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向被中医界誉为方书之祖 ,而桂枝汤又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 ,因此柯韵伯称 :“此为仲景群方之魁 ,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然而对于桂枝汤的主治和应用 ,后世注家乃至今人多把太阳中风与桂枝汤证等同起来 ,今之《方剂学》也将其纳入辛温解表之剂 ,殊不知桂枝汤的解表之功 ,仅仅是其众多功用之一 ,桂枝汤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作用 ,却因之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桂枝汤的主治与应用。1 桂枝汤用于解表时是解肌剂而不是发汗剂《伤寒论》辨别表虚表实的治法 ,界限甚严 ,表虚自…  相似文献   

2.
<正> 桂枝汤究竟属于哪一类的方剂,似乎不成问题,而事实上,关于桂枝汤分类归属问题,却是历来就有争议.多数医家是将本方归属解表剂中,现在试用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也是这种意见.也有一些医家将本方归于和解剂中,较早提出这种认识者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而明确提出桂枝汤为和方者,则是清代的王晋三,他在《伤寒古方通》里说:"桂枝汤和方之祖,故列于首."今人金寿山教授也说桂枝汤"是和剂,是调和营卫之剂."那么桂枝汤究竟属于哪一类方剂呢?本文想从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伤寒论》第24条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为何先刺风池、风府?有何理论根据? 答:桂枝汤为解肌发汗之轻剂,适用于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之表虚证。初服桂枝汤(即  相似文献   

4.
王世民 《山西中医》2011,27(9):32-33
1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是经方之祖,是"公认"的辛温解表剂的代表方,特别是从清初汪昂的《汤头歌诀》将其与麻黄汤同类列入"发表剂"后。由于该书是一本流传广泛的中医门径书,不论是家传还是师授的民间中医,  相似文献   

5.
<正> 桂枝汤为张仲景《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但对本方的归属问题,古往今来,争议未休,有认为属解表剂者,有认为属和解剂者,亦有认为属补益剂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从桂枝汤的主治证、立法、功效等方面分析,应属解表剂。一、桂枝汤的主治证,属表证《伤寒论》中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  相似文献   

6.
一、表里双解大黄不具解表功用,仲景将大黄伍入解表或和解剂中,表里双解,使邪从表里同去。桂枝加大黄汤和大柴胡汤是其代表。《伤寒·太阴病》篇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大黄汤乃桂枝汤倍芍药加大黄而成,用于太阳病误下,表证未解,而邪陷阳明。方中桂枝汤解未解之表,“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之痛,此双解表里法也”(柯韵伯)。仲景虽将其列入太阴病篇,实属太阳阳明同病。大柴胡汤见于《伤寒·太阳病》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创立的桂枝汤,素有“群方之冠”的著称,为太阳中风证之主方。《伤寒论》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计有19条条文.近代,桂枝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前贤多把它归于发汗剂,究竟桂枝汤该属何剂?有提出讨论的必要。兹试作如下探讨. 一、桂枝汤与太阳中风证《伤寒论》原文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现代大部分医家将桂枝汤当作调和营卫的和剂或者解肌祛风的祛邪之剂使用,本文结合傅延龄教授的经验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桂枝汤在治虚证方面有独特疗效。理论方面,辛甘酸甘合化,桂枝汤促进阴阳自和,气血化生治疗虚证,同时根据脏腑虚损不同,《伤寒杂病论》中演化出桂枝汤的部分类方;临床方面,选取导师的4则医案,总结出桂枝汤适合于虚证,在形气脉证方面表现为:形气不足,面黄少华,纳谷不馨,舌淡脉缓等虚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只要辨证准确,不论伤寒或杂病均可应用,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察机明理清·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但知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汤治虚劳,若知桂枝汤治虚劳之义,则得仲景心法矣。”说明桂枝汤既可治伤寒,又能治虚劳。它既可作解表剂,又可作补益剂,功效是多方面的,但共病机均为营卫失调。如《伤寒论》太阳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有人认为:桂枝汤不是发表剂而是补益剂。笔者对此颇有同感,借此从桂枝汤的作用机理及其属于哪一类补益剂两方面,略陈管见,不妥之处,希同道指正。《伤寒论》桂枝汤主证第12条云(以下只列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53、54条中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就是说,桂枝汤证是人体卫气虚弱,“不共荣气和谐”而引起的荣卫不和之证。即《灵枢·荣卫生会》所云:“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慓滑疾,见开而  相似文献   

