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以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管系统中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有高达50%的患者易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因此,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尤其重要.本文对22例临床疑诊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和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常见原因.炎性血栓是DVT的一种常见类型,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处理不当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2005年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孕产妇严重且罕见的并发症,而血栓全部或部分可能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可造成肺栓塞从而危急生命。我院于2006年1月14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34岁,因停经31 6周左下肢肿胀10天入  相似文献   

6.
王英 《血栓与止血学》2012,18(4):192-19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7岁,学生,因头痛发热,间断四肢抽搐23 d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3 d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加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小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不等,共发作4次。发作期间无意识恢复。急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给予重症监护,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5岁。双下肢DVT3例,左下肢DVT8例,右下肢DVIv7例,12/18例双下肢不对称,膝上15cm大腿周径差。均值4.3cm,4/18例无下肢水肿,2/18例患径小于对侧。全部病例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3/18核素肺灌注示多段肺栓塞,仅1例核素双下肢深静脉扫描示有血栓,男2例未见异常,与同期B超阳性率比有差异。本组病例中,有肿瘤、长期卧床史、术后卧床、制动史12例。18例确诊病人经抗凝、溶栓治疗,5例猝死,1例因其它并发症死亡,总死亡率38.9%死亡病人多系手术科室患者。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直接原因,长期卧床、尤其术后制动为DVT的直接诱因,术后DVT并肺栓塞猝死率高,双下肢彩超及时监测有助早期诊治,规范抗凝、溶栓治疗对减少死亡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艳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35-23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大腿周径差小于5cm的行药物溶栓治疗,大腿周径差5~10cm的行手术取栓,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结果16例经溶栓治疗后肿胀完全消失,大腿周径与健侧相同,2例术后症状消失,2周后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完全再通;1例术后肿胀减轻,手术后有轻度血栓后综合征表现。结论根据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缓慢、患肢周径轻度增大、张力不增大的情况下溶栓治疗也可取得较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通过笔者所在医院1例CVC置管29 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讨论,探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策略,从而提高CVC临床运用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因恶心、呕吐3 d,于2009年9月1日入院。因浅静脉穿刺困难,为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失败,遂在右侧股静脉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正常置管29 d后为患者拔出深静脉穿刺导管,2 d后患者右下肢肿胀、疼痛,以膝关节水平以下显著。立即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示:右侧下肢静脉、左腘静脉内云雾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预后严重的疾病,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甚至致残,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合并肺栓塞者还可危及生命.可见医疗诊断的重要性,但常言说: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合理的施护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所用药物的认知度,提高自我保健、预防意识,从而支持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而达到缩短疗程,减轻痛苦,早日康复的目的.我科自成立以来,治疗了多名该病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下肢筋膜静脉内血栓形成,多由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管壁损伤等因素所致,常见于外科术后或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病人.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绀等,.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国外资料显示,40岁以前年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45岁以后迅速增加,到80岁可达千分之6.我科采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置管接触性溶栓及浅静脉局部加压溶栓的方法,配合积极的全程护理,成功治疗98例DVT 病人并防止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腿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八例报告汤正学韦敢苏士乐黄国忠莱浙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长期卧床、外科大手术后、妇产科及髋关节术后,并发胫腓骨骨折并不少见。我们自1991年12月至1994年12月收治8例胫腓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对该院2004~2009年收治的3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和D二聚体捡查确诊.35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溶栓组:常规组以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加疏血通治疗;溶栓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由肿瘤引起10/35例占28.6%,由手术后引起1/35例占2.9%,由糖尿病引起8/35例占22.9%,由感染引起1/35例仅占2.9%.常规组有效率89.5%,溶栓组有效率93.8%,总有效率91.7%.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共28例占80%.结论 肿瘤、手术后和糖尿病是DVT的常见病因.抗凝和溶栓治疗是DVT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及肺栓塞.溶栓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予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血栓切除术.高危或术后患者应予以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6.
17.
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脑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毒性感染合并血栓者临床并不多见,而病毒性脑炎合并深静脉血栓(DVT)者更少见。就目前文献报道,主要与免疫功能、血栓倾向以及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从轻微到严重昏迷不等。有的病例可以出现发热、头痛和(或)呕吐、抽搐、肌无力、脑膜刺激征;有些病人仅有轻微的症状或一过性的运动失调。本文报道1例病毒性脑炎合并左下肢深静血栓形成者,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静脉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疗效。方法取下腹部旁正中切口。游离髂总静脉,找到血栓头部,切开髂总静脉前壁1.5cm,挤压患肢小腿,即见血栓徐徐往外涌出。结果痊愈10例,显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14%。结论经腹静脉行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术中可确定血栓头部,阻断近端静脉,可以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之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