.25%、8.99%,磺脲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磺脲类促泌剂组(P<0.01)。结论降糖药物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应用降糖药物安全性的认识,尽量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使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们调查分析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的出院病例1 856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68.59%,其中外科78.50%、妇科74.56%、产科73.77%、儿科59.30%、内科46.02%;使用前几位的抗菌药物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噻肟钠、青霉素钠等,且出现药物选择不当、病原学检查过低、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无指征等不合理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不合理用药现象较普遍,多数科室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适应证、用法用量等不合理的现象,应加大干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消耗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金额,分析我院门诊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金额占总金额的13.4%,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消耗率相近。结论:本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时间过长,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有一定差距,合理用药水平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门诊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门诊2013年3月1~3日的100张为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资料,对所取样本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年龄分布、种类、DDD和DUI数据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51~80岁的患者所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数最多,占总数的71%;50岁以下的患者和81岁以上的患者所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数较少,分别只占总数的16%和13%;所取样本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是钙通道阻滞剂,占总数的49%,其次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类(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 class,ACEI-ATI)和中成药类,最不常用的是交感神经抑制药类,仅占总数的1%;所取样本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中厄贝沙坦片的DDD最多,硝苯地平片的DDDs和DUI最大,DUI〉1;所取样本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二联用药最为常见,占总数的51%;其次为单独用药,占总数的42%;三联用药最不常用,仅占总数的7%。结论 本院门诊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基本合理,但是也有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临床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慢性疾病,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残、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列第3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据我国最新糖尿病调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21%。大城市患病率已达5%~6%。我国患病人数已达4千多万。迄今为止,糖尿病仍然是一种难以一次性治愈的疾病,除患者以饮食及运动疗法控制外,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约70%的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院抗菌药物门诊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2):148-149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抽查本院2004年9月份门诊西药处方15000张进行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5000张处方中抗菌轿药物5700张。占38%,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用药最多。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最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日服降糖药物都已经通过了大量临床验证,肝肾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糖尿病患者需1~2个月检查1次血象和肝肾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用药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好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