11.
试析桂枝汤     
仲景《伤寒论》是中医必读之经典巨著之一,它为中医学术奠定了理法方药基础,对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诊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桂枝汤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可谓《伤寒论》113方之首。古人对桂枝汤亦多有论述,本文试述学习桂枝汤的几点意见。一、桂枝汤主证及其病机《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从上述两条原文中可以看出,太阳中风的证治是桂枝汤的主要适应证。“太阳中风”概括了上述两条内容。桂枝汤证即是头痛、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书中有17条提及用桂枝汤方,其内容涉及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篇。然对该方的作用,历代医家有谓其为“发汗剂”和“敛汗剂”之争,兹讨论于下。“发汗”与“敛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谓发汗,“发”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趋向亦即桂枝汤作为一种原动力向外发散。因桂枝汤能敛阴和营治疗自汗,又说桂枝汤具敛汗作用。那么,桂枝汤究竟是发汗还是敛汗,只得从《伤寒论》所述桂枝汤之因机证治来判定。太阳主表,统摄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阳有固外司汗孔开合的作用。太阳中风证汗出,其病理是腠理疏松之人,感受风寒之邪,卫阳被邪所伤,失去了卫外固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鞠通对温病初起的治疗,是力斥辛温发汗而主张用辛凉之剂的,指出:“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可见,《温病条辨》第一方用桂枝汤是假,而用辛凉之剂银翘散是真。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有“群方之冠”之称,临床应用甚为广泛,现将该方的双向调节作用试述如下:一、对“寒热”的双向调节作用在《伤寒论》营卫不和的共同病机下,桂枝汤对寒热的双向调节作用。寒热的病因有内伤和外感之分。外感发热即太阳中风证,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属解表剂 ,历来人们认为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 ,主要成分是挥发油 ,久煎则有效成分挥发 ,影响汤剂质量 ,故不宜久煎 ,沸后再煎 1 0~ 1 5分钟即可。我校傅元谋教授是研究《伤寒论》的专家 ,他在理论验之于临床的长期研究中 ,发现桂枝汤宜小火久煎 (沸后再煎 3 0~ 50分钟 )。笔者常临案于侧 ,有幸聆听 ,现据《伤寒论》原文论述、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资料整理成文 ,以飨同道。1 《伤寒论》原文关于桂枝汤煎煮之论述《伤寒论》原文第 1 2条 (桂枝汤证 )后言 :“上五味 ,咀三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渣 ,适…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是张仲景《伤寒论》第一名方,世称"群方之冠"。其组方严谨,变化多端,运用广泛,故受历代医家所重视。经过实践验证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妇科病的许多方面有独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18.
喻嘉言在《尚论篇卷一·论太阳伤寒证治大意》中说:“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此论被后世称之为“三纲鼎立”说.对此论点,后世颇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之说,不足以和桂枝汤、麻黄汤比肩.笔者认为,在《伤寒论》中确实存在“三纲鼎立”之条文,此无它,即“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也.依此三纲发展,则有桂枝剂系列方、麻黄剂系列方,温病则另成一大派系矣.可见仲景书中确有“三纲”之意,但并非如喻氏所说之“三纲”.分析“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的病因病机,可辨喻氏之非.  相似文献   

19.
大剂柴胡桂枝汤治疗急腹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报道应用大剂柴胡桂枝汤治疗不明原因的胃脘痛、胃溃疡、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屡获奇效 ,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笔者临床亦经常选用此方治疗急腹症 ,特别是对急腹症急性疼痛发作的治疗 ,缓急止痛 ,疗效确切。今就仲景书中有关柴胡桂枝汤的方义与大剂柴胡桂枝汤的证治机理作一探析 ,以就正于同道。1 原文方证柴胡桂枝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条 ,一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中的 1 46条 ,二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的附方《外台》柴胡桂枝汤。《伤寒论》1 46条云 :“伤寒六七日 ,发热 ,微…  相似文献   

20.
<正>桂枝汤来源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其出自《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为群方之冠,食疗之首,备受历代医家重视。清代医家莫枚士所著《经方例释》[1]记载,《伤寒论》中以桂枝汤加减化裁衍生的有30余方,可见桂枝汤适用范围之广泛[2]。1桂枝汤方证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桂枝汤证的本证,即是太阳表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