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分为对比组(n=30)和分析组(n=28)。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比组高,数据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透析相关性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以及透析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导管出口处感染、腹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降低透析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邱晶  彭粤铭  王丽莹 《海南医学》2016,(12):2054-205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0例,根据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IS评分明显降低[(8.1±1.2)分vs (5.8±0.7)分];体质量指数[(20.4±3.1) kg/m2 vs (22.8±2.4) kg/m2]、血清白蛋白[(37.8±4.7) g/L vs (42.1±5.3) g/L]、血红蛋白[(96.9±10.4) g/L vs (105.3±12.2) g/L]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g/L;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活质量总分为(428.7±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3±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136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院内、院外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身体营养状况、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及血肌酐(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腹膜炎、隧道口感染、引流不畅及低钾血症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与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本院血液净化室MHD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EORTCQLQ-C30评分、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以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在透析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饮食护理计划,对两组患者透析治疗的营养状况以及饮食护理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要高于血液透析充分的患者,但是在Alb、Scr、RBC以及BUN指标上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要比血液透析充分的患者低(P0.05);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充分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针对透析治疗后营养状况不佳的患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护理能够维持营养均衡,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给予营养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组营养不良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角色职能评分及总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营养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营养不良情况,降低感染率,从而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部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护理干预8个月后,观察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等营养指标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2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39,P<0.01)。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7,10.139,4.407,5.719,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心理干预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焦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维持治疗的8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施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6例,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强调心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6周后,观察组SA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施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强化营养护理,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营养状况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院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统计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MI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营养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精细化延续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尿毒症行腹膜透析的64例患者,以1:1比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加行精细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各32例。对比两组腹膜透析患者护理前、护理2周、护理4周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组间抑郁情绪、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2周、4周组间抑郁情绪、生活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延续护理干预利于腹膜透析患者负性心理、生活能力的改善,降低了并发症问题,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居家腹膜透析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流程培训,在心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等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流程培训。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协议护理人性化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协议护理人性化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况、焦虑评分、抑郁评分、Kamofsky活动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焦虑评分、抑郁评分、Kamofsky活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Kamofsky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7.78%)低于对照组(53.33%),且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协议护理人性化管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缓解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提升Kamofsky活动指数,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强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为透析护理积累可供借鉴经验.方法 采用SF-36生活质量表设计,对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综合问卷评分,从情感得分指数、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3个角度,调查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延续性护理对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分别观察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评价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营养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提高生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E康复管理模式应用于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尿毒症腹膜透析者9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5E康复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正确服药、运动锻炼、合理饮食、定时复诊)评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正确服药、运动锻炼、合理饮食、定时复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采取5E康复管理模式,可强化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腹膜透析治疗半年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由高年资的专科护士专人负责,给予一对一规范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半年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34)。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内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