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研究活跃期运用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抽选的模式将于本院进行分娩的86例孕产妇,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其活跃期给予传统床上卧位干预待产,观察组给予运用自由体位干预其待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自然分娩率为83.72%,较对照组的60.47%高;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产妇产程异常率为41.87%,较对照组的67.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活跃期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运用自由体位加以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改善孕产妇的不良结局,还有利于降低其产程异常率,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邵银雪 《大家健康》2014,(8):297-298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12-713,716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方法: 对12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21例枕前位产妇为对照。结果: 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骨盆异常、宫缩乏力发生率比枕前位高(P < 0.05~P < 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枕前位(P < 0.01),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P < 0.01),胎儿窘迫、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均明显多于枕前位(P < 0.01)。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围生儿预后欠佳,手术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分娩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8月~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干预后分娩、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经护理干预后,产程缩短,产妇痛苦减轻,剖宫产率降低。结论: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分娩在产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手术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在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1 2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确诊枕后位/枕横位分娩镇痛产妇80例,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程中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胎吸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自由体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不仅能提高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发挥自由体位优势,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提高分娩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1936例。笔者对8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分娩的8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枕位异常胎儿体重过大、宫缩乏力的比例明显增加,产程各期时间均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各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手术产率明显增加,枕横位总手术产率为83.93%,枕后位为95.8%。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手术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赵贵  汪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116-1118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 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转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体位管理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影响的作用。方法将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诊断为枕后位及枕横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研究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给予体位管理的护理措施干预,而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割宫产率、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80.6%,剖宫产率为19.4%;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48.5%,剖官产率为51.5%。两组比较,X^2值为14.4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研究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6.39、4.01、11.28、15.17、13.27,P均〈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体位管理对纠正枕后位及枕横位是行之有效的,可明显地缩短产程,大大地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对促进健康分娩,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出现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时的处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有产程记录的128例在分娩时出现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临床产程记录、对孕妇的回访、医生的采访等方式收集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处理资料分析,探讨好的处理方式,提高自然分娩率。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在128例出现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孕妇中,借助产钳进行生产的2例,采用剖宫产的33例,剩下的93例为自然分娩。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上的激励,及时进行体位改变,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子宫收缩力,适时手法转位,对于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具有较好的帮助。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通过结合产妇自身情况,进行心理上的激励,及时进行体位改变,适时手法转位,有利于自然分娩,并有效的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程特点及实施阴式分娩的可行性及在降低宫产率起到的作用。方法: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采取体位改变,保持良好的子宫收缩力,徒手复位等处理。结果:本组286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中,阴式顺产265例,儿头吸引助产20例,产钳助产1例,剖宫产45例。结论:良好的医患沟通、子宫收缩力、产妇体位、精神心理因素对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多以剖腹产结束分娩。为保证母体健康,降低剖腹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于1996年1月到1997年12月对87例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施行徒手旋转胎方位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体位护理管理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枕后位及枕横位且未有明显的头盆不称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管理,对照组经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体位护理管理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较大,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一琼  徐琳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3):146-146,148
目的探讨活跃期干扰枕横位、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活跃期中枕横位、枕后位待产孕妇各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枕横位、枕后位各100例,通过改变卧位方向和旋转胎头方向干扰其不良的胎方位使其变成枕前位分娩,对照组枕横位、枕后位各100例,顺其自然分娩。结果试验组正常枕前位分娩的成功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P<0.05),试验组手术产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44.5%(P<0.01)。结论活跃期通过改变卧位方向,内旋转不良胎方位可使手术率明显降低,减少了分娩时对母婴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宫口开大4-8cm后仍处于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分为二组,处理组采取手法旋转胎位术,对照组仅作一般产科处理,观察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处理组平均总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的顺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窒息率并不增加(P〉0.05)。结论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可改善胎头俯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手法旋转枕横位和枕后位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手法旋转使枕横位和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结果 降低了头位难产率,成功率高,本组成功率为95%.结论 手法旋转胎方位操作简单,易掌握,且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横位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初产妇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1例,干预组采用通过改变体位进入产程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进入产程分娩,观察产妇以枕横位转至枕前位的比例.结果 在整个产程中,自由体位方式使枕横位转至枕前位的比例为51.22%,侧卧位方式使枕横位转至枕前位的比例为82.98%.结论 侧卧位方式纠正枕横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处理与围生儿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枕位异常者,宫缩乏力的比例明显增加,为465.98%,产程各时间均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各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手术产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为28.52%,经阴道手术产率为56.71%,胎儿宫内低氧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围生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9.
分娩期综合性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茹 《海南医学》2007,18(9):80-81
目的 研究产程不同时期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以改善分娩结局.方法 96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产妇产程不同时期施行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纠正异常胎轴、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高坡侧俯卧位、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结果 研究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活跃期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及宫口扩张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措施安全、有效、易行.  相似文献   

20.
路旭娜  彭红 《中原医刊》2004,31(3):26-27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最常见的原因,及时采用手法旋转使其转为枕前位,并可缩短产程,降低削宫产率,减少产妇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院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对4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实施徒手旋转